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咬文嚼字》杂志1998年8期31页《冯玉祥“戒毒”?》一文在指出《北京晚报》去年7月8日11版《冯玉祥常德戒毒》这一标题将冯将军在常德进行禁毒和办戒毒所的事迹概括为“戒毒”之谬时说:“况且文中还提到冯将军的缉毒销烟之举,那么这个‘戒’字就更有失偏颇了。”这里的“有失偏颇”,所表的意思恰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有失”改为“失之”就对了。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1995年12期。评头品足”栏中《不说‘好喜欢’之类行不》一文,我觉得作者对“好喜欢”一类用语的批评言之过激,有失偏颇。其实,用“好”加形容词或动词一类的用语的使用在我们生活中由来以久,并不完全来自港  相似文献   

3.
凡是署名文章和文艺作品,均不允许一稿两投。可时下一稿两用的现象却屡屡见诸报刊。略举最近见到的几例: 例一,《法制日报》1988年8月25日一版和《新华日报》8月16日四版,均登载刘守海写的《陪审员两地书》; 例二,《新华日报》1988年8月17日四版和《江苏经济信息报》8月20日三版,分别刊登苏雄雄写的小说《“煮酒论英雄”》和《庆功酒》,标题虽异,内容完全相同; 例三,《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1988年8月23日一版,分别发表沈昌顺写的《为“泼‘冷水’度厂庆”鼓掌》和《厂庆为何泼“冷水”》。  相似文献   

4.
词语·词汇     
“词语”与“词汇”是两个很容易用错的词,报刊上经常把它们混同起来。下面是散见于报纸上的几个例子: (1)古人常用“行及奔马”这个词汇来形容善跑的人。(新华日报1983.1.23版《漫话我国古代的跑步》) (2)而这唯一的党委领导人,……不知道农业科学研究为何物,但却很会使用“党委决定怎样”和“这是对党委的态  相似文献   

5.
定语用错了     
“……我们党对离开四项基本原则的右的倾向,也及时地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地健康地道路向前发展。”(《新华日报》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一日第四版《清除精神污染要自觉》) 这个句子,有多处语病,最大的毛病是用“正确”和“健康”两个形容词同时充当“道路”这个名词的定语是不妥当的,既噜苏、累赘,又不符合逻辑。“正确”或“错误”可以修饰或限制“道路”,而“健康”或“虚弱”用来修饰或限制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5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46周年。在这两级革命战争年代,在山西及周边地区创办较早、影响较大的地方报纸——《新华日报》(太行版含华北版)、《晋绥日报》(含《抗战日报》)、《新华日报》(太岳版,含《太岳日报》)、《晋察冀日报》(含《抗敌报》)和新华社在山西分支机构的新闻工作者,同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并肩战斗,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在那充满血与火的战斗中,经常在丛山峻岭、平原田野和前  相似文献   

7.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新华日报一版右上角显著地位刊登《“马丁文章风波”得到妥善处理》的新闻后(以下简称“马丁新闻”),受到报社内外读者的好评。《羊城晚报》、贵州《文摘》报作了转载,还加了评论。许多读者指出.这是一篇值得一  相似文献   

8.
书讯     
陈浚编著的《华北敌后战旗——记新华日报(华北版)四年九个月的光辉历程》,已由太行新闻史学会印刷出版。本书以丰富翔实的材料,如实地记录了《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整个历程。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新华日报》的《通联往来》中,得知该报总编室为兴短文、刹长风作出了几条规定。我把这几条规定反复读读想想,深感这是砍向“长”风的三斧头。这次《新华日报》为刹长风抡起的三斧头有三个特点:一是兴“短”措施具体,可行性强。每日要闻版刊出的稿件要求达到20篇以上。每篇见报消息不超过600字,通讯不超过1200字;二、三版的信息性专栏用稿每篇控制在200字以内,各个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仔细地翻阅了《新华日报》,发现这张报纸一版短而好的头条新闻比过去增加了。其他同志也有同感,都说这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可喜的变化。笔者对《新华日报》今年4月15日头版头条《丹阳疏通多种渠道解决农民“卖难”》一文(下简称《丹阳》)略作归纳,似有四大特点:事实交代清楚,抓住实质问题,运用典型材料,说透一个道理。事实交待清楚。该文连标点在内仅有680字,但新闻五要素俱全。时  相似文献   

11.
今年《新闻战线》第1期发表袁建达的文章《“告记者”引出的反思》。读后想谈点不同看法。袁文首句说:“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这一论点(实际是袁文的主旨)有失偏颇。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记者不能告,记者怕人告。笔者大小也是个记者,曾多次写过批评报道,被人家按住穿“玻璃小鞋”,险些上法庭。但我却  相似文献   

12.
193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太行区的沁县后沟村创刊。报社除出版报纸以外,还出版一些图书,通过报社发行系统发行。《新华日报》(华北版)是华北敌后新闻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中期,我和李克简同志在一起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不长,同志间的战斗情谊却比解放后一起工作一二十年的同事还要深厚,我想是因为那时是我们一生经历中最艰险、困难的岁月。 1942年秋季,在太行山最激烈最残酷的五月反“扫荡”(在这次反“扫荡”战斗中,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左权将军英勇牺牲,我所在的《新华日报》“华北版”职工近四分之一牺牲)以后,我从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时实行“报”“社”合一,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也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采“访”通“讯”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中有“微型小说”。那么评论中有无“微型评论”呢?有——我认为新华日报的《细流集》专栏就是。这个颇受读者欢迎的栏目,自1985年9月1日由四版移至一版后,不  相似文献   

15.
新春伊始,翻开农历大年初一的《新华日报》,发现二版新辟“专业户列传”专栏,细读这第一篇“列传”,顿感春风扑面,快人耳目。“专业户列传”好,好者有三:  相似文献   

16.
七月十三日,新华日报一版头题刊载了一篇批评稿,主题为《扬州一贸易服务部竟然骗客上门》,肩题是“办展销弄虚作假,图赚钱不择手段”;还加了副题“扬州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新华日报选用批评稿作一版头题是不多见的,加之这篇稿子有代表性,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议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三月二十二日二版《广阔天地》专栏,刊登了我县大公乡业余通讯员王竹森同志采写的小通讯《婆媳栽下“团结树”》,这篇报道选材是新鲜的,但事实上却有很大出入。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第一版是“当家版”,它最能体现一张报纸的风格特点,处理起来相对而言也最为困难。“窥一斑(版)而知全豹(报)”这话虽有偏颇之嫌但也不无道理。 将《钱江晚报》和《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作比较,可以看出,三家晚报都具有同日报打“时间差”的优势,都准备面对各个年龄段各阶层的广大读者。因此,三家在新闻性、社会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的“催生”下,我国日益繁荣的报业将添一新成员——《服务导报》。这张明年元旦起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日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原《新华日报》农村版《致富报》改办的。该报  相似文献   

20.
我们写文章、讲话时,所举的事例必须和所要讲的问题相一致,也就是说论据必须和论点相一致,才合乎逻辑。《新华日报》1983年10月25日四版《八十年代》专栏中的一篇文章《“仕而优则学”》,论据和论点就不一致,文章逻辑混乱,缺乏说服力。这篇文章的论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