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课题组以全国10 330名中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自编调查问卷,从政治、经济、人生、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对疫情发生后中学生的价值观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为应对这一变化,中学生价值观教育可从身临"疫"境感悟抗疫精神、家校同育补齐道德教育、躬体力行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个体总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去感受和体验生活,根据自己内心的尺度来把握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采用《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现状和生活体验现状,中学生与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生活体验的差异,以及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生活体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生总体保持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最看重的品质前五位依次是“关爱”、“诚信”、“宽容”、“负责任”、“沟通”;中学生与大学生在某些消极的道德价值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2)中学生在生活体验方面选择“衣食无忧”、“平平常常”居多,“丰富多彩”居中,少数中学生选择了“空虚无聊”、“衣食困难”;中学生与大学生在生活体验方面不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但中学生更突出地体会到生活的平淡无奇;(3)中学生所持道德价值取向与其生活体验的关系大致呈现以下趋势:积极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的生活体验呈负相关,与积极的生活体验呈正相关;消极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生活体验呈正相关,与积极生活体验呈负相关。针对上述结论对目前教育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轨迹始终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学生的德育状况及水平又与学校德育工作与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学生健体成长的德育途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围绕着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着重从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活价值观等方面,对贵阳市中学生的德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从1994年7月开始,到1994年12月结束.发放调查问卷2242份,收回有效卷2189份.通过调查,可以看到贵阳市中学生的德育现状,其主流是好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且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下面就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性教育方式、自尊水平对青少年性价值观的影响。使用“父母性教养态度问卷”“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中的“性价值观分问卷”以及“Rosenberg中文版自尊量表”对重庆5所高级中学共9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性教养方式问卷各个维度同自尊总分以及性价值观分问卷的各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模型中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家庭性教育态度对青少年性价值观的影响机制,这表明家长需培养积极的性教育态度,创造轻松的沟通氛围,帮助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此外,未来研究需优化研究工具以及进一步探明自尊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768位大学生,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积极生命价值观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消极生命价值观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问题人群更多地持有消极生命价值观,正常人群更多地持有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结论: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6.
探讨沉浸感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网络游戏沉浸感问卷,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问卷,同伴网络游戏使用状况问卷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初一至高三140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网络游戏成瘾与沉浸感、认知偏差、同伴玩家比例呈显著正相关;沉浸感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认知偏差在沉浸感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中起部分中介作...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学校松-紧文化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选取云南省德宏州三所中学的808名中学生,利用学校松-紧文化量表、集体道德推脱量表、集体效能感量表、中学生欺凌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学校松-紧文化可以显著预测校园欺凌;(2)学校松-紧文化与集体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与集体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校园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等问卷对1 171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态度较积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感觉寻求的关系.采用网络成瘾、领悟社会支持、感觉寻求问卷对55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感觉寻求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存在负向预测作用,感觉寻求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支持和感觉寻求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