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新教材很多课文后都有片段写话练习,这些练习,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课内转向课外,由作者的生活经历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且厚实思想上的积淀,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反映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写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这其实就是作文训练,就是以阅读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创造。  相似文献   

2.
Trudy, an American girl, tried swimming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That was August 6, 1962. Her father had 1 her two things. One was nto pull her out of the water 2 she asked. The other was to give her a resports 3 if she made it.In gay(愉快的) spirits Trudy 4 out, swimming strongly. Athe swimmers started at 7∶09 in the morning. Her father and the trainwere 5 along in a boat beside her.At ten o蒺clock, rain began falling. At midday, Trudy trod(踩,踏…  相似文献   

3.
4.
“例证”是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运用例证法有两个要求,一是举例(即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服从并服务于观点,也就是通常说的举例恰当,以体现材料的典型性、材料与观点的统一性;二是对列举的事例要有精当的分析,以充分揭示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这前一个要求只可称之为“例”(举例),后一个要求才能算得上“证”(析例).眼下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写作的议论文,运用例证存在着有例无证以例代证的弊端,写成的议论文只是材料与观点的简单叠加,论证过程事实上只是材料与观点的生硬捏合.作者往往在选例上颇费心机,至于对论据材料的解剖分析就懒得花费气力了.其实,选取到典型的事实材料固然可喜,而善于紧扣观点对材料加以阐述分析,为观点和材料之间联缀起逻辑的纽带,对于充分发挥例证的论证功能,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质量来说则更为紧要.为此,了解并掌握析例的基本方法,是议论文写作重要的一环.逆向假设法 列举事例后,从反面或正面提出与事实材料相对的假设,并引申出与列举事实截然不同的结果,在客观事实与假设结论的正反、优劣、是非、成败等的对比中,说明观点的正确性.由于事实材料的性质不同,这种析例方法,又有正例反设、反  相似文献   

5.
在2010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场上,笔者发现不少不会论证的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严重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因此,这类作文也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想旧话重提,重新呼吁:例子是其次,重点在分析,只有重点分析的才称得上是论证,否则叫摘抄素材。而能言善辩是有玄机的,议论文分析例子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6.
例证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要用好它一般需把握住选例、叙例、析例三个环节 ,对此 ,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是析例 ,不知从何入手。这里以高中教材上的篇什为例 ,介绍几种常见的分析法 ,供参考 :一、评价式分析。就是评判事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为的价值、意义大小。如陶铸《崇高的理想》一文 ,简述“夏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 ;……文天祥 ,抗击元兵进攻 ;……孙中山 ,为了推翻清朝 ,奋斗了四十年……”等史实后 ,紧接着评价他们在“理想问题”上的境界。“所有这些人 ,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  相似文献   

7.
<正>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皆为新材料作文,绝大多数考生选择议论文的文体来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但在日常的作文批改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文体不明。既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结果"四不像"。2.结构不清。整篇文章没  相似文献   

8.
自从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文体不限)以来,许多同学习惯于写作记叙文,在文中抒写真情实感,充满诗意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仅仅局限于此是不够的,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能对周边的人和事发表看法,提出观点,更少不了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理性的见解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笔者作过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9.
自从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文体不限)以来,许多同学习惯于写作记叙文,在文中抒写真情实感,充满诗意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仅仅局限于此是不够的,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能对周边的人和事发表看法,提出观点,更少不了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理性的见解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曾绍华  欧社莲 《考试》2003,(5):28-29
Trudy,an American girl,tried swimming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That was August 6,1962.Her father had 1 her two things.One was notto pull her out of the water 2 she asked.The otherWas to give her a red sports 3 if she made it.  相似文献   

11.
议论文是常见的写作文体,可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并非论点不明确,材料不典型,而是不能很好地将材料与观点有机的统一起来,也就是处理不好例与析的关系,只是观点加材料,没有说理的环节或有而不当。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现就议论文的例与析以示例形式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一、点例剖析法。点例剖析法就是在简洁的叙述一个典型的事例材料后,紧扣观点进行精要的剖析论证的说理形式。例如在“求知与恒心”这个话题中的这段论述“……大家熟知的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得过16枚奖章,得到各种头衔107个…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经常会运用例证法,可在运用中常出现结论和材料脱节、例证不能充分说明观点、分析问题似是而非、部分语句游离论点、分析手法单一等毛病。为此,我们特借鉴有关资料设计了一次练习,希望能解决议论文写作中论证这一环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世春 《学语文》2010,(1):31-31
事实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喜欢列举典型事例来证明提出的论点。很多时候,虽然学生明确地提出了论点,列举了典型事例,但是观点却不能令人信服,原因何在9因为论证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需要通过分析,在需要证明的论点和事例之间搭建一座说理的桥梁,体现事例的价值,从而有力地支撑论点。那么,该如何分析事例呢?  相似文献   

14.
说理是议论文最显著的特征,议论文最突出的成功之处就是以"理"服人,处理好说理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因此,若想提高高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就要加强对学生议论文说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从加强学生对矛盾的分析研究、做好问题思维的拓展发散、打破思维定式、跳出思维怪圈、根据论据深入推敲、启发学生思考同一个论点等多种不同的说理方式入手,训练学生的议论文说理能力,以提升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书面语言的渗透训练,通过抄写练习、听写练习、听写故事、看图说话、训练写短文等,以此达到帮助低年级学生提升语言与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李军  陈若祥 《学语文》2014,(4):63-64
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中,议论文对于思维水平的要求最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五"表达交流"作文训练均为议论文写作训练,用三册书进行专项训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议论文的思维能力?我们在开展省级课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研究"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诸英 《成才之路》2009,(12):36-37
众所周知,学生写不好议论文原因之一是写作心理欠佳。写作时的消极心态,使得多数学生的写作过程跟主观情感活动相脱离。议论文写作趋向恶性循环:作文时被动、消极心态→作文质量劣化→教师评价降低→学生写作兴趣减弱→作文时被动、消极。如何优化写作心理?同行们见仁见智,各显神通,但我以为能产生“速效”的莫过于情景创设。它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写作成为一种自觉活动。下面结合实例,谈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议论文是高中学生写作需要掌握的一种文体,很多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论据,但总写不好议论文,为此很苦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有了米也未必就有美餐。议论文重在讲道理,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材料的积累只是第一步,还得学会对材料的叙述与分析。不少学生在使用事例论证时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叙例不当,文体走样;堆砌事例,有据无论;分析肤浅,不够深入;油水分离,脱离中心。这些失误的共同点在于不会紧扣中心论点处理论据,在叙例与析例方面缺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的常选文体。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发展,他们的思维理性逐渐强于感性,反映在作文中,思辨性逐渐增强,喜好写议论文。高考中选择议论文的约占70%。但是,一般高中生写的议论文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通病——肤浅,不严密。看问题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或事物的一个方面,不会深入分析事物形成的原因和事物的本质,观点也谈不上具有启发性,常常是点到为止;有时虽有分析,但分析得不全面,不严密,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