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双重身份,是育人与人力资本投资高度耦合的"共同体"。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挖掘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以重庆这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背景,总结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力求将其内生动力转化为推动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共生发展的"加速器",将其外在模式打造成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平稳健康地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关键问题。文章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障碍及投资问题、高职的内部及外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角度揭示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提出政府功能定位策略、教育资源投资策略及高职内外部教育资源配置策略等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以有效助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践行。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达到了高度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深入研究以人为本下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系,不仅要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还要从实践上明确以人为本,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的同时,能够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使之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从不同视角对小城镇进行研究,包括小城镇与城市及乡村的关系,小城镇的模式、规划等外部联系和内部结构的研究都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地研究其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城镇化质量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社会事业、城乡统筹、生态环境等方面"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镇发展、居民生活、城乡统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对安徽省各地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维度上,城镇化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各市城镇化质量存在区域差异;发展理念上,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提高农民的市民化水平,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城镇经济发展的活力。目前,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育方法、质量评价等方面背离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探索一条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从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中,发现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而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考虑从结合地方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人口"城镇化和探索融资新模式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论述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逻辑关系基础上,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嵌入理论,构建了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概念框架模型,并分别从职业嵌入、社区嵌入和组织嵌入三个层面探讨了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路径,同时,提出了江西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9.
10.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9):108-119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凸显人的价值的城镇化。想要顺利实现城镇化道路由“旧”向“新”、由“乡”到“城”的过渡,教育事业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应当根据各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将以人为本、科学、高质量资源配置为目标,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F县存在城乡生源差异显著、教育资源向城镇倾斜、农村学校办学经费不足以及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未来应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完善资源配置体系和优化制度建设三方面为抓手,推进农村教育健康、稳定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不是一个人为造城的过程,而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发展非农产业集聚人口、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实现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内在动力,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着观念制约、体制制约、环境制约和产业制约。产业支撑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创新思路,完善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城融合,促进三产融合,推进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从新型城镇化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关系分析入手,探讨江西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路径抉择,分析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诉求,揭示农村职业教育滞后于新型城镇化的表现,提出为应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应针对城镇产业发展的需要;应实施教育内容多样化、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多元化战略;应整合城乡职业教育资源,搭建城乡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而解决上述"首要任务",要"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当前随着新城镇化的推进,转移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亟须提升职业能力以适应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文章从梳理新城镇化建设、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合国外成功案例,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相关保障措施;加强各类企业使用和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双主体作用;引入第三方职业教育与培训监管机构等措施,以期有效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回顾和厘清了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小城镇的关系。基于当前"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的根本要求,深入解析了"四态融合"的旅游小城镇建设路径。并以成都为例,分析了推进和实现旅游小城镇"四态融合"建设路径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各自蓬勃发展几十年之后,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产城分离发展现象愈发普遍,有产无城和有城无产导致大量"鬼城"和"睡城"出现,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产城融合发展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带建设都是产城融合发展的积极因素,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完善产城融合的理论体系,促进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其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自身实现市民化的过程,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农业转移人口为实现市民化而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性,同时分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还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如是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大释放内需潜力。服务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努力发挥自身作用。2015年8月,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协议》,决定在甘肃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这是第12个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探索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展中,职业教育可以有何作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加速积累,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从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对地方政府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将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作为分界点,对比分析新型城镇化实施前后,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后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最后,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