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帮派主义”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毒瘤”,因为帮派文化严重扰乱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使得有些没有参加帮派或帮派小的学生提心吊胆,不能安心学习,家长也忧心忡忡,高校校园风气也被恶化。因此,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过程中,一定要去除任何帮派文化,用“有形”与“无形”的力量取缔任何校园帮派组织。本文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去解决高校校园的帮派主义问题:一是狠抓意识形态工作;二是加强网络影视、网络小说的管理;三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管齐下”,共同帮助拉帮结派的大学生,使他们走出帮派文化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现在一些青少年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保护自己、表现自己或精神寄托,往往组成“小帮派”。学生中的“小帮派”,有一定的危害性,有的严重影响学习,妨碍其健康成长;有的为了小团体,惹是生非,违法乱纪。所以,教师对学生“小帮派”要高度警惕,及时疏导,妥善处理。第一,要认识到青少年学生中“小帮派”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绝对禁止。对学生“小帮派”情况,教师要调查研究,了解其性质与特点,因势利导,对他们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反之,粗暴禁止,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第二,要善于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生中也有了“帮派”活动。班主任面对这种现象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分析“帮派”现象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由于电视等传媒的负面影响,使得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中学生崇尚“黑社会老大”的派头,由此而产生了某种心理需求。其二,武侠小说中江湖帮派的影响。其三,社会上的个别学生家长或社会青年拉帮结伙或依靠家族势力横行乡里,也成了学生效仿的“榜样”。其四,不良信息渗透与学校教育不力,还有老师的惩罚、鄙弃、同学的欺凌侮辱结合起来,“帮派”也就自然产生了。由于参与“帮派”的学生毕竟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可塑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警惕学生中的不良倾向重庆石柱县马武坝中学王林斌学生管理中,当前应关注如下一些现象:一是帮派现象。受武侠小说和一些录像片的影响,学生中出现拉帮结派的倾向,诸如“青龙帮”、“短刀帮”、“铁链帮”……甚至有的学校还出现了女生帮派。帮派种类繁多,命名各色各样...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共运史上,被恩格斯称为“宣扬他们的斯拉夫霸权的”“泛斯拉夫主义恶棍”、无政府主义者俄国佬巴枯宁是臭名昭著的。巴枯宁之所以声名狼籍,因为他是反马克思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能手。为了篡夺第一国际的领导权,改变国际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瓦解无产阶级革命,巴枯宁采用两面派手法混入第一国际,并在第一国际内部拼凑了一个秘密小帮派。这个小帮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任何手段,不顾任何信义,造谣、诬蔑、恫吓、暗杀——所有这一切同样都是它惯用的伎俩”。  相似文献   

6.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是一年前吧,武林(我们的校园)中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其实是学校对各种学习小组、辅导班进行重组)。在这次激烈的战斗中,虽然有很多帮派(学习小组)被毁灭了,但一个新的帮派却迅速崛起。这就是我们岛主刘杨开创的桃花岛学习小组,简称“桃花岛”。我们“桃花岛”是一个先进的小集体。岛主座下弟子众多,各位弟子在岛主的带领下,学习都非常刻苦,目前正一步步向知识的巅峰攀登,同时大家也为建设宝岛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岛“岛歌”的旋律借用了《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旋律,歌词是由岛主刘杨亲自提笔写的,水平可与林夕、…  相似文献   

7.
漫谈教育者的文明与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的新观点。经济要文明 ,政治也要文明 ,教育作为文明的催化剂更要文明。要实现文明 ,必须实行文明教育 ;要实现文明教育 ,教育者必须文明。争当合格的教师是教育者的文明 ,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在思想观念、业务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等几个方面要具有较高的质量 ,更要具有不断进取的权威精神。学校管理文化是文明教育的基石 ,文明教育的前提是学校的文明 ,学校文明是学校管理文明的最终体现 ,学校管理文明依赖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教育为人铺上通向文明的成长之路 ,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及社会文明都将在教育者的文明与文明教育中充分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8.
后进学生由于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等方面表现都较差,经常发生强烈的、消极的心理反应,如自卑、嫉妒、逆反、孤独等,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后进大学生消极心理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教育者要关心、尊重、信任后进学生,善用“动情”、“晓理”、“冷却”、“宣泄”、“移情”、“憧憬”等方式方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和疏导。  相似文献   

9.
“真”和“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一代代教育者矢志不渝的追求。学校“真善”的环境、“真善”的课堂、“真善”的实践、“真善”的研修,有效地引导着教师的善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善学,有效地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爱弥儿》一书中有关“消极教育”思想的内涵,指出“消极教育”并非无为教育,而是主张教育者要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切不可揠苗助长忽视儿童阶段的最初教育,教育者要有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使教育切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认为这一重要思想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本文由学校文化视角切入,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此时,中学生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非“官方”的小帮派、小集体,即管理学上的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他们有些对班级、学校的发展有益,有些则相当有害。厘清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机理,区分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这对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①我记得,那时我刚刚升入中学,正是把友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年纪。可偏偏我长得太引人注目了:我的个子太高了,要比身边所有的同龄人都高得多。身高常常让我备感孤独,毕竟,有谁愿意一直仰着头和朋友说话呢?为了不让同学们过于注意我的高个子,甚至为了不让有些人取笑我是“傻大个”,我加入了罗克斯的小帮派。我们的目标与乐趣就是尽可能地给帮派外的所有人都安上又损又搞笑的绰号。  相似文献   

14.
今天,学校开家长会,作为班主任,我与每位家长都进行长时间的谈话。许多家长在我这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临走时都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听我的话,他听老师的话,请你多管教。”然后摇摇头,无奈地走了。“孩子不听话”这句话可以说包含了他们所有家长提出的问题。那么请问,什么叫“不听话”,孩子该听你什么话呢?在学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家里,家长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但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是有严格界线的,它的角色可以是转化的。你什么时候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什么时候不是教育者的角色;你在什么时候施教,你为…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更是一个教育品牌的灵魂。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坚持25年的“快乐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快乐教育”这种教育文化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灵魂和教育品牌。而这种文化来自于学校几任领导和全体教师对教育本源的自觉追求,来自于教育者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还是文化修养无不深深打下学校教育的印记。我认为学校生活对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在我们师专“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基层组织,学校的教学、思想品质教育、生产劳动以及课外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而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师  相似文献   

17.
最近,天津师范大学与南开中学联合进行了一项名为“新时期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但也有一些中学生存在着个人主义倾向.有消极退缩的心理。这些都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另类歌谣”是一种在学生中间比较流行的语言调侃、内容低俗且有一种顺口溜意味的“新歌谣”。其一般都是根据经典文学作品或流行歌曲改编而成,主要是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讽刺、嘲弄,戏谑和规劝,在貌似轻松、语言幽默的“另类歌谣”背后却隐含着学生的困惑、迷惘乃至焦虑与激愤。“另类歌谣”是学生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的朴素表达形式,但其中的一些负面内容反映的却是存在于学生群体中的消极文化,这种消极文化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妨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消除“另类歌谣”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学校必须重视学生文化的建设,加强学生积极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张向依 《作文大王》2023,(Z2):26-27
<正>武侠小说中有很多帮派,每个帮派的武林高手层出不穷,他们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我们班也潜伏着很多个“帮派”,他们一到考试,就重现江湖,大显身手。现在,离考试开始只有二十多分钟了,来看看我们班的各个“帮派”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诚信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表述,诚信教育的方法也应当更新。传统的诚信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道德劝告”加“纪律规训”。—方面,教育者苦口婆心地告诉青少年学生要诚实不要撒谎,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会长“长鼻子”或受到其他的惩罚;另一方面,教育者会利用个人的和机构的权威对那些已经查明不诚实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惩罚。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每个青少年都知道撒谎是不好的,知道撒谎一经查明是要受到处罚的,但这并不能使他们从根本上远离谎言。原因是:一方面在于上述的消极后果不一定出现;另一方面还在于不正当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