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珺 《新课程研究》2010,(2):165-167
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但目前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普遍较差,这与口语能力不强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从分析中职学生口语能力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增设普通话培训测试课程、借助文学沙龙强化朗读训练”的口语训练途径。同时,提出了运用“强调会读,强化朗读、引导说话”的口语训练方法,以达到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有效朗读可以帮助聋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强化口语能力,提高语言水平。由于教师和学生双重因素的影响,造成聋校朗读教学有效性缺失。加强朗读训练,增强朗读实效,提高聋生朗读能力是聋校朗读训练的恒定追求。  相似文献   

3.
张丽琴 《福建教育》2022,(35):42-43
教师应立足教材语用训练特点,从口语训练、朗读训练、提取信息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强化学生语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学生口语水平较低,因此,要通过朗读训练加强自身口语水平,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朗读训练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加强朗读训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记忆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和口语表达以及作文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最佳的朗读效果需要情感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教师口语"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展教师口语课的训练应该在扎实练好普通话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训练、掌握不同学科教师口语的表达技巧,进行有效的态势语训练以及加强社会交际实践活动,强化口语的运用和巩固.  相似文献   

7.
就目前情况来看,师范院校学生来源地区广,方言特征复杂,正音具有一定难度。为了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强化《普通话》课的学习和训练。《普通话》课的核心是搞好练习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口语训练过程分成读──讲──说三个阶段,依据三个训练阶段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训练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类型。 一、“朗读”训练阶段练习设计 当学生刚开始说普通话时,教师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而应从语言基础抓起。朗读比较适合于学生的初级训练。朗读训练过程中,强调音节的准确度,也就是声韵调各构成要素的准确度。练…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加强朗读训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记忆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和口语表达以及作文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最佳的朗读效果需要情感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推广普通话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语文素质。而朗读是口语训练的最好形式,朗读合适的素材可以使口语受到严格训练,得到全面提高。基于此,文章从声母发音训练、音变练习及声调练习这三个角度全面构建了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的素材及联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英语口语体现了语言的交流功能,也制约着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小学阶段正是英语学习的奠基时期,也是口语训练的开端,在这个时期加强口语训练、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复述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口语训练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说话能力是青少年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其构成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主要是思维阶段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转换阶段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表达阶段运用语音语体等的能力.培养说话能力应坚持激发兴趣、鼓励为主、循序渐进、贴近生活的原则.培养说话能力要分口语基本技能训练、书面语转化为口语训练、创造性口语训练三个阶段进行.培养说话能力还必须选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可通过专门的说话训练、结合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课外活动来培养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不外乎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逐步培养英语语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任何语言的学习,关键在于口语和阅读能力的突破.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具体来说,我觉得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强化英语的朗读和背诵,提升学生英语语感和应用能力目前,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还大多停留在哑巴英语的阶段,多数小学生,能熟练地完成所学的英语语法知识,可是一旦让他读出来,往往就会面露羞色、吱吱呜呜.这里面就显现出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片面地注重英语语法训练,而不重视口语能力训练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正>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训练语言能力的基本技能。朗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中学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训练。朗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能更加有效地强化记忆及语言知识的积累;朗读能培养语感;因此,朗读是学好英语并能运用于实际交流的好方法。1.朗读有助于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英语界著名前辈范存中先生说:"假使我能从头学起,我一定不怕麻烦,首先把基本的语音语调学好。"  相似文献   

14.
金霞玲 《考试周刊》2012,(49):89-90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强化口语教学意识,促进口语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激发口语兴趣;充分利用情景、语境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强英语口语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当今学生口语较弱的现象,提出了要加强中学生的朗读训练以提高口语,且从理论上论证了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设中学“初级阶段朗读训练”和“中高级阶段朗读训练”两种模式。并就这种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口语训练对于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语文口语训练,学生可以有效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思维的灵敏性、严密性、灵活性等,同时也可以养成学生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本文就语文口语训练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经验策略。一、通过朗读手段开展语文口语训练朗读是训练语感的基础,是听与说的有效结合。朗读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朗读活动不仅对阅读有辅助作用,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理解的能力。所以在明确朗读活动必要性的前提下,教师要进一步探究朗读活动有效开展策略,通过组织放读,导读,范读以及情境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朗读活动的效果,进而实现学生朗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新课标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是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培养学生说规范话的能力 ;二是复述课文训练 ,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整理、综合、记忆的思维能力 ;三是开展课堂讨论 ,培养学生敢说的能力 ;四是重视看图说话和口头作文  相似文献   

19.
朗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朗读对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的提高以及语感的培养有着显而易见的功效。文章针对当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朗读教学和训练应该纳入中高级阶段留学生语音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并探讨了朗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玉英 《现代教育科学》2012,(4):149-150,66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强化朗读训练,使中职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