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前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解决现实和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观点出发,在 21世纪初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大众化模式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模式。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实施大众化的基本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是大众化和普及化两种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当务之急要解决以下 5个主要问题,即:规模化、综合化、社区化、民营化和理念化。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招生人数,"211"、"985"工程学校数,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等方面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此研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以政府政策,经济模式和全球的教育发展为背景,运用Martin Trow和DavidJary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模式。从区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角度,对两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政策,矛盾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研究,Martin Trow和DavidJary运用他们的分析框架对美国和英国的大众高等教育做了类似的,富有成效的比较研究,我们基于历史和政策层面,探讨了两个地区高等教育的相似与不同,考证了在区域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障碍与矛盾,力图归纳广东和台湾大从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提出广东如何实现大众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招生人数,“211”、“985”工程学校数,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等方面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此研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城"建设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促进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存有相关性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二者之间更细的关系仍值得深入研究。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外延式发展模式对城市化有着明显的促进效应。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应更好地利用这种促进效应,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地市高等教育发展应以职业教育为主   1.高等职业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也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主体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也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提高文化科学水平的需要 ,我国已确立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 ,高等职业教育是发展的主体。对于这一点 ,在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中己得到充分体现。比如 ,根据《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我国要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 ,采取新的发展机制和模式 …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大众化阶段发展精英教育仍然极为重要。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精英教育也得到巨大发展。我国应该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之路,由研究型大学肩负起精英教育的重任,优化精英培养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高职教育规模扩大,有利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有利于高职院校打造自己的特色,有利于高职教育地位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探讨了造成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失衡的历史原因以及这种失衡对目前我国进行大众化转型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利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发挥多方面力量协调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评价和质疑较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科学界定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辩证分析较少.笔者用大众化中高等教育系统变化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建立"力量-因素"分析框架,对"混合扩张式外延发展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解析,并提出多样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区域性,少数民族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出发,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民族受教育的人口数与教育经费的关系、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为我国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规模、结构、效益相统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大众化,大众化的关键是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的结构失衡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教育分流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生分流进入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区域的高校的比例构成与纵横联接方式。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分流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分流层次、类型、形式与地域结构 ,主要问题是在流层结构、流向结构、流型结构、流域结构等四个方面表现出分流结构失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万四华  李莉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70-72,94
在地方升本高校中,有一批以师范教育为主的高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开始进入综合化过程中。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适应现代教师教育体制改革要求,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是地方升本高校综合化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此类高校在这一过程中的资源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新的教师教育模式,为解决综合化趋势中的教师教育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会带来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和不同的质量要求。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来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界对高等教育多持系统论的观点,强调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多元形态和结构优化,这些理论洞见具有指导价值。将"双一流"建设战略置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框架中考察,有必要重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其所置身的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克服过于强调战略重点可能导致的对全局的忽视或轻视。在地方层面,应鼓励政府在落实"双一流"建设的同时对其予以必要的延展,着力建设区域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相应的着力点包括确立基于系统论和生态论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加强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规划、建立不同高等教育板块的相对均衡型投资机制、健全高校和学科的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机制,以及营造准市场化甚至市场化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快步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地方高校的发展得益于高校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地方高校自然地以服务地方、促进区域发展为本职,在自我发展中为地域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高等教育的特殊战略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区域高等教育是在我国拥有最广大地区、最广大人口的高等教育,发展区域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从区域社会发展来看,区域高校是所在地区最大、最有实力的文化事业集团,对区域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引导与提升以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区域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9.
如何培育和提升广州大学城核心竞争力是其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从价值链的观点分析,构建广州大学城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可概括为从其四大价值活动环节着手: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与学科结构;运用区位优势,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陆亭 《教育研究》2005,26(10):71-75
高等教育在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过程中,既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也需要其布局的合理性。目前我国“自发主导”倾向的高校扩展形式较多地关注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而带来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重新认识高校集聚人才的功能,重新认识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意义,重视高校布局的合理性,对目前我国的高校区域布局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