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是一部蕴含丰富教育理论、伦理思想和政治智慧内容的儒家经典.“明德”、“知止”、“修身”是贯穿于《大学》始终的核心理念.“明德”是《大学》之魂,“知止”是“明德”之深化,“修身”是“明德”之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重新审视“明德”、“修身”、“知止”理念的深刻内涵,传承其重视培养道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崇尚责任和担当的传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伊浓》是2010年普利策奖获得者保罗· 哈丁的文学作品,小说讲述了查理· 克罗斯比在失去女儿凯特后的人生经历.深受美国超验主义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哈丁在描述伊浓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际关系时,体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尤其是爱亲人、爱众人、爱天地万物的"仁"的思想,以礼待人、讲求忠恕之道的"礼"的思想,以及讲诚信、重信用的...  相似文献   

3.
陈博 《华章》2011,(10)
长期浸浸于福柯的思想,笔者发现:其思想贯穿于<伤心咖啡馆之歌>这部作品中体现在艾米利亚身上的身份政治与自我建构问题的探究.笔者以为,以福柯视角凝视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他者,揭示出作品中"他者"建构的外部权力运作机制,并且探究"他者"的"自我"如何突破话语权力的桎梏得以重塑与成长,得以赋予作品以谱系学与伦理学双重意义,从而达到在"出入"文本的同时开拓对世界看取方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作品,特别是描写城市人的作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构思,他始终以“乡下人”的情结,以“乡下人”的眼光去观察和描写“城市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故事新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描写古代题材,一则着眼于历史精神的澄清,二则旨在刻画“中国的脊梁”。儒家推重的伯夷叔齐、道家智慧的代表老庄,都被予以批判性的重新审视,揭示出其自相矛盾的喜剧性;而女娲的急公好义、眉间尺与宴之敖的决绝复仇、墨子的“兼爱”与刻苦、大禹的克己奉公与开拓进取,都得到激情饱满的描绘与弘扬。在创作方法上,鲁迅以其深厚的造诣与创新的精神,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喜剧传统,于历史小说中时有古今错杂的神来之笔,体式、语调、风格也呈现出多种风姿  相似文献   

6.
7.
老子的哲学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大有作为;"不争"-不为一己私欲争夺计较,才能争得为企业中心服务的最大成功;诚信应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注意细节,才能做精做细,才能真正体现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中心观笼罩下的美国中国史研究,先后兴起了三种史观或分析框架,分别是"冲击-回应"、"传统-现代"、"帝国主义".这三种史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美国人认识理解中国曾起到过一定帮助,但是由于其自身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那种天然的"种族优越感",使得这三种史观都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程度的误识.柯文在上世纪80年代撰写<从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构想.这无疑对美国中国研究起到了纠偏作用,也对我们的近代史研究起到了积极的警示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找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而全然无视西方在近代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梅森的反腐小说将斑驳陈杂的社会现象作为素材,以其题材的得当,感觉的敏锐,思想的包孕,实现了"人性"视角的"权力"解读,为反腐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阅读很重要,其中小说是重点之一。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要关注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几个要素,本文拟就环境描写的方法作简单探索。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伟大文学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目前市面上其中文的译本很多,每一个译本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本文将以著名翻译家刘重德所提出的“信、达、切”为标准,对张谷若的译本和吴笛的译本进行比较,试论各自的得失,从整体上判断谁的译本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12.
《在酒楼上》被夏志清在《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誉为《彷徨》集中"研究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四部作品之一",周作人也说这是一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仅就其篇名就耐人寻味—《在酒楼上》,为什么不是《邂逅》,或是《在茶馆里》?我们知道,小说里的空间不是作家的偶然选择,而是他的精心选择和必然安排。空间不仅为小说的故事提供了一个舞台,  相似文献   

13.
李翀 《文教资料》2007,(34):174-175
本文试着从比较文学的视野来解读村上春树的新作《海边的卡夫卡》。背负命运诅咒的少年远走他乡,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本文试着从三个角度:《海边的卡夫卡》与作家卡夫卡、"俄狄浦斯情结"及村上的"世界边缘"主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着手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4.
鲍比·安·梅森是当代美国南方女作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位.她的短篇小说<施拉>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色彩.小说女主人公诺玛·珍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反叛"南方神话"中的性别不公,颠覆了束缚南方女性的传统规范.文章从女权主义视角对<施拉>进行解读,说明当代南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审美关系的构建问题以及审美主、客体的审美把握问题.作者认为<乐记>中不仅区分了"声"、"音"、"乐"三者的概念,并将其与"物"、"心"概念相结合,分析和讨论了音乐审美主、客体的审美把握问题;此外,<乐记>还通过"物-心-声-音-乐"这一结构关系,描述了音乐审美关系的构建脉络.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的知青乡村小说经历了从"青春祭奠"、"成人仪式"到"清洁的精神"的情感心理旅程,把乡村歌颂、理想主义和浪漫抒情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颂歌",其文化、文学渊源与左翼文学、伊斯兰宗教文化息息相关.他特立独行的文化姿态在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中显得尤为突出,但放在那一代人的社会、文化、教育、心理背景中考察,则连接着那一代人共有的文化心结.其乡村叙事的独特思想内涵和审美形态折射出1980年代独特的文化环境和"知青"这一代人不同的文化心态.其雄浑的抒情风格为当代读书界所欣赏,折射出1980年代以来此类抒情传统的匮乏.  相似文献   

17.
《西便制》是韩国作家李清俊的代表作,素有"盛开在遗恨之上的艺术之花"的美称。传统技艺盘索里在逐渐被抛弃消亡的过程中,与情感飘零孤独人生的交织。通过借男子的视角,不断深入挖掘民族艺术"盘索里"的精神内涵,阐释深入韩民族骨髓的"兴"与"恨",旨在促进传统民间艺要的发展。同时韩国现代小说《西便制》对当代传统艺术盘索里的发展,亦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酒楼上》被夏志清在《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誉为《彷徨》集中“研究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四部作品之一”,周作人也说这是一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仅就其篇名就耐人寻味——《在酒楼上》,为什么不是《邂逅》,或是《在茶馆里》?  相似文献   

19.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借玉笛"、"借东风"、"借折柳"、"借大家"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应巧"借东风"的妙处,掀起学生"善借"之风.  相似文献   

20.
吴丽仙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38-40,80
华裔美国新生代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中塑造的"边缘人",以双重视角表述的"新的中国",重建了华裔美国人的自身话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寻求自我整合的文化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