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新生开始大学新生活时,首先面临的是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将直接影响大学 新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本文将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期的种种心理表现以及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期的调适,试图帮 助大学新生培养健康的心理,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短期内就形成了众多非正式群体的现象令人深思,究其心理原因在于大学新生相似的心理基础、共同心理需要及从众心理的作用。研究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正确对待大学新生非正式群体,即正确认识、加强教育、积极引导、营造氛围,从而减少大学新生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有效地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从众心理对大学新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了诸如自卑、孤僻、迷茫等消极影响,严重的会使大学新生感到心理紧张、苦闷,出现心理失衡,解决大学新生从众心理消极影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现状,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整群随机抽取了珠三角三所高校813名大一新生,采用自编的大学新生心理冲突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心理冲突(出现比例为82.7%),但程度为中度偏轻。其中,“上进心强V S自制力弱”和“内部需求VS经济限制”是大学新生最容易出现且程度最大的两类心理冲突。总体而言,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冲突大于男大学新生;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冲突要大于来自城镇的大学新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状况,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并提出心理调适的几条对策。目的就是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大一阶段的心理调适期,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应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症状自陈量表(SCL-90)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等测量212名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FARS总分以及因子分在专业满意度、独生与否、性别、生源地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FARS与SCL-90、SCCS相关显著。进而得出: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有一定规律性,新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在新生心理适应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干预与团体辅导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在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基础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高校新生的特点,因而其心理适应问题与一般高校新生相比有其独特性。本文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并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具体措施,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8.
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初入校园时会面临各种适应问题,其心理安全危机一般高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本研究以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对象,重点考察新生的心理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安全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是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大学新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面临全新的环境,满怀憧憬的大学新生会遇到许多困扰,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感,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从高中向大学过渡时必然产生的现象。然而,大学新生阶段也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作为大学新生辅导员,正确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是做好新生辅导员工作的前提,这对新生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分析,当前,大学新生心理落差不仅普遍存在,且呈现出多样性发展的特点,因此,大学新生的心里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现实与期望的心理落差分析,并对转变心理落差的方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以期缩小新生心理落差,成功开启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之旅。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长期应试教育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高校一部分新生出现性情畸变和人格扭曲的现象。高校必须针对中小学应试教育带来的遗患,深入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现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辅导,使心理咨询专业化、经常化、制度化,加强对大学新生尤其是对大学新生中敏感人群的心理护理,改善大学校园的人际交往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敏感人群心理危机预警及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大学新生心理失衡的几种表现;详细地分析了引起大学新生心理失衡的主客观因素;明确而具体地指出了大学新生解决心理矛盾,调节心理失衡,实现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嵌 《考试周刊》2011,(82):209-210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环境、心理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不能正确地进行角色转变、不能有效地自我评价等突出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这些特点采取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引导大学新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大学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等方法帮助大学新生快速地度过适应阶段,为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心理特征心理适应通过自我接纳的过程最终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大学新生的心理认知对客观环境当中的价值信息进行获取并形成一定的判断,进而通过心理自我接纳过程而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大学新生心理层面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接纳的过程,是影响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新的关键性心理因素、所以大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省某高校603名大学新生为被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进行测量,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地方高校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与适应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积极心理资本对适应性总分及其五个因子均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四个因子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对于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情绪调节、适应环境等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普遍问题,而朋辈心理辅导普遍性强、易操作、预见强、主动性强的特点,对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实践效果,促进了大学新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经历从高中到大学的跃迁,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固有心智不够成熟稳定等因素都会使大学新生原有的心理平衡遭受巨大的冲击,带来不可避免的心理失衡.而一个健康平衡的心理对于其走好大学之路甚至未来的人生之路,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动态平衡理论为基础,分析破坏大学新生心理平衡的主要因素,从学校角度探求应该如何帮助、引导大学新生重塑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朋辈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的探索和实践发现:对大学新生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不仅是促进大学新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好方法,而且还培养锻炼了一支由高年级学生组成的心理辅导员队伍,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心理辅导教师短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吴刚 《江苏高教》2015,(1):136-138
文章阐述培育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并在分析大学新生价值观现状及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结合"首因效应"、"强化心理"、"从众心理"等理论,探索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人生道路的新阶段 ,随着环境的转变 ,大学新生常常出现一些心理矛盾 ,德育工作应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有效的开展 ,这是保证大学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