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晓 《家教世界》2012,(2X):55-58
<正>中国网球公开赛是除四大网球公开赛外,项目设置最为齐全的比赛,同时拥有ATP(国际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和ITF(国际网球联合会)三个国际网球组织赛事的顶级综合网球赛事,其目标就是要与四大公开赛比肩,成为国际上具有体育品牌效应的第五大网球赛事。2010年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国际网球职业化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网球职业化的发展路径来探索中国男子网球在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并对比国内外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和训练模式以及国内女子网球和男子网球在职业化程度上和成效上的差异来分析我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的总体实力和举国体制下的发展趋势,并从中寻找制约中国男子网球职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中国男子网球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从男子网球的发展及所取得的成绩等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男子网球的现状:与女网相比成绩差距很大、水平停滞不前;总结出其原因:受不利政策影响、参赛机会少、受社会关注度低;认识到我国男子网球要想进一步得到发展需完善网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高网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运用好中国网球公开赛,借鉴女子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国际网坛选手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网球选手是网球运动发展的生力军,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是培养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关键.通过分析青少年网球选手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网球运动本身的特点,从而对青少年网球培训的原则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网球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网球选手的技战术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与世界级网球高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进入世界职业网坛之后这种差距尤为明显。无论从技战术水平还是从心理素质上来看都远落后于同龄的国外选手。所以要想使中国选手在世界职业网坛真正有一席之地,需要做的事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文章通过与我国小球类其他项目的对比,以及与当今世界网球强国的同比,简要分析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网球发球中速度力量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方法,对网球发球技术中的准备站位、抛球、过渡、向后挥拍、向前挥拍击球和随挥进行分析,并从发球技术所运用的身体素质这一方面,从而提出如何提高发球的速度力量,进而提高发球速度.旨在提高网球选手发球的球速;提高我国网球选手的发球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陆亚光 《考试周刊》2013,(93):118-118
<正>二十一世纪,我国网球与国际网球进一步接轨,网球在中国的这一百多年的发展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在最近十年里,我国女子竞技网球在世界网坛上逐渐崭露头角,运动员的实力与日俱增,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相反我国男子竞技网球却多年停滞不前,我国男子网球的整体水平不高,历史上最高的世界排名是1995年潘兵创下的176位,而目  相似文献   

8.
费德勒2011年澳网男子单打半决赛输球原因主要是体能和年龄问题。体能是网球比赛中最重要的组成环节。网球运动的体能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体能好有助于技能的充分发挥,反之亦然。良好的体能可以使技能得到充分发挥,使球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不断提高运动成绩,防止伤病,延长运动寿命。高大的身材,较好的最大力量、爆发力和持久的耐力水平是优秀网球选手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郑洁的2008法网赛与我国女子网球技术的优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优秀的女子网球选手郑洁在200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的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在发球、上网截击、主动进攻及心理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与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是中国女子网球快速发展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女子网球选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过去十年中国女子网球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总结与概括,结合最近六年间关于女子网球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宏观上提出我国网球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车培晶用超凡的想象力为儿童建构了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美好也有苦难,体现了车培晶思想的深刻性,他极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具有审美的儿童文学的诗性境界。  相似文献   

12.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是为哲学的伦理学进行科学和实证的奠基,进行伦理学人格主义的构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为真正的道德制定普遍的、必然的、无条件的衡量标准,是为道德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寻找答案。舍勒认为康德拒绝任何一门善业伦理学,犯了"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错误,只要承认康德道德命令的合理性,我们就无法走向一门关于伦常价值的规范学说。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对康德的"先天"、"形式"、"动机"存在严重曲解,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根基问题上,舍勒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所依据的"现象学直观"与康德的"纯粹直观"并无二致,舍勒用质料的先天性反驳康德的形式的先天性、用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批判康德的道德命令是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13.
霍桑一生中创作了数以百计的作品,也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心理的描述和命运的诠释,反映了自我对于女性的观念和对女权主义的看法。文章在分析了霍桑笔下的海斯特﹒白兰、赫普姿芭、帕多瓦·贝阿特丽丝、乔琪安娜四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霍桑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15.
16.
荀子思想与思孟学派有着复杂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表现于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评,而且表现于对其思想的转化和吸收。以荀子"积善成德"的观念为例,它实与思孟学派的《五行》篇关系密切。然而这种观念在《荀子》和《五行》篇中存在着异同,从中可以看出荀子对《五行》篇思想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荀子拓展了"善""德"观念的内涵。荀子把对前人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成就了他的"集大成"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7.
18.
水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40年代,梅洛一庞蒂从现象学角度集中讨论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以往哲学二元论的批判,二是对实践唯物论的阐述.他指出,对二元论哲学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与现象学结合的理论起点,马克思实践唯物论的系列概念如"人的对象"社会性""历史辩证法"等,均可从现象学角度做出"完美"诠释.梅洛一庞蒂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现象学解读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在本质上误读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