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类漫长的文学史中,男性文学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女性文学被定义为"边缘"文学。女人在社会中被看做男人的附属和随从,无论在文学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处在"他者"的位置上。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完全是按照男权思想定义的"天使"女性形象,而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展现了女性生存的现实,表达了渴求男女平等与独立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2.
广告是商家促销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女性在广告中具有天然优势,商家和广告主便利用女性具有取悦男性、吸引受众的特性来大肆宣传商品。女性被作为符号元素参与到广告中并以各种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通过对这些广告的分析得出,在某种程上,广告对女性存在一定的社会偏见。要扭转这一现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打造和谐的男女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斯坦贝克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关注女性生活及心理状态的男性作家,他的小说《菊花》就是一篇典型的从女性角度出发描写一个在男性社会中挣扎、觉醒却最终失败的女性形象。本文力求分析女主角伊利莎的心理历程,为众人展现女性主义精神的萌芽情形,并探讨男性社会里女性的压抑与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4.
女性形象在现代广告中占有极高的比例,这种现象恰恰表明了社会处于男性文化的象征秩序,以男性话语作为尺度和标准,偏执地体现着男性话语的霸权地位,反映出男人对女性形象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的现实社会和文化状况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5.
历达 《职大学报》2013,(2):44-46,19
在中国当代文坛,毕飞宇是为数不多的刻画女性形象极其细腻极其传神的男性作家,"他被认为是当代男性作家中最关注女性命运的人。"[1]毕飞宇用冷静、细腻的笔触朴素地刻画出女人在荒诞的时代、荒唐的社会中,骨子里身体里欲望的挣扎和人性的畸变。《哺乳期的女人》、《青衣》和《玉米》,表现了不同女性所面临的悲剧命运类型,体现出了作家的人本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人类的性别仅被框定在男性和女性两大范畴之内。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思想意识觉醒,人们开始对男性与女性之外的第三性持探索、宽容与接纳的态度。许多文学作品也开始关照与性别有关的变性人、中性人等焦点问题。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吉本芭娜娜笔下的变性与中性问题不仅凸显了吉本芭娜娜创作的独特风格,而且也蕴含了日本社会传统及现状对日本人性别意识变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性别歧视是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一种歧视现象,是一个性别群体针对另一个性别群体进行歧视而发生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性别歧视可谓司空见惯,而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在这其中,性别歧视也在语言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在以男性为核心的语言世界里,女性作为一种客体,不断地被编说。女性本质成了一个被界定的东西,是远离女性主体的,是男性想象的结果。女性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提升。如今,女权主义者、语言学家、社会学家都投入到消除性别歧视的工作中。我们相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性别歧视有可能将会消失,而语言中的性别最终也将消亡。  相似文献   

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金华市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研究。被试分别为来自老年大学和社区的356名55-96周岁的老年人。结果表明,金华市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良好,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最大。参加老年大学的被试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社区被试。女性被试相对于男性被试拥有更高的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健康状况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李昂在其婚恋小说中,从"性"角度切入,塑造了一系列陷入婚姻情爱的女性形象,她们无论是被生存所迫进入婚姻而受尽折磨,还是在两性相处格局里追求爱情但始终不得,或是在征服男性过程中被自我异化,都无法摆脱被侮辱、被损害、被吞噬的命运。女性这一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始终难以摆脱男权阴影遮蔽的事实,也特别揭示了妇女实现社会解放和自我觉醒的艰难性与长期性。  相似文献   

10.
女权主义的兴起与两性关系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地位、精神存在和语言文化习俗方面阐述了女性长期以来所处的地位并由此兴起的女权主义浪潮.女性解放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各个领域向男性进行的现实挑战以及男性所面临的种种压力,提醒人们不要过分强调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1.
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观念更新速度加快,但在传统文化和双重语境的影响下,女性的成才之路比男性困难的多。受到比男性多得多的因素的制约: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等。在双重语境下,她们承受着性别之累、生存之痛。本文主要围绕社会中"妇女回家"现象,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就,审视女性的成才之路,揭示形成障碍的原因。为女性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中国有了真正的女性写作.九十年代的多数女作家开始在女性的天地里建构着女性文学谱系,她们的建构最终导致了男性在她们作品中的严重缺席--被拒绝或者被抛弃.在对男性世界抛弃的同时,女性作家也一直在寻找和建立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世界,在不断对父权神话进行解构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寻找母亲,企图构建一个温情的女性联盟.事实上,要使人类在未来世纪创造出更美丽的家园,只有抛弃任何不合理的一方压倒另一方的观念,男女两性携手共进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男性联盟,也不是女性联盟,而是男女两性联盟.  相似文献   

13.
日语是男女语言表达差异较大的一种语言,主要由女性使用的语言表达形式被称作"女性用语",与之相对应的是主要由男性使用的"男性用语"。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性别社会地位差异的逐渐缩小,女性用语的使用呈现出衰退趋势。但在漫画、小学、影视剧等虚拟平台,仍可以看到女性用语的广泛使用,以漫画中女性角色的会话为资料,对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漫画作品中女性用语使用情况的推移进行观察,就可以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电影《通天塔》从四个单元故事分别展示了隔阂主题下的多种"他者"形象,而女性"他者"形象始终贯穿其中。这些女性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弱化和丑化,等待着男性社会的拯救。因此,只有建立了平等的两性关系,人类才能构建真正的"通天塔",打破沟通的隔阂,迎来光明与希望。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分析了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对女子体育的影响。认为大众传媒促进了女子大众体育的传播,并促进了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但同时大众传媒对女子体育运动的负面影响也愈加突出:"花瓶"定位,女性形象被"物化";宣扬传统的性别角色,女性形象作为"软新闻"的主角;过度强调女人的外在形象,误导大众审美标准。在进一步对女子体育受困于大众传媒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应打破男性中心文化桎梏,正确社会舆论引导;加强传媒人员自省自律,重构女性媒介形象;增加女性传媒人员数量,改变男性话语权主导。旨在构建大众传媒与女子体育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早期三部剧作中,奥尼尔刻画了四位女性形象。受占统治地位的男性话语所决定,奥尼尔将剧中的理想女性都叙事为自我牺牲、无偿做家庭劳动、绝对忠于丈夫和家庭的女人;同时把坏女人描绘为挑战男人权威、诅咒男人的撒旦女巫。论文从女性身份视角对奥尼尔戏剧进行研究,强调在男性话语的社会环境下女性话语权力及社会地位的缺失,旨在说明奥尼尔通过权力话语的解构和构建来重新叙事和定义女性身份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两次女性主义浪潮与女性报刊话语策略的转变进行归纳分析,据此得出:当女性主义浪潮冲击传统社会性别秩序,女性报刊的话语策略开始变迁;女性报刊以形塑“准男性”“女性主义者”来解构男性权威,但这些反男权话语并不是文本的终极意义,实际上女性报刊以更隐蔽的性别话语形式传播着父权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英格兰地方社会实行郡区制,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称郡守,郡守是国王在地方的代理人,代替国王对地方事务进行管理。郡守大多为男性,然而女性郡守在地方治理过程中同样占据一席之地,且发挥了推动地方自治的重要作用。从早期女性郡守,到女性郡守在英格兰的发展及其对后来美国殖民地的影响,可以发现女性郡守的任命与其贵族家庭环境和独立法律地位不无关系,以至在跨越性别因素进而跻身男性主导的社会治理过程中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9.
斯达尔夫人的两部长篇小说《黛尔菲娜》和《柯丽娜》中的女性主人公都具有启蒙时代女性身上独特的特点。斯达尔夫人把现代女性定位为自主、独立的存在,批判传统男权社会中把女性视为男性附属品的思想,批判近代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压抑和束缚,强调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在理论和创作上试图提高女性的权利及社会地位。通过考察斯达尔夫人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也可以印证斯达尔夫人女性观的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觉醒》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曾一度被认作是淫书毒草而被打入冷宫,现在则被奉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小说以女主人公埃德娜的婚外恋为主线,描述了她从困惑、迷茫到女性主体意识、性意识的觉醒及与男性父权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无不与她周围的三个男性息息相关;而她的两个女性朋友的存在则表明了在菲勒斯文化下女性追求个性独立、自我解放的艰辛与孤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