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宁鸿彬时间:1995年12月班级:北京八十中初一(1)班执教:宁鸿彬第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打开书!(板书: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作者安徒生。下面默读“提示”第一段,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介绍作者...  相似文献   

2.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很多听课老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们以凤鸣山中学的热情欢迎所有老师,好吗?(热烈掌声.)谢谢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皇帝的新装》.(师板书课题.)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最早看《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时候? 生:我第一次看这篇童话是六岁时.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它是一篇童话.他六岁就看了,真不错.你说说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相似文献   

3.
窦桂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一篇童话,题目叫——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是适合反复阅读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常读常新”.今天我们就再一次重读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希望我们今天的重读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一、说明本部分内容是在第一课时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领悟作品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之后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和想像、联想能力以及美好情感而设计的一节开放性、生成性、多元性的语文课。   二、实录师 :这篇童话令人啼笑皆非。全文围绕一个“骗”字展开故事情节 :骗子行骗 ,皇帝受骗 ,大臣助骗 ,老百姓传骗 ,小孩揭骗 ,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实这出骗剧都是由两个骗子一手导演的。读完全文后 ,我们不禁对骗子深恶痛绝 ,恨不能置之于死地。那么你如何评判文中这两个骗子 ?请同学们大胆地说出你的见解、观点。(学生静思片刻…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双簧戏师:昨天的课后作业是同学们找对子,演课文里的片段,大家准备好了吧?生:准备好了。师:谁有勇气先上来?生:我。(一位平时比较活泼的同学先站了起来)师:掌声鼓励。(掌声)(只见那位同学大大方方地走到黑板前,面对着黑板,搔首弄姿,最后还把屁股扭了几下,然后跑了下去)(笑声)师:我们能猜出他演的是哪一节吗?生:(齐答)皇帝穿新衣。师:演得很好。能把黑板比作镜子,难得的创造。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学生鼓掌,看着那位同学笑)师:还有哪位有信心更胜一筹?生:(自信地说)我们两人。师:好。掌声鼓励。(只见两位同学走到教室后…  相似文献   

7.
改读品味创意简说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经典的课文通过试改的方式进行阅读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本人尝试对《皇帝的新装》一文采用试改—比照—品析的改读法,通过删、简、移、换等试改,进行改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注重发展意识、文本意识、整体意识,贴近童趣,发展童真,涵养童心;以童话为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开始上课。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皇帝的新装》。师:我们知道这是一篇……?生(齐):童话。师:作者安徒生我们比较熟悉了。小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很多作品。早晨有没有预习这篇文章?预习了,  相似文献   

9.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老师面带微笑走了进来。教室后面正襟危坐着二十多位来自县教育局、乡教育所以及外乡、本校的领导和老师,这是我校规模最大,听学校领导讲也是“规格最高”的一次教学方法研讨课。同学们毫不紧张,个个“镇定自若”。  相似文献   

10.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其实大家在此之前早已对这篇童话烂熟于心了,是吧?(学生肯定)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崭新的文本了,而是被大家在脑海中过滤了无数遍的老文本,再来阅读它,怎样才能读出点新意呢?或者说,你最想和大家讨论这个文本的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皇帝被小孩喊出没穿衣服后,回到宫中,恼羞成怒,下令将说真话的小孩逮捕入狱,并且决定于下月15日在皇家广场实行绞刑,罪名是:"愚蠢!而这个国家是不允许愚蠢的人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13.
李家春 《成才之路》2010,(18):21-22
课改关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教材关注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从美读——感知童话的语言之美;美析——理解童话的童真之美;美想——感知童话的形象之美;美编——展示学生的创造之美;美板——体现板书的直观之美五个方面论述了《皇帝的新装》中的审美教育。由此掀起审美教育的盖头,揭开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4.
《皇帝的新装》讲述的是一个西方古代的传说故事,很荒诞、也很有趣,是否真有其事,值得怀疑。但它却揭示了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有着极强的艺术概括性和象征性,达到了一种哲理层面的真实。发生在那位皇帝身上的荒唐故事,其实在历史上、在现实中是屡见不鲜的。譬如“指鹿为马”,就是说的秦朝时期,宰相赵高阴谋篡夺帝位,可又怕大臣们不服,于是想测试一下大臣们对他是否忠诚。一天他牵了一头鹿,献给秦二世胡亥。说是一匹马。秦二世说丞相你怎么把鹿说成马呢?赵高就请在场的官员辨认。赵高在朝里大权在握、专横跋扈,有的大臣吓得不敢说话,  相似文献   

15.
16.
张书造 《学周刊C版》2014,(10):187-187
语文知识是通过一篇篇完整的课文传授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对每篇课文的知识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但在上课时又往往照顾各种知识点,使语文课显得费力繁琐。这种教学方法突出的问题是"贪多嚼不烂",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由于各知识点要占用必要的时间,就难把重点和难点分析到位并做到又精又细,出现"水过地皮干"的现象。而且,学生的精力有限,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做了一点新的尝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知识是通过一篇篇完整的课文传授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对每篇课文的知识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但在上课时又往往照顾各种知识点,使语文课显得费力繁琐。这种教学方法突出的问题是"贪多嚼不烂",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由于各知识点要占用必要的时间,就难把重点和难点分析到位并做到又精又细,出现"水过地皮干"的现象。而且,学生的精力有限,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做了一点新的尝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丹麦童话家安徒生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写成的《皇帝的新装》,无论是立意还是构思,均使人心悦诚服,然而人们对主题的概括却往往是从揭露和讽刺皇帝的方面予以归结。如《中学语文教师手册》和现行的《教学参考书》上也都说是塑造了一个穷奢极欲、昏庸、虚伪的皇帝形象,以他受骗出丑的故事讽刺封建统治者奢侈、昏庸、愚蠢。并且大学教材等也未脱这个窠臼。  相似文献   

19.
《皇帝的新装》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明 《现代语文》2006,(2):76-76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自问世以来,就深受一代一代中外读的喜爱。这除了和作品丰富精妙的想象、极度的艺术夸张有关外,还和它的主题内涵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关于《皇帝的新装》的主题“,教参”归纳为一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条条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吏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但通过深层解读,笔者认为,此种说法有失偏颇。首先,当故事发展到皇帝准备“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时,有这样一段插叙“:……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纺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而当故事发展到高潮——赤身裸体的皇帝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时,又有这样的交代“: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认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在这些描述中,安徒生不仅无情地嘲讽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官僚,也以犀利的笔锋毫不客气地扫到了另一个群体,那些怕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而发出“乖乖”称道的市民;指向那些渴望借机测验邻人“有多么笨和傻”的“全城的人”。如果说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庆典是喜剧的高潮,那么促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