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徐芳 《考试周刊》2009,(29):25-27
余光中先生以诗和散文成名。然而他学贯中西,在文学翻译领域也颇有建树。不仅译介了大量英美文学作品.同时还发展成一套自己的译论。本文以他关于翻译与创作关系的论述为主线.阐述其主要译学思想,并通过分析他翻译的英美诗歌。看其翻译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及体现,以及对于后进译者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佐良先生重视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强调翻译对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认为对外文的翻译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只有确切的文化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文化翻译;诗歌的翻译要注重诗的韵脚、意境、形象、气势、字数、句式等方面,诗歌翻译需要译者的诗才;翻译既是一门老艺术,又是一门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新学问,必须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熊莺 《海外英语》2012,(8):154-157
理所当然,小说翻译无需强求译者是小说家,科技翻译不必硬要译者是科学家。但是,诗歌翻译则不同,译者定当是诗人。诗歌译者"是一个特具气质和才思的诗人,是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滋润的雨露和温暖的阳光,能让原作这粒种子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自然发芽成长,从而赋予它一个新的生命"。要想达到以诗译诗的境界,只有译者天赋诗才,方能神遣译笔。下面,就湖北大学教授吕志鲁先生的诗歌翻译,对诗歌翻译及译者做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也谈“翻译即创作”,其倡导和实践的英译汉保持中文常态、展现文字弹性和个性、适时适度追求音形意之美三方面内容为普通译者达到“翻译以练笔,翻译即创作”的境界提供了借鉴。此思想启示普通译者可以从中文常态与适度欧化的平衡、白话文言与课语的调配、文字音形意之美的隆重出发,提高英译汉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颖 《海外英语》2012,(7):135-136,146
自译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在自译过程中,译者、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合而为一,产生的译作既具有其他翻译作品的共性,也显示了自译作品的特殊之处。通过对余光中诗歌自译进行剖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其自译作品的特点,得出三点结论,即自译实践是译者翻译思想的具体体现,译者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译文的充分性,翻译策略较为灵活。  相似文献   

6.
谢伟 《海外英语》2013,(9X):161-162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文化沟通与传播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翻译毕竟不是创作,因此译者的主体性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得到充分发挥的。论文以中华特色美食为例,从翻译的标准出发,对旅游英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特征及表现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要有创造性又要有自制性,以促使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更加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思远 《英语广场》2023,(12):27-30
相较于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模式,解构主义翻译观是对结构主义逻各斯“中心化”的拆解,消解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下产生的主体与客体、能指与所指、共识与历时及作者与译者等二元对立,提倡意义的延异及重构,强调译者的中心地位。解构主义翻译模式较适用于文学作品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本文将举例浅析解构主义翻译视角下的诗歌翻译,其翻译过程尤为突出译者主体性,彰显出解构主义翻译下重构性和创造性等优势,为诗歌翻译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马君武先生的作品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其译作文学创造力极强,异化程度极高。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指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标准和策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马君武经常出现改译的情况便是受多因素影响所致。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审视马君武的诗歌翻译,可以清晰地认识马君武改译的原因,并探寻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及其翻译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
徐惠杰 《海外英语》2011,(9):233-234,258
该文从互文性的视角对比了诗歌《长恨歌》的几种英译,论证了互文性对诗歌翻译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进入所译文本之内,寻求互文关联,又要能够跳出到文本之外,进行再次创作。译者不仅要充分识别原诗歌中的互文指涉,还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地位对原诗进行一定的改写(rewriting),才能使译文忠实表达原作内涵,同时又能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牛华 《语文天地》2012,(1):12-14
有一位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小巷里,高吟乡愁;有一位散文家,时常举目望星天,作逍遥之游;有一位评论家,拿起锐利的笔,声称要剪掉散文的辫子。这个人就是余光中。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又兼做评论和翻译工作,以此构筑成自身创作的四度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对原作的客观背离称为创造性叛逆。诗歌因其音、形、意的高度精炼使其体裁独特,在文学翻译中有着突出表现。在诗歌翻译中运用创造性叛逆,会使接受者对译作和原著的理解更加丰富充实和完满。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对原作的客观背离称为创造性叛逆。诗歌因其音、形、意的高度精炼使其体裁独特,在文学翻译中有着突出表现。在诗歌翻译中运用创造性叛逆,会使接受者对译作和原著的理解更加丰富充实和完满。  相似文献   

13.
中文诗歌意象丰富,译者在翻译时应将诗歌的文化意象忠实而准确地传达给译语读者,当译文的语言文化信息与原诗不符时,译者要采取适当的翻译补偿手段,使中国诗歌的文化意象为译语读者所知晓和接受,从而通过诗歌翻译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使译作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然而,译者在努力追求这一境界的同时,其译作中流露出译者个人风格在所难免,任何译作都会留有译者再创作的痕迹,这是由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所决定的。对译者的翻译风格不应简单地否认或抹煞,而应正视其存在,努力实现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汉语具有与生俱来的诗性特质,诗歌翻译不能无视这种特质。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及其诗歌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以普遍的翻译标准衡量性质完全不同的诗歌翻译是不切实际的。此外,诗歌翻译的实践性不仅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也需要更大的胆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论述诗歌的可译行性着手,把诗歌的翻译过程比作是"移植种子"的过程。要求译者译诗,要兼具读者与诗人的双重身份。并且进一步论述了诗歌翻译中应处理好的关系及策略问题,以及如何"移植"诗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能把自己从原文中解放出来,在译文中赋予其积极的意象。最后得出结论,译诗不是复制原文,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要与原诗作者达到"神合",通过"移植种子",超越文化和语言的界线障碍,才能译出原诗的"神"之美。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特殊体裁,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思想情感丰富。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很难做到完全对等的翻译再现。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会直接影响诗歌文化信息和意境的再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本文在文学翻译悖论和诗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概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结合实例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加强对诗歌翻译的鉴赏,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When You Are Old是威廉·巴特勒·叶芝于1893年创作的一首诗歌。飞白、袁可嘉和李明等多位译者对该诗进行了翻译,这些译文的遣词造句各有千秋。本文从真实再现诗歌的情感这一角度出发,对三位译者的作品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9.
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活动,译者自身的主观风格必然会强加于原作,从而使译作带有译者个性化的痕迹,而由翻译个性化而产生的个性化的翻译直接导致翻译标准和原则的难以确立,也是旧作新译和一文多译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汉语具有与生俱来的诗性特质,诗歌翻译不能无视这种特质。在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及其诗歌进行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以普遍的翻译标准衡量性质完全不同的诗歌翻译是不切实际的。此外,作者还指出,诗歌翻译的实践性不仅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也需要更大的胆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