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轻松地将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理性思考.让课堂充满智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情境在数学课堂上开花、在学生的心灵中结果.课堂要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将学生真正带入一个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中,从而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他们成为“智慧者”.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而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并引导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给学生设计出良好的探索题材,使学生能在探索实践中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接纳,所掌握,而且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其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探互研”教学模式.是我校的教学特色之一。所谓“自探互研”.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互相合作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自探”.即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互研”即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生及师生问的互相合作研究.进行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追根究底、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因此,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最需要探索的课题.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探索规律是学生创造思维得以发展、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的重要途径.规律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猜想、归纳的过程.规律探索型中考题可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重要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规律问题的探讨,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下面就部分规律探索题进行归类和解析,以便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规律探索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内容之一,也是今后中考数学命题的一个方向,考查的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数字或字母规律探索型问题;二是几何图形中规律探索型问题.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规律探索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如何从问题中发现规律,而这个规律很多学生不容易找.下面笔者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好办法——构造函数求解法.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思维“自由”“放纵”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我在课堂教学中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9.
语教学应构建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载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中.有目的地进行创造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在语教学、学生的语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观察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思维的是活性、深刻性、独特性。思维训练不应是盲目的.而应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诱发学生开展探索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并注意把握问题的深度.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给学生多维互动性的交流空间.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的过程,体会整个探究的思维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新课标下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诱发他们开展探索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模式的界定 初中“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创造教育原则,选用创造教育方法.挖掘创造教育思维训练点.指导学生思维训练,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与创造能力:其主旨是引导学生主动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求、去探索.在寻求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在独立探索中成长。所以.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动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其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进而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学习数学的核心,而新课标所确立的理念是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思维,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学会探索问题,形成探索意识.运用探索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形成自觉的探索未知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探究活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索研究本质的活动,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这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活动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一、在课前预习中寻找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预习是指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只有深入预习,才能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培养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孥雪梅 《考试周刊》2012,(54):180-181
多样化情境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多感官去探索与解决问题。而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具有实战性和现实意义。创设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征知识的多样化情境.能够加深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不断探索.并进行知识迁移。作者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以激活理论课堂。  相似文献   

18.
探索题是近年中考数学中出现得比较多的题型,最能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复习中,教师要重视探索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切实提高数学成绩.一、读懂题目探索题的文字叙述一般比较长,学生一看到文字多就产生畏惧感,没有耐心将题读完.如果题中的式子比较多,甚至有些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学生心里就愈加发慌.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可运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人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与新课程改革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习能力的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研究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兴趣;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鼓励质疑问难,疑中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