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为政》篇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的训释自汉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出现了两种绝然相反的观点:一说认为“其”字指代父母,此句应训为“儿女只担忧父母之疾”;一说认为“其”字指代儿女,此句应训为“父母只担忧儿女之疾”。前一说不符合先秦古文的语法规则,亦不符合孔子的孝道思想,而后一说才是此段话的本义。  相似文献   

2.
“拜而受之”句之“拜”,不是一般的拜谢,而是指周代的“拜手”、“空首”。“拜下”只指在堂下行再拜稽首之利。“再拜而送之”句之“再拜”,为再拜稽首的省称,其礼仪动作有自卑而尊人的文化内涵。“和”、“同”是春秋时期两个流行的哲学名词。孔子的“和同”观是:由中庸而致和,臻于和谐;乡愿或朋比则是一味附和。“父母唯其疾之忧”非谓父母忧子女疾病,而只能是子女忧父母疾病,此是省主语(子女)的单句形式作谓语,“其”代句首之“父母”。“鸣鼓而攻之”之“鸣鼓”,非喻指,乃实指击鼓诉罪。  相似文献   

3.
近读《论语》,又有所获,聊记数则于下: 一、“父母唯其疾之忧”语出《为政》篇,是孟武伯问孝于孔子,孔子回答他的话。这句话看来很简单,但历来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在于对“疾”字的理解不够恰当。对于“疾”,历来都以疾病为训,这样“其疾”便成了问题。这是指谁?是父母?是儿子?这两种解释都有,而且也都说出了道理。如以“其”是儿子的人说,“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  相似文献   

4.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是孝理论的开创者,第一次提出孝养和孝敬相结合的理论模式,成为我们进行"孝"文化研究的起始.当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为此,提倡孝道,尊老爱老,成为必然.我们借此从先哲关于孝道思想研究中获得启发,并从物质供养和精神慰籍、顺从不违背礼仪、父母唯其病之忧以及慎终思远这四种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思而不学,则殆"的"殆","攻乎异端"的"攻","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忍","起予者商也"的"起","父母唯其疾之忧","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辨明其正误,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6.
《孝经》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蕴含的孝道精神不仅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而且"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也依然适用。但是在《孝经》中,除去父母之孝,还包括君臣之孝,国家之孝,所谓"孝"之思想蕴含众多。  相似文献   

7.
劝孝     
《小学生》2007,(12):34-36
自古忠孝首当先,不孝父母理不端。树有根来水有源,父母恩重如泰山。父母恩情有千万,万分能表一二三。青发难数恩难算,昼夜侍奉报不完。父母年老多孝敬,儿孙想你看样板。父母有病多侍奉,子孝妻贤福无边。儿孙都要敬老年,和睦家庭进财源。父母年老多孝敬,胜过死后鼓乐喧。父母有病若不管,死后知孝后悔晚。春夏秋冬不停转,人生哪能净少年。  相似文献   

8.
当代语境中宜将孝文化和家文化纳入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大视野,回头重认中国传统文化之真价值,并充分接纳消融西方文化之真精神,将子女之孝延伸至成人之爱与成人之慈,将知慈伦、爱配偶、孝父母三者融会贯通,建构慈、爱、孝一体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自负盈亏     
人生的喜与忧,是因各种关系的得与失。 父母兄弟夫妇君臣主仆朋友六种伦理,是人与人的关系;屋子车子随身衣物挎包衣饰,是人与物的关系;居住地、办公地、常去玩乐或探亲之地,是人与地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暂时的。父母过世,关系就停止,只留下历史记录。其他关系,也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10.
李超 《辅导员》2011,(29):42
为了大力培育和弘扬敬老孝老文化,在全社会树立关心关爱老人的良好风尚,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左庄联合小学向全校师生发出"敬老孝老、把孝心献给父母"的倡议书。倡议书指出,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就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恭敬、真诚、孝顺父母。侍就是善体父母的辛劳去照顾父母,尽心尽力地  相似文献   

1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第一章第六句。“弟子”,泛指发蒙读书的小孩子。“入则孝”,指小孩启蒙读书学习的人生第一件事,即懂得孝顺父母。“出则弟”,指小孩为学的第二件事是要懂得尊敬兄长。“入”与“出”用法相同,“入”即入父母房间,“出”则出自己房间,分别代指面对父母与面对兄长。父母给了儿女生命,又教养儿女,所以儿女应善待父母以报其恩。故“孝”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12.
"孝"的词义源流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人类"孝"意识的起源、发展和成熟导致了"孝"最初意义的形成;"孝"字产生之初的本义为"善事父母";"孝"词义在后世逐渐引申出多个义项;我国当代的"孝"是对传统"孝"的辩证继承。  相似文献   

13.
高中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今在高中阶段出现的援交、自杀、不尊重师长等现象与我们只注重高考,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这一现象正相关。那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怎样从立足历史课堂,渗透德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发挥历史课堂的美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孝"文化的考点渗透。1.商代的"孝"。"孝"在甲骨文中原义为"奉先思孝"。"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吻合,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相似文献   

14.
"忧"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情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忧"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论语》中的"忧"分为"非仁者之忧"和"仁者之忧"。"非仁者之忧"是对自身财富性命等产生的忧虑;"仁者之忧"则是一种主动承担起的对"道"的责任感。非仁者终生困扰在个人的忧虑惊惧之中,而仁者则可以抵达一种"不忧"的境界,这种"不忧"是发而皆中节的七情之正,是以道义为乐的自足之心,是浑然与物同体的天地之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标的启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也有了调整。例如《屈原列传》在之前是整篇学习,而如今只保留了其中的这一段: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的"形上之思"源自其"忧生情怀",对个体生命和现实人生的深广忧患,促使他去思考人生苦痛之因和解脱途径:人生之苦痛源于"生活之欲",人生苦痛之解脱则在于艺术--审美.其理论资源为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本体论"和康德的"美的分析"."形上之思"作为王国维"忧生"诗学建构的中介而享有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孝心无价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一部将"孝"系统化、理论化的著作,《孝经》在不否认对父母敬养的同时又将"孝"作为圣贤之治和君子终身躬行的"至德要道";把孝作为道德的渊源、治化的纲领,以孝统德,教人以敬,教人以爱,使人人具有美善之心,最后达到天下和谐。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孝的思想并不简单,他认为在行孝的过程中,"隐"和"谏"同样重要,但是基于中国传统最注重血缘亲情伦理,所以"隐"还是第一位的.然而真正的做法不是一味的"隐",而是"有隐而谏".由于父母的离世,所以孝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父母在世之孝和父母去世后之孝.在这两个阶段,虽然会有些小的冲突,但是孔子都要求人们从真情实感出发做到真正的孝.  相似文献   

20.
孝敬父母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做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古训朗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古训释义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无论我们读多少经典,"孝义"二字都要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