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评析与解:本题考查对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的理解:两列光同频、同相或相差恒定才能发生干涉,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相同,不满足干涉条件,不能发生干涉现象,但仍有光透过滤光片,故屏上仍有光亮,应选(C)。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2006年高考理综第22题考查了学生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内容为:(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相似文献   

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  相似文献   

4.
杨氏实验包括双孔干涉和双缝干涉,现行人教社高中《物理》课本只是对双缝干涉作了简单分析,然后结合插页图直接给出两个定量结论:第一,在双缝干涉现象里,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第二,条纹的间距跟光波的波长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光的干涉现象是波动特性的最有力、最直接的实验证明。由托马斯·扬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干涉条纹有以下四个特点: 1.干涉条纹是一组等距、平行于双缝且以光程差为零的位置为中心的对称分布的条纹。两条相邻亮(暗)条纹之间的距离都为: 即亮、暗条纹是等宽的,与干涉级K无关。  相似文献   

6.
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最基本的干涉现象是双缝。通过一个缝的光同另一个缝的光在屏上叠加,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我们说这是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7.
最基本的干涉现象是双缝干涉.通过一个缝的光和另一个缝的光迭加,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我们说这是干涉条纹.最基本的衍射现象是单缝衍射.通过单缝的光在屏上也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我们说这是衍射条纹.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的迭加形成的,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为什么不统一叫做干涉条纹呢?  相似文献   

8.
光的干涉现象指的是在两列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遇的区域内,浆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总是相互间隔的现象.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关键是设法获得相干光源.实践表明,一切成功的干涉都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一个光源发出的光分离为两列光波的方法获得相干光源的.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中通过将一束单色光先经单缝再经双缝的方法巧妙的获得了相干光源,从而可以在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三点一测丛书《高二物理》(第三次修订版)第278页例题3是一道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选择题.原题如下: 如图1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的位置上稍微向上移动,则: A.不会产生干涉条纹. B.仍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纹P的位置不变. C.仍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上移. D.仍然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下移. 答案是B项正确. 书中的解题说明认为“对P处,其光程差为零,一定出现亮纹,和单缝位置无关”.笔者认为此说不妥,并对此提出如下不同的意…  相似文献   

10.
例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一束白光首先照射单缝,然后再通过其后面的双缝,在屏上来获得干涉条纹.若在双缝的其中一缝上放一块蓝玻璃挡住该缝,在另一缝后面放一块红玻璃挡住另一缝,则在双缝后的该屏上( ).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理论,本文利用LabVIEW编写程序对双缝干涉实验进行模拟,描述了双缝干涉的图样和光强分布曲线,并计算了条纹间距和对比度,直观地展示了双缝干涉这一物理现象,同时设置了初始条件修改模块,可以清晰地显示不同条件下的干涉现象,为双缝干涉的理论与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杨氏双缝干涉测量光波波长实验是采用钠灯作为光源.光通过单缝衍射后照射到双缝上,并通过测微目镜测量条纹宽度,双缝间距则直接采用读数显微镜进行测量.但这种方法观察干涉现象需在较暗环境中进行,且测量结果和理论值差别较大.因此改用激光光源,直接在光屏上观察读数,并且改进测量双缝宽度的方法,测量误差就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双缝干涉: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干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A.对干涉图样的研究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在一本参考书中我见到过这样一道例题:如图1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将单缝S图1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的位置稍微向上移动,则在光屏上A.不会产生干涉条纹B.仍能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纹P的位置不变C.仍产生干涉条纹,但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上移D.仍产生干涉条纹,但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参考书上所给的答案为B项正确,其解释为:对P点,因两光源S1、S2到其距离相等,光程差为零,所以一定出现亮纹,和单缝S的位置无关.我认为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正确答案应为D.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例 在杨氏双缝于涉实验中,用一束白光首先照射单缝,然后再通过其后面的双缝,在屏上来获得干涉条纹.若在双缝的其中一缝上放一块蓝玻璃挡住该缝.在另一缝后面放一块红玻璃挡住另一缝,则在双缝后的该屏上( ).  相似文献   

16.
1光的干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托马斯·杨最先在1801年得到两列相干的光波,并且最早以明确的形式确立了光波叠加原理,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这一实验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她对近代物理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高中光学教学中我们常用图1所示来讨论杨氏双缝干涉的有关内容,其中判断P点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的条件是:P点出现明条纹的条件是光程差  相似文献   

17.
题根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多数亮纹都是彩色的,为什么中间一条亮纹是白色的?解析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2个狭缝到中央亮条纹位置的距离相等,因此2列光波在这里相互加强,这对于任何颜色的光都是一样的,所以,各种色光叠加后仍是白色.  相似文献   

18.
1 考点理解 1)双缝干涉 ①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19.
1 情境导入  首先由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由于双缝干涉形成的条纹图象较小 ,亮度也不够 ,教室后排学生往往看不清楚 ,可以轮流上前排来观察。如果能够制作一个课件用大屏幕演示 ,效果会更好。  在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后 ,教师提问 :双缝干涉形成的条纹有什么特点 ?相邻的亮条纹或者相邻的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是不是等间距的 ?那么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你有办法验证你的猜测或疑问吗 ?  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讲述自己的猜测或疑问 ,教师相机引导和评价。由教师或者指定一位同学整…  相似文献   

20.
“双缝干涉”是物理光学的重点内容,光的干涉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波.但修改后的教材对这节内容,降低了难度,把干涉条纹从定量推导改成了定性的叙述。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没有多少东西可讲了,只要学生记住两个结论。我把这节内容安排成了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