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如何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学术界对民生新闻的定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普通人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不再满足"衣食住行"的安逸,需要"话语权"的回归,这就要求传媒夯建新的民生新  相似文献   

2.
改版后的《第一时间》新闻报道增加了对公共议题的讨论,跳出了市井新闻的漩涡,进行了电视深度报道的尝试,却在新媒体多向互动上落后。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第一时间》可以文化共同体塑造者、多向互动传播者、公共议题的讨论者定位自身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欧美债务危机,银行存贷利率,黄金价格走势,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过山车般的猪肉、秋菜价格……一系列经济领域中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百姓就业、钱袋子、菜篮子,因此有"经济是最大的民生"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大数据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创新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大数据、大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新闻报道;大数据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据说春节"为例;时于大数据分析的探讨:大数据与新闻的矛盾、信息共产主义还是信息霸权主义、数据源的开放;以及大数据研究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5.
肖燕雄  梁凯 《今传媒》2015,(4):8-10
“因事成制”是古代“因势成事”路径的具象化,也是“资相循诱”模型的升级版.事实不仅是法律变革的外在压力,也是法律革新的内在资源.在三个历史时间段上,“因事成制”被证明是我国新闻法制建设路径中的一个优良传统,而且是能够为未来提供启迪意义的一个传统.  相似文献   

6.
刘展 《青年记者》2015,(2):29-30
大数据时代,纷繁复杂的数据渗入到新闻信息之中,新闻可视化成为媒体报道方式转变新的探索,无论是纸媒、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都纷纷开始了新闻可视化的尝试。这种方式以数据分析为支撑,通过信息制图,将颇具深度的新闻内容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既尊重了时下用户轻量化的"浅"阅读体验,又彰显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具有"深"挖掘和"浅"呈现的双重性质。新闻可视化的二重性(一)"浅"呈现在信息高速膨胀的全媒体时代,读  相似文献   

7.
徐立军 《视听界》2013,(4):124-124
把受众分析提升到战略高度,值得国内同人借鉴。刚刚从西班牙回国,参加了KANTAR集团(全球第二大研究咨询集团,也是央视索福瑞的外方母公司)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全球受众峰会。今年峰会主题为"联接"(Connection),聚焦时下越来越醒目的一群人——C一代。这一代受众是由其媒介使用行为上的四C特征(Creation、Curation、Connection、Community)来界定的,而不是由传统而普泛的年龄、性别、城  相似文献   

8.
李源 《新闻前哨》2014,(10):36-38
媒体在市场化激烈竞争的态势中,新闻同质化问题日益明显。新闻同质化突出表现在新闻内容的千篇一律,极大地影响着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从文学理论中引入的"陌生化"理论,对于破解新闻同质化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与新闻报道中的"独家新闻"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如何有效的运用"陌生化"理论,可以从差异化报道、转化思维方式、培养知识复合型记者等方面着手。然而物极必反,过度强调"陌生化"理论,罔顾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规律,也会造成新闻失实等危害。  相似文献   

9.
建设性新闻是近年来西方新闻界新兴的一个学术理论,强调以一种积极的、正向的、建设性的话语视角切入,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正面回应和解决履行媒体的社会公共责任,从而为政府和公众的行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2008年,兼具学者和记者双重身份的海格拉普(Ulrich Haagerup)正式提出建设性新闻这一概念.概括来说,建设性新闻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报道方式上强调发现社会问题,同时强调提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公众权利.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兰 《编辑之友》2013,(1):6-10
大数据技术正在对今天的新闻业形成冲击,它在一定程度上将对现有的新闻生产的模式与机制产生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大数据技术渗透到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大数据技术重树新闻质量标杆,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升受众反馈的价值,大数据技术拓展用户分析广度与深度。在大数据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新闻业务将实现一些方向性调整,如趋势预测性新闻和数据驱动型深度报道分量的增加,数据呈现、分析与解读能力的提高,新闻生产中跨界合作的增强。  相似文献   

11.
12.
苏妍 《新闻世界》2020,(5):34-36
媒体融合现已步入"深水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新闻评论报道形式正在发生转变。主流媒体不断拓展在融媒领域的评论阵地,创新评论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手段,不断扩大主流声音的有效覆盖面,以期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融评",赋予了评论更多可能性。本文试以当下现有"融评"产品为线索,分析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突围之道,并试图为今后新闻评论更好的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21,(1):26-34
后真相时代新闻述真发生变异,给专业媒体带来巨大挑战。鉴于新闻作为"客体事实"转换成"新闻事实"的符号化过程,其本质是一种传播主体对事实世界的解读,本文引入费什的"解释社群论",将新闻述真的目标从提供绝对、完整的客体事实世界转向提供对事实世界进行解释的标准,进而根据"解释社群"所承担的提供"意义标准"任务及其对成员资格的限制性条件提出:专业化媒体扮演"解释社群"角色具有不可替代性;"解释社群"自身具有的动态特征使得未来新闻述真的重构将形成"专业媒体主导,多元力量协同"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曾维康 《今传媒》2010,(4):10-13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李彬教授应笔者之约,就其《中国新闻社会史》一书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该书的写作"其实是无心插柳"。2001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新闻界产生了一定冲击,特别是在新闻生产模式与生产机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新闻界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文学人类学派提出文化理论和方法论,将先于汉字的华夏文化作为大传统,神圣玉礼器为文化符号的原编码;将甲骨文以来的汉字书写视为华夏文明的文化再编码。依据此原理,重新认识中国文化需要从原编码探寻再编码的所以然。本文以《周礼》记录周代玉礼器"六器"说为虚假陈述,根据七千年来的玉礼器发生发展的实物情况,依据考古新发现的玉器实物重建新的"六器"演变谱系。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期刊已经走到一个历史的关口,其特征一是继续处于"弱势期刊群",二是猝然面临"‘疾病'高发期",其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服务"三农"既是农业期刊新时期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又是发展壮大难得的新契机.从全面优化选题、对农业发展起导航作用,"走出去"办刊、加强与农业部门及农业工作者的合作,为菜农服务、办支农惠农的实事等3个方面阐述农业期刊借助服务"三农"做大做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段晓敏 《新闻世界》2014,(11):15-17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悄然影响着我们周遭世界,各行各业甚至我们的思维都因它而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数据"版作为考察对象,探析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纸媒"数据新闻"在议题、形式、数据呈现、叙事四个方面的特点,并对它彰显的价值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进入了建设全面小康的新时期,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这一新变化做出阐释,分析了当前中央对媒体工作的意见,并指出:媒体应从国家大局出发,寻求新的立武之地。  相似文献   

20.
刊登在<工人日报>2007年11月23日一版上的消息<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是一篇舆论监督的佳作.它的主题重大,思想深刻,舆论导向正确.消息反映的是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171名矿工遇难两周年的祭日临近,事故责任人却一直未被处理这一重大事件.报道为百姓伸张正义.为民鼓与呼.报道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从写作上来说,这篇佳作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