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阳 《师道》2011,(5):32-32
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享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外国作家之一。因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他的若干篇作品,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米隆老爹》等。这些作品被我们誉之为莫泊桑的代表作,倍受肯定和赞誉。  相似文献   

2.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给家里人写的第二封信,可以说是解开小说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巧妙的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描写。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得小说主题思想显得异常深厚。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以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东日 《同学少年》2010,(3):52-52
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其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以及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等。  相似文献   

5.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执教:程红兵评析:钱伟康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生:“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  相似文献   

6.
张志公 《华章》2011,(11):28-29
莫泊桑生活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短短的一生当中,他写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多篇中篇和短篇小说。其作品以丰富多彩的题材、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简洁明快的语言、幽默机智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其中,代表作《羊脂球》共收集了六篇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日报》上。  相似文献   

7.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强的示范性,因此,人们对其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方法和教学方式。从"叙述视角看人物""还原背景析人物""体会情感悟人性"等角度重新解读、教学此文,引导学生聚焦核心价值,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虽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本文试从主题揭示着眼点、人物刻画角度、环境描写重点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  相似文献   

11.
《我的叔叔于勒》,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那天教学此文的两节课,我和我的学生徜徉在莫泊桑的精神世界里,菲利普夫妇让我们的心情一次次在笑声中沉重,沉重的不仅是菲利普夫妇对  相似文献   

12.
莫泊桑是短篇小说大师。在他手里,短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他被朗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以“小人物的荣辱”为题材的数量不少。他熟悉小市民的灰色生活,很善于描写小市民的猥琐的心理状态,把他们的自私、吝啬、虚荣、势利、渴慕荣华富贵等的品质加以无情的鞭笞,基本武器就是讽刺。讽刺,构成了莫泊桑这类小说艺术手法运用上的一大特色。《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作者成功地运用讽刺手法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的目的是要揭露费力卜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的丑恶心理。正是在揭露这种心  相似文献   

13.
居伊·德·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厚,共写了三百五十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以及许多时政和文学评论。这中间,以短篇小说的成就为最高,博得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中学语文课本选作教材的《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都是他的优秀短篇代表作。莫泊桑一八五○年八月五日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小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经商,母亲酷爱文学,已去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曾说:“……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当我们带着恩格斯的这句话重读《我的叔叔于勒》,这部代表法国批判主义大师莫泊桑炉火纯青的写作技艺的扛鼎之作时,就有兴趣了解作者是如何将他的主观倾向反映在这部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之中的。 小说的点题人物,即我的叔叔于勒,实则是贯穿小说起始、发展、高潮乃至结尾的一根红线。但如果我们采用“细读法”深人《我的叔叔于勒》这部小说,就不难发现,这部看似平实简单、却能掀起跌宕波  相似文献   

15.
<正>一、梳理意脉,把握主旨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生: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是全家的恐怖,花花公子。师:"花花公子"是对于勒的评价吗?  相似文献   

16.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除了结构、情节安排等方面的不同凡响之外,艺术手法的运用,尤其是出色的心理描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我的叔叔于勒》,便是在心理描写上很有特色的一篇。 心理描写直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我的叔叔于勒》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由于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多半是取间接心理描写的手法,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邱兴宇 《现代语文》2008,(9):121-122
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课文中的经典篇章。历年来的教参提示都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从“盼于勒”到“躲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确实,整个小说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都缘于钱,可以看出金钱对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18.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下半叶的著名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产生巨大影响,被世人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堪称经典之作,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也是入选中学语文各个版本教材的“常青树”.  相似文献   

19.
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享有高度的世界声誉,他的经典篇什《我的叔叔于勒》一直是初中课文的传统篇目,它以别具匠心的构思、波澜起伏的行文、曲折跌宕的情节、深刻犀利的批判精神吸引了人们。多有论者对其主题、技巧作了卓有成效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范进中举》(以下简称《范进》)是十八世纪我国文坛巨匠吳敬梓讽刺世相的范本,《我的叔叔于勒》(以下简称《于勒》)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揭露社会现实的杰作。《于勒》为短篇;《范进》为长篇节选,但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