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虽然亨利·詹姆斯早期所创作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通过对小说叙述技巧的分析,结合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詹姆斯在创作小说时进行了创新,使小说具有了现代主义特色。一方面。他将小说视角转化为女主人公的内在意识;另一方面,他将传统小说对情节的关注转化为现代主义小说对人物刻画的关注。对叙事视角和叙述艺术的创新是詹姆斯对现代主义小说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分析亨利.詹姆斯小说中从新世界来到旧大陆的女性在面临欧美文化冲突时的文化取向。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入手,探析了坚持美国文化、欧洲文化寻根、反思欧洲文化,这三类不同欧美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亨利·詹姆斯早期国际题材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以美国人旅居欧洲为背景,着重表现美国人从天真到成熟的艰难的\"认知过程\",以伊莎贝尔悲剧性却充满力量的婚姻结局表现了欧美文化相融的复杂过程.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融合亨利·詹姆斯的漂泊经历来表达19世纪新旧大陆文化碰撞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他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领域中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作家,在当时的美国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都享誉盛名.笔者认为该小说脱离了詹姆斯之前的小说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美国小说中“浪漫传奇”的传统.《一位女士的画像》开创了詹姆斯成熟时期小说创作的基本形式,其中个体道德成长的过程需要“社会性意识”的培养和对个人主义思想的扬弃.该小说中不仅表现了个人意识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表现了个人对社会形式形成了自觉的认同.论文就从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自由观中去解读小说中的关于婚姻与自我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终生与疾病相伴的小说家,对疾病有着特殊的情感体验。在文学创作中他强调疾病主题的价值,擅长病态人物的塑造,尤其是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把几种不同的病态人物聚合在一起,从病态人生的审美表达、浪漫书写和情感溯源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病态群像。疾病叙事构成詹姆斯小说病态人生书写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一直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的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也一直是文学界许多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小说的内容、人际交往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为最终目的,并从中得到一定的生活启示.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叙事手法为切入点,应用叙事学中的内聚焦理论,对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詹姆斯作品中固有的心理描写开创了文学创作心理描写之先河,这种创作手法一改现实主义初期刻板的人物形象塑造,使伊莎贝尔的形象因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栩栩如生。因此,詹姆斯通过内聚焦手法所展示的这幅心理画像实际上是一个立体画像,画像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  相似文献   

9.
亨利·詹姆斯在其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以亨利艾塔作为参照物来描述金钱和传统道德对伊莎贝尔寻找自由之路的阻碍,慨叹其失败。两位不同女性相同的命运显示出詹姆斯小说中矛盾的女性观:赞扬女性争取自由的精神,却又认为婚姻才是女性的唯一依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阿切尔认为自由是独立于爱和责任的孤立存在,这种对自由的抽象的理解使她落入婚姻的陷阱,从天真的状态坠入经验的痛苦,自由反而变得遥不可及。最终,伊莎贝尔从自己的挫折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并通过自我牺牲、付出关怀,踏上了返回自由之途。文章通过分析伊莎贝尔追求自由的历程,批判了抽象看待世界的思维,揭示了作品所呈现的关于自由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的掌握和应用,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了解文化背景势必成为刻不容缓的重中之重。然而广大学生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只是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导致一系列的错误产生,进而影响交际,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的学习与掌握,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石,是文化的最小载体,我们必须以此为基础,将文化掌握与语言的学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 ,除了语言的不同 ,还有文化的差异。本文通过浅析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 ,阐述了在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所以 ,学习外语的同时 ,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语言的要素之一,词汇伴随意义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且直接影响着交际结果。本文试从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方面阐述伴随意义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化语境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与习俗、价值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杰作<-位女士的画像>中的"美国女孩"形象,她的行动演绎并塑造着美国民族文化.伊莎贝尔在三个不同类型男子之间的情感选择,彰显了美国式自由精神及超脱一切的理想化本质,而其对于家庭责任感的道德恪守,不仅昭示出清教精神渊源,更是亨利·詹姆斯对美国民族文化的想象性构想.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时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相应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必须同时注重学习其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失语现象指留学生中国文化的缺失,难以用英语自如的表达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国特有的文化。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留学生的文化失语现象,针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失语严重阻碍了跨文化双向性交流和中国文化推广的现状,找到留学生文化失语的原因:留学生对中国特色文化的缺乏;留学生交流的对象对中国基础文化知识的欠缺;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足。因此提出留学生文化失语的对策: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坚持两种文化的平等性,相互尊重的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达成成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文化差异通常都被认为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了解和掌握了文化差异之后也未必完全能够克服冲突。新一轮和谐刚刚建立。又一轮的冲突再次兴起。原本帮助缓解冲突而建立的“文化定势”可能会导致新的冲突;“文化错位”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轮的冲突对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都有鉴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