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把“阿Q”读成“阿鬼”…… 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正传》的主人公取名叫“阿Q”呢?其第一章《序》里是这样解释的:阿Q不仅失掉了他与生俱来的姓,而且也搞不清楚他的名到底是叫“阿桂”还是“阿贵”,因为“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所以“只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说法,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却不那么认为。教师的“亮度”即使很大,能为那么多人“照亮”么?孔夫子有弟子三千,即使他是圣人,光焰无穷,估计也很难为那么多人“照亮”。且圣人终有死的一天,他死了之后,谁为那些弟子们“照亮”呢?还得学生们自己为自己“照亮”。  相似文献   

3.
杨雪芬 《小学生》2011,(4):50-51
记得有一次学期末考试,几个学生跑过来问我成绩,其中一个得了100分,而另一个只有97分,他淘气地说:“我下一次一定比你高。”旁边的同学却说:“如果人家下次一样考到100分,那么你怎样考得比他高?”他天真地回答到:“那我就考101分咯!”旁边的同学都笑着说:“傻瓜,怎么会有101分呢?”开始时我也只当个笑话听了就算了,没想到他还接着问:“老师,为什么没有101分?我要怎样才考到101分?”对于这个像笑话一样的问题我随便地答了一句:“下次再努力一点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除了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以及一定的语气外,还有助于文章的表情达意,鲁迅的《阿 Q 正传》当为一例.一、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1.有的标点符号有助于描写人物的神态。如《阿 Q 正传》中写到革命党进城后,阿 Q 也决定“投降”革命造反了。他拿块断砖敲开静修庵的门后.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又来什么事?’伊(指老尼姑——笔者)大吃一惊地说。‘革命了……你知道?’……阿 Q 说得很含糊。”阿 Q不像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知道砸龙牌、拿宣德炉,他到静修庵来革命,怎么革自己也弄不清楚,所以说得断断续续,含含糊糊.两处省略号便传神地表现了阿 Q 当时的神态。又如,阿 Q的“中兴”,引起了村人的惊异。堂倌、掌柜、酒客、路人都对他表现出一种疑而且敬的神态来。掌柜也与他攀谈“发财发财,  相似文献   

5.
冯媛媛 《都江学刊》2001,13(3):48-50
阿Q是一个“失去自我”的存在,这种“非我”性既表现在阿Q的“无名”状态下,也表现在他的“失语”状态中,“无名”与“失语”体现了阿Q的悲剧性存在和鲁迅先生独特的观照视角。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本质上是阿Q怨恨心态的外在表征。他通过虑幻的胜利来平衡内心,反抗欺压,其中潜藏着一种对自尊、平等的追求与维护。  相似文献   

6.
朱艳 《班主任》2014,(11):43-43
音乐课上,陈若愚不但自己做数学作业,还发动别的同学和他一起做。音乐老师制止时,他竟然反驳说:“你工作轻松,音乐课又不考试,学了有什么用?还不如做好主科作业,考试能多拿分。音乐太简单了,靠喉咙就行,我一首歌都不用学,照样是‘麦霸’。我有这个天赋,不需要再上课。”  相似文献   

7.
失窃以后     
有一次,富兰克林·罗斯福(曾任美国第32任总统)家中失窃,被偷去了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看来,伟人身上也有些“阿Q”式的成分,这种精神胜利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任何不利中都要看到好的一面。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你会怎么做?那么,在2003年第7期关于“如何面对逆境”中阿笨将期待你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大小说,多虚构。但我却不明白为什么赵太爷姓赵、赵司晨姓赵、赵白眼姓赵,甚至阿Q也曾经说他姓赵。我好怕,因为我也姓赵。2001年10月1日,我得到了这样一份遗嘱:赵氏子孙:余不日即死。余死不足惜,然所不能忘者,乃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借与阿Q之三十七枚铜钱(非余吝啬且看下文)。兹因阿Q畏于利率之计算冗杂,两方商讫:一日增一文。至今已一十三年。尔等务必收回,阿Q如死,追于其子孙。切切,务忘。黄纸黑字,清清楚楚,赵氏子孙责无旁贷。但我究竟是赵太爷的子孙,还是赵司晨的后裔,抑或是赵白眼的嫡传就不得而知了。至…  相似文献   

9.
别做傻瓜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如此优秀的他小时候却曾经被人看成是低能儿,周围的人们都拿他取笑。他们经常玩弄小吉米的恶作剧就是拿两枚硬币,一枚面值五分,一枚面值一角,让他随便挑一枚拿去买糖果。每次,小吉米总拿那枚五分的,围观的人就大声讥笑他,骂他笨蛋。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同情地问他:“你真的不知道那枚一角的硬币更值钱么?”小吉米慢吞吞地回答:“知道。可我要是拿了那枚一角的,以后他们再也不会找我玩这个游戏,那我买糖果的钱从哪来呢?”自作聪明的人反而被愚弄,究竟谁是真正的傻瓜?不与人…  相似文献   

10.
教师手记     
期终考试结束后,一位同学急急忙忙跑到办公室前报告说:“滨滨哭起来了,滨滨哭起来了!”我来到滨滨的身边关切地问:“怎么啦?哭什么?”“数学期终考试时,我把应用题中的‘终点’看成‘中点’,结果做错了,只考了95分。”滨滨吞吞吐吐地回答。“做错了又怎么样?”“拿不到100分,就逛不了公园。”原来,滨滨的爸爸向他承诺过:你考了100分,寒假里我带你去上海逛公园。在丰厚待遇的引诱下,滨滨在期终复习阶段表现得特别认真,不懂的地方主动问,做错的题目及时订正,95分的成绩是他数学史上的最高分。由于粗心大意,他做错了一道题…  相似文献   

11.
阿Q与QQ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阿Q是谁,不用我问。我也知道你玩过QQ。但是你不一定意识到,阿Q就在QQ上与我们朝夕相处。阿Q自尊又自负,他瞧不起未庄的居民,也鄙视城里人.连城里人油煎鱼头时直接加葱丝这一小细节都被他嗤笑。我们用QQ聊天,也是既自尊又自负。瞧不起刚入门的新手,连“886”就是“拜拜了”都不知道,没劲!瞧不起打字慢的聊天对象,直骂他们浪费时间;瞧不起没玩过游戏的好友,落后!……  相似文献   

12.
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活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肆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善于生疑,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如教学《死海不死》时,我出示题目后问道: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从题目处提出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提出: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海”,怎么又“不死”呢?“死海”的“死”指什么?“不死”又是指什么?层层疑问,激活了…  相似文献   

14.
阿Q死因探源     
读过《阿Q正传》的人无一不对阿Q最后的无辜被杀感到震惊,并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慨叹:精神胜利法真是害死人!但我以为,阿Q的死固然是由于光头老把总的诱供,也与他的懵懂无知、喜欢张扬的个性有关,若要说阿Q的死因就是精神胜利法,是缺乏根据的。  相似文献   

15.
娇羊 《师道》2003,(7):15
儿子期中考试的卷子拿回来了,说让家长签100字以上的意见。我仔细的看了一下成绩,基本上说还是有进步的,我表扬了他。不过孩子告诉我,班长没能参加考试,如果班长来考试的话,他的成绩会往后退一名。我很赞赏他的自知之明,又问他班长为什么没去考试,孩子说不知道,几天都没来了。于是我问:“是不是被怀疑有非典而被隔离了?”孩子说不太清楚。过了一会,孩子突然说:“如果班长得了非典那就不好了。”我诧异的问:“那谁得了非典就好呢?”“刘鹏啊。”儿子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为什么?”我不禁停下手中的事,我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在北京电视台4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阿Q的故事》中,各色人等均叫阿Q为“阿gui”,字幕上打出的也是“阿桂”,唯独假洋鬼子按英文字母读法叫他“阿克有”,阿Q的名字究竟应该怎么读?  相似文献   

17.
Sunshine     
“有你的一封信。”同桌说道,忽又诡谲地笑笑:“老实交待,是不是男友的信?”我有信?才开学一周,谁那么“想念”我?“老实交待!”同桌“凶凶”地喝道。“先让我看看嘛,否则我怎么知道是谁。”哼哼,先骗过信来再说。谁知她比我更“阴险”,只让我远远“欣赏”一下字体。不过这已足够,我知道是谁了:“我要知道寄信地址。”哼哼,其实我只想知道他去了哪个学校。“××外国语学院。”“好了,好了,把信拿过来。”我扬扬手上的粉笔擦。“哼,拿去就拿去。不就是封‘情书’吗!”她嘟嘟嘴。没有急着拆信,这是收到他来信的习惯。我的…  相似文献   

18.
“赶马车”     
提起我班的小朋友小A,幼儿园里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也没有一个不为他而摇头的。这个小朋友好动,不好静,容易兴奋,自控能力较差,往往为所欲为。记得有一天中午,我班小朋友都陆续走进寝室准备睡觉,只有他还独自站在楼梯上不肯上楼,于是我喊了一声:“小A进来睡觉呀!”他却对我说:“我不睡觉,我要到教室拿手帕。”我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他不是去拿手帕,而是想去拿玩具。烟为早晨检查时他根本就没有带手帕。)我便对他说:“等小朋友睡着了,我和你一起去好吗?”过了片刻,我便拉着他去拿“手帕”,到了教室拿完了“手帕”,…  相似文献   

19.
Q博士信箱     
您好!今天,我终于忍不住提起了笔给您写下这封信……从小到大,妈妈都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你看某某某,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你再看看自己排多少名?怎么这么不争气……再看某某某,才初二就考过了英语四级,你呢……还有某某某,一回到家就帮爸妈分担家务,你怎么这么懒……”每一天,妈妈都拿我跟“某某某”比,害得我越来越自卑。Q博士,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您觉得我应该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超越那么多个“某某某”呢?  相似文献   

20.
刘有斌 《现代语文》2006,(4):101-101
在《阿Q正传》第八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赵……赵家遭抢了!’小D气喘吁吁的说。阿Q的心怦怦的跳了。小D说了便走;阿Q却逃而又停的两三回。但他究竟是做过这路生意的人,格外胆大,于是蹩出路角,仔细的听,似乎有些嚷嚷,又仔细的看,似乎许多白盔白甲的人,络绎的将箱子抬出了,器具抬出了,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也抬出了,但是不分明,他还想上前,两只脚却没有动。”上段文字中两次出现了“似乎”一词,我在上课时就两个“似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阿Q听到‘似乎’有些嚷嚷,看到‘似乎许多白盔白甲的人’,那么阿Q究竟有没有听见‘嚷嚷’,有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