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用数目字     
报纸的经济宣传,离不开数目字。但是,在供广大读者阅读的报纸上使用数目字,又不同于撰写仅供少数人阅读的调查材料。它不仅要求数目字十分准确,而且要求数目字尽量精少。  相似文献   

2.
有些新闻报道中的数目字和计量单位的写法很不统一,造成不应有的混乱,增加了阅读的困难,而且由于写法不当,也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同一张报纸上,有的数字用阿拉伯数目,有的用汉字,如三千元,三○○○元、3000元。计量单位有  相似文献   

3.
起名的病态     
大凡中国人,都有一个方块字的汉语名字,这是识别自己的文字符号。本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姓氏无法更改,名字总是自己说了算。但您可知道,这本来很普通很私密的事情,如今却变得日益复杂起来,而且成为社会问题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秀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2,(11):I0001-I0001
黄仁字先生认为中国人不懂得数目字管理之道,胡适先生则认为中国人习惯于差不多。两位老先生虽然都是出于对祖国“爱之深而责之切”的情感因素与理性批判,但我认为这恰恰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中国人的天地宇宙哲学观: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蝇营狗苟,务求与天地宇宙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民族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之道在于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据笔者观察,一些机关报目前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三种病态。一、不求真实一次,笔者到某县采访,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谈谈情况,提供些新闻线索,一位同志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工作性报道上的那些事,你有我有他也有,咱这里没有的,你把外地的嫁接过来就是咱的。”在另一个县,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子叫我看,我看后说,你稿子中有个情节是编造的,不符合常理和事实。他听了有些发急地说:“你这么认真怎么写稿,你若按真事一五一十地写,报纸准不采用。”某市有位通讯员给笔者打电话说,他写了篇现场新闻,想明天电传给我看看。我问事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他说前天。我说前天发生的事情,你明天传给我看,然后再发往报社,如果内  相似文献   

6.
从上初中起,就很少得病了,就连头疼脑热这种小病都离我远远的,以为这辈子和医院无缘了,却不料在我生命如花的季节,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从而见证了另一种人生。  相似文献   

7.
病态化的中国娱乐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 《新闻传播》2002,(7):12-13
  相似文献   

8.
在基层,痴迷于“爬格子”的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思想作风端正,又能勤学苦练,因而为办好报纸、广播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也发现有的人思想认识不够端正,路走歪了,走偏了,陷入几种病态: 一日编。没有在基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病态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腥残忍的暴力手法。"硝烟 战场"是一些媒体的惯用手法。这种盗用描写人类社会你死我活的战斗词汇,努力使新闻抹上暴力色彩的修辞,会加剧人们对社会暴力的麻木感和宽容度、削弱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对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11.
李兵  雎凌 《网络传播》2007,(10):46-47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网络新闻尤其如此。由于各条标题的颜色、字体基本相同,内容要在二级页面上才能看见,加上网络用户较为集中的阅读状态往往使他们缺少耐心,所以标题在网络新闻中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网络新闻标题具备内容和导读的双向功能,一个好标题往往能救活一篇文章。要想吸引读者,提高点击率,达到最大程度新闻传播的目的,就必须制作一个好的网络新闻标题,让网民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2.
迷的病态化与传媒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段时间,关于“疯狂粉丝”杨丽娟疯狂追星事件的报道屡次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内地及香港、台湾近30家媒体派出采访队跟进杨丽娟的疯狂追星事件。当事件已经接近尾声时,仍有不少媒体的热情还是异常高涨:杨家母女从广州返回兰州时,随行“记者团”多达10余人;有些媒体还安排了杨家母女在兰州的一切食宿费用,并对其下榻的酒店严格“保密”,摆出一副誓将“独家新闻”做到底的架势。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和民众甚至成为杨丽娟的“超级粉丝”,愿意资助其再度赴港……  相似文献   

13.
论病态传媒的角色冲突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到2002年间,可谓是香港、台湾乃至内地媒体的多事之年。璩美凤性爱光碟事件、东周刊事件、台湾政界绯闻案、陈宝莲遗照风波……事件层出不穷、风波一浪高似一浪。一时间,“传媒操守与读者口味”、“传媒怎么了”、“媒体的庸俗化倾向”、“媒体的道德底线与惩罚”都成为学术界、公众的热点话题,批判的焦点集中在媒介的职业道德和媒介的伦理上。本文借用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角色冲突”理论,试图以此探讨病态传媒的症结所在及其对策。一、大众媒介的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1.角色冲突、利益冲突的内涵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是…  相似文献   

14.
“报刊杂志”,这是一个在各种出版物上频频出现的病态词组,它的“资格”很老,它的“病根”很深,多年来虽然有不少人“医治”过它,但一直“医”不好,至今仍经常在报刊、书籍上“亮相”。例如: ①……改革十年,多少报刊杂志雨后春笋般风起云涌……(《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②而且作古体诗歌的人也不少,今天的报刊杂志里,也常见  相似文献   

15.
耿偲特 《青年记者》2009,(24):54-55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强大使新闻的各种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掘放大。从受众角度讲,网络新闻迅速、便捷,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使用需求。但事物具备两面性,网络新闻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达到了对受众主观意识进行无形侵犯的程度。近来,网络中出现的“搜索华尔兹”现象,使网络新闻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扭曲式的变化,尤其对受众意识的侵犯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标题的"病态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很大一部分网络新闻标题则出现了夸张、血腥、刺激显眼、文不对题等特征,形成了一种病态文化.本文对网络新闻标题病态文化的病症(表现)、病源(原因)加以了分析并尝试给出药方(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日,有网友爆料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所有中小学生都必须使用区教育局教育生产公司的作业本。官方称,作业本和教科书一样很重要,需要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19.
《人民日报》于1996年u月28日,发表我国著名的美术家蔡若虹《美术作品一定要美》一文,对当前美术作品和美术出版物中存在的不健康、不真实、病态十足的形象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魅力。而在我们众多的美术作品中,能够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作品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占优势的是那些不吸引人、不感染人、不鼓舞人的作品。比如:那些在画面上堆满了斑斑点点的土圪塔的作品,能够吸引人一看再看吗?那些单调的、无表情的、杂乱无章的作品,能够令人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20.
技术的发展与强大使新闻的各种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掘放大.从受众角度讲,网络新闻迅速、便捷,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使用需求.但事物具备两面性,网络新闻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达到了对受众主观意识进行无形侵犯的程度.近来,网络中出现的"搜索华尔兹"现象,使网络新闻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扭曲式的变化,尤其对受众意识的侵犯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