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素句”是指把记叙的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说、写在一个句子里。例如:星期天,小红在环城公园写生。 四素句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功能。在阅读教学中,四素句的主要作用有两点:①可以用四素句简要地概括段意、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②可以用四素句简要复述课文。在作文教学中,四素句的主要作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语文》一年级下册写话二。 教学目标:1.留心观察,按“四素句——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2.初步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一句完整的话,即句子,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最基本的形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部分说的是“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如:小丽玩汽球.小猫钓鱼.小明是个三好学生.湖水真美丽等等.另一种是比较具体的形式,不仅要说清“谁,干什么”,还要说清“什么时候(时间)、什么地方(地点)”.这种形式的句子,我们不妨就称之为“四素句”.例如:放学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训练表达一个“四素”完整的句子,能使学生学会把叙述内容的意思表达完整,并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别人所叙述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语文>一年级下册写话二.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按"四素句--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2.初步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  相似文献   

5.
一、记叙文1.通过抓记叙要素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或中心事件。在找人物要素时,要善于抓住主要人物,明确谁是主人公;在概括事情经过这一要素时,可以根据“谁”“、干什么?”这一问题来概括。如果文中写了好几件事,就可以根据它记叙的顺序依次归纳出来。这样就能快而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了。例如:在学习初一上学期《我爱读书》时,学生在自读课文时觉得其内容较杂乱,就可引导学生找出表时间的词语,并看看在这些时间里“我”是如何读书的,即找出“我”爱读书的具体表现,然后再概括板书如下:2.通过文中的记叙和描写来了解文章的中…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由一句一句内容连贯的话组成的,所以说,把句子写通顺、写生动、写具体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写好句子的方法。一、时间+人物+地点+事情如:今天上午,我校全体同学在大礼堂举行歌咏比赛。这个句子告诉了我们这篇作文的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样写既具体又简洁、明确。二、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如:百灵鸟张开嘴,唱着歌儿,高兴地对乌鸦(yā)说:“我的歌唱得多好听!”这个句子通过对百灵鸟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灵鸟骄傲自大的特点。三、外形(颜色等…  相似文献   

7.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顺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各是什么?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把不懂的词句划下来;用“‖”标出课文各自然段,理解每段的意思;划出写“大家”和小光看企鹅的不同动作的词语,以及小光看喂食企鹅时“心想”和“没想到”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读懂读好课文.3.自学第一段、第四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练习2的(1)、(2).  相似文献   

8.
四年级第一学期,是五年制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开始。教师的教学,要从中年级以句和段的训练为重点转到高年级以篇的训练为重点上来,贯彻大纲对高年级篇章教学提出的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段落和整篇课文的关系,并逐步注意抓表现中心思想的词句和段落,抓整篇课文的层次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斜塔上的实验》.这是一篇关于伽利略的人物小传.请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这篇人物小传的内容. (生浏览课文,陆续举手.) 生:这句话是“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师:同学们找的也是这句话吗? 生:是的.  相似文献   

10.
教无定法,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从辩证法原理来看,教学与做其它事一样,尽管课文体裁各异,表现手法纷呈,可仍有规律可寻。利用规律进行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试谈课文的类型及教学。一、事件类。一般的记叙文属于这种类型。教这类课文,关键要使学生把握时间、地点、人物三个基本要素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基本环节,从而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事件是如何体现人物品质及文章主题的。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教学时除了弄清三要素、三环节以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炸暗  相似文献   

11.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新闻、通讯、回忆录、人物传记、游记、参观记等。在实际生活中,人和事是紧密相连的。一定的事情总是由一定的人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做出来的,而事情本身又有它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因此,同学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应根据事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把有关情况交待清楚,使记叙的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只有这样,才易于读者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被称为记叙的要素。由于在英语中,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who(什么人),what(什么事)这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w”,所以四个“w”就成了记叙要素的代称。在我们的课本中提到的记叙的六要素,是将“事件”又分解为“起因、经过、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这一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基础训练.《放风筝》和《桥》是看图学文,《珊瑚》是讲读课文,《海龟下蛋》是阅读课文.教学这一组课文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还要加强字、词、句、段的训练.五册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观察”、“抓重点”“抓特点”、“顺序’,观察训练是其他三项训练的前提.两篇看图学文,图和文表现的内容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图画用线条和色彩构成形象表现事物,课文用语言叙述描写事物.可以一边看图一边学文,也可  相似文献   

13.
快乐作文课     
“哈哈哈哈……”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笑 声。怎么回事?是我们在作文课上做游戏呢。 老师在黑板上刚写好“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结论”10个字,同学们就叹着气嘟囔开了: “唉!又要写作文!” “我们今天先不写作文,而是玩游戏。”听  相似文献   

14.
一、《“你们想错了”》(四省市编第六册)教法:“人物语言入手法”。(一)紧扣人物语言,了解事件发生背景阅读课文,答问:1.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这句话是谁讲的?2.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讲这句话的?(二)紧扣人物语言,弄懂课文重点难点让学生弄懂两个敌兵究竟“错”在什么地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使学生对此有所领悟,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可启发讨论:1.方志敏说:“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反复阅读两个士兵的话,认真想一想,这两个士兵当时是怎样想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单元是一组侧重于指导“读”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本组课文,使学生知道读文章应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使学生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古诗二首《宿建德江》、《鹿柴》优美流畅,浅显易懂.教学时要计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反覆朗读体会在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赤壁之战》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中要紧扣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时要先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再联系读写例话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例话中介绍的抓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来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上了一堂三年级作文指导课。我努力做到把“实”字贯穿全过程;把“活”字落实在点子上。所谓“实”,是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训练重点;所谓“活”,是在某个环节上指导发散思维,丰富表达。这次作文训练是:记一次活动,要求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写清楚,重点写好活动经过。我分两步进行训练指导。第一步,指导学生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写清楚。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板书以下内容: 时间: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地点:学校后面的松树山。人物: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内容:爬山比赛。接着,按记叙要素进行表达训练。我要求学生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四个基本“要素”。其中历史人物的教学,更是整个历史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人物的活动、历史的时间、地点和事件便都失去了实际意义。因此,如何运用正确的观点,采取恰当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正确认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研究的问题之一。 一、讲授历史人物时应注意的几点原则问题 1.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前提。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我们讲的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  相似文献   

19.
《一分钟》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元元路遇红灯的焦急,没赶上汽车的叹息,步行的无奈、辛苦和因迟到而脸红的尴尬,这是课文的重点。学会从深深的后悔中接受教训、明白道理:“时间像金子,分秒都宝贵,年年需如此,一生要坚持”,这是课文的难点。一、创设情境,初读感知课前以游戏导入:让同学们感受一分钟。A.请同学们“憋气”一分钟。B.请同学们用一分钟讲童话故事。游戏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同样的一分钟给自己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对课题“一分钟”质疑。初读课文时,做…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四个基本"要素".其中历史人物的教学,更是整个历史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人物的活动,历史时间、地点和事件便都失去实际意义.因此,如何运用正确的观点,采取恰当的方法,以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是历史教学法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