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海明 《青海教育》2007,(12):40-41
音乐素养是人的审美素养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无疑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学校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开发学生音乐潜能,培养学  相似文献   

2.
“管理育人”浅议王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是育人的场所。任何一所学校都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学校是一个整体,全校各方面的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都是一致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人员,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时时以教育者”的角色和姿态出现在校内校外的各...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内容的“三育人”活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三育人”问题的探讨也日趋活跃。但据了解和查阅有关资料,人们对“管理育人”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相对来说却重视不够,极少涉足,这不能不算一大遗憾。因此,本文仅仅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管理育人”进行粗略的、浅显的分析,祈求能起到拾遗浦漏,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注释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是学生预习复习课文的最好辅导材料。尢其文言文的注释,对帮助师生正确理解文意、词意、句意作用极大,我们切不可忽视注释。  相似文献   

5.
1 弹力的产生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引起它形变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叫弹力。 (2)产生的条件:一要有接触;二要有弹性形变(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字来给一个字注音。反切是怎样产生的呢?西汉以前还没有反切。当时的人遇到古书中难认的字,只能用“譬况假借”的方法来注音,换句话说,是采用同音字的方法来注音。这种直音法有很大的局限,因为有时找不到同音字,有时虽能找到同音字,但那些同音字却都是冷僻字,注了等于不注,于是,有了反切的发明。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中说:  相似文献   

7.
“闲愁”一词在古代诗词中频频出现,它具有深刻复杂的情感内涵,但男性诗人与女性诗人在情感表达上又各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阅历不同。诗人敏感的心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产生闲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浅说“儒”     
儒家何以以“儒”为称 ,需从字源上探究这“儒”字的含义。《说文》“柔也 ,术士之称”的说法 ,历为学者所宗。其所以谓为柔 ,是由于把其主构“需”与“”相混。这种混淆由来已久。实则两字各有其本义。“需”训须 ,“”训柔。而“儒”取“需”义 ,即迟滞、流连、等待。《说文》“术士之称”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而所谓“术”,乃指道术。“术士”乃从事探求大道的人 ,即学者。儒家是探求大道的学者一派。“儒”作为学者之义至战国始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这里说的“崇外”,崇拜外来文化是也。近几年,在我们之中,崇拜外来文化竟然成风。在几百年前,中国人是很“自信”的。据说有一位皇帝为不断接纳外国使节而不耐烦,说:“今天来一个英国,明天又是葡萄牙,后天大概是荷兰了吧!天底下哪能有那么多国家?多半都是一个国家吧。今天取这名,明天再换个名目,唬弄我大清帝国!”由此可见,我国封建王朝自我封锁到如此地步,无怪乎有“天大地大,我大清王朝最大”的论调。在他们的心中,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别的都是“蛮夷”,不屑一争,更谈不上学习他们的文化了。“矫枉就要过正”!如今竟然刮起了一阵崇外大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霸王”一词广泛流行,产生出许多新组合,其中有3种类型较为典型。对3种类型的新组合进行语义结构上的分析和新旧义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了“霸王”的语义流变轨迹和发现“霸王”新组合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闲房"是一个古今常用词,在历史文献中有"静室"和"空闲的房间"两常见义。文章结合其历代使用情况,认为"闲房"的"空闲的房间"义是由"静室"义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12.
《木兰诗》里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等句中,“十二”这一数字表示多数,是一个约数,但非确指。那么,“十二”表多数见于何处呢? 《左传·哀公七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为什么古人把  相似文献   

13.
浅说“得”     
“得”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但使用广泛,词性较活,而且有多种读音。因此,要确切地解释它在句中的含意,咬准读音,就必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仔细辨别,掌握规律。一、作动词,充当谓语。 (1)他们得了老奶奶的金子跑到城里去住·一(《一幅壮锦》) (2)……得了比往年更坏的兆头。(《果米》) (3)我们大队有个两  相似文献   

14.
近来,“知识经济”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社会生活之中。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如何出现的?知识经济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应如何迎接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呢?  相似文献   

15.
高金萍  贾登炜 《中国教师》2010,(Z1):250-251
<正>"对话"是现代课程重要的主题词,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语文新课程目标的一部分,是评说语文教学的一个尺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文本对话必将成为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堂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实施这一理念,必须得真正理解和把握"对话"。  相似文献   

16.
17.
“六书”,这是指汉字的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和转注、假借两种用字的方法。关于六书的解释,古今异说颇多。现在以汉朝许慎的说法为依据,参考清代段玉裁、王贯山诸家的解释,分别说明于下:  相似文献   

18.
汉字,基本属表意文字,一个字往往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但,其中(特别是古汉语中)也有些字,存在着多音的现象,并且由于读音的不同,这个字(词)所包含的意义也就有所不同。所谓“变一声,即易一义”(明袁子让《字学元元》)就是指的此种情况说的。这种一字多肯的现象,过去人们称之为“字音异读”、“别义异读”、“音随义转”或“破读”。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见使用“悠着”的例子渐趋增多。试看: 1.“爸爸,你开车还是慢着点吧,要不然要被罚钱还危险。”对于女儿的“教诲”,王先生连忙向女儿保证,以后开车悠着点。(《绍兴晚报》2007年6月9日)  相似文献   

20.
对大多数人来说,湿地是一个十分生疏的概念,只是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媒体开始介绍湿地。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注意到湿地,古人将常年积水的沼泽地或浅湖称为沮泽,将季节性积水或过湿的沼泽化地带称为沮沼,将滨海沼泽或盐沼称为斥泽。“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nd,该词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即wet和land。wet是潮湿的意思,land是土地,所以“湿地”一词的中文译名是准确的。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