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6次试跳成绩、成功率、助跑速度变化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25岁是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表现最佳竞技能力的成熟期;及格赛成绩达到个人最佳成绩的97.03%;决赛成绩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98.23%。前3跳是决赛阶段出现最佳成绩的关键,其中第2跳尤为突出。第2、6跳的成功率最高,达到了100%;其次是第3、5跳的成功率为87.5%。前3名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达到8.8m/s以上,助跑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影响着运动员的试跳成功率,也影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与释放。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1999年第4期刊登了《跳高比赛中“免跳”的使用技巧》一文。文中个别内容与1998年田径竞赛规则的有关条款精神相违背,出现了错误。为了能及时地给予纠正,特刊登田径国家级裁判员蔡利新同志撰写的《跳高规则中的“免跳”与名次》一文,以示更正。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1998年田径竞赛规则》中第171条7:“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1次或第2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度上继续试跳。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免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1名成绩相等的情况。”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经…  相似文献   

3.
对第11届全运会和第29届奥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6次试跳成绩、成功率、助跑速度变化特征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有显著差异(P<0.01),最佳竞技能力的成熟期分别在20~25岁与24.5~32.5岁;运动员在决赛中竞技能力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前3跳与后3跳的成功率方面,我国运动员的表现均高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中外运动员在前后3跳出现最佳成绩竞技特征表现为"先扬后抑",其中第2跳次是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跳次;在助跑速度上,中外运动员前3跳次的平均速度均高于后3个跳次,前3跳的最佳成绩也好于后3跳。  相似文献   

4.
对田径高度项目成绩相等录取名次的建议矫纪庆,王春留1992年田径竞赛规则第146条第二节跳高及撑竿跳高项目中规定:“(a)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b)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相似文献   

5.
一、比赛情况第五届全运会男、女跳远决赛是在紧张、激烈竞争的气氛中进行。男子第2至第6名水平非常接近,成绩仅差5厘米。女子第1名和第2名、第4名和第5名,第6名和第7、8名之间实力相当,难分伯仲。比赛结果,男、女前八名的平均成绩均超过第四届全运会(表)。女子提高的幅度更大,提高了26厘米。前八名全部跳出6米,平均成绩为6.25米。从本届运动会比赛情况来看,女子跳远表现出较强的实力,广东运动员黄东活在4次有效的试跳中,全部超过6.44米,平均成绩为6.58米。廖文芬在6次试跳中也有4次超出6.44米,打破了十几年来女子跳远停滞不前的局面。这充分说明女子跳远有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6.
在跳远比赛中,每个进入决赛的运动员都有六次试跳机会,而每一次试跳成绩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最后名次的确定。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想获得好成绩,除了把握住每次试跳的技术动作外,还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状态。在“六运会”跳远比赛中,笔者对男、女各前八名运动员的有关技术情况作了  相似文献   

7.
赛前准备活动是影响中长跑运动成绩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然而这一因素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为提高我校中长跑运动成绩,本人对中长跑赛前准备活动进行了两年的研究,通过设计准备活动的内容、量与强度,并对其进行实验与对比,得出了最佳准备活动对提高中长跑成绩具有显著性作用的结论,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28年~2008年共17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各跳成绩、试跳情况与免跳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力求揭示世界最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跳远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研究表明:(1)奥运会男子跳远比赛最佳成绩跳次分布特征为:前三跳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高;除第六跳外,后三跳其余跳次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不高。(2)免跳分布特征为:89.3%的免跳分布于后三跳,10.7%的免跳分布于前三跳;冠军选手的免跳申请占总免跳申请的50.0%,且免跳申请集中分布在后三跳。(3)试跳成功率、犯规率分布特征为:前三跳成功率高于后三跳;犯规率反之。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田径运动在世界上是第一流的;但是有许多运动员不能在重大比赛中反应岀本人的最佳成绩,出成绩的时间不是过早,就是过晚,因此往往都是在小比赛中创造出本人的最好成绩。为此,美国的教练员们通过对东德运动员的了解得知:他们在重要比赛前的训练安  相似文献   

10.
跳高项目的考核一般采用分组或集体考核的形式,允许学生每个高度试跳三次,最后记录学生的最好成绩。由于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到测验结束要升调横杆十几次,很多学生一节课要跳二、三十次,只有失败的学生有成绩,而成绩好的学生虽然有了成绩,却没有最好成绩,还需要继续测验;再测验时如果从原来高度开始测验,学生又未必能过杆,往往既费时、又费力,因此,如何快捷地测验跳高成绩,成了师生关注的重要内容。   笔者在测验学生的跳高成绩时采用了一种快捷方式:“掐头去尾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且有效地提高了测验效率,具体…  相似文献   

11.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三级跳远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三级跳远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男女冠军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相对稳定在一定区间;6轮次试跳成功率总体趋势是逐渐降低,前3轮成功率相对高于后3轮,男运动员下降得更为明显,男运动员的成功率在第1轮出现高峰,女运动员的成功率则在第2轮和第6轮出现高峰;男、女运动员在6个轮次中最优成绩的频数没有明显差异,但男、女前3名运动员的最优成绩多数是在后3轮创造的;三级跳远项目有效成绩的稳定性总体较好,但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参赛环境的变化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跳远比赛中,起跳是关键技术,踏板的准确性决定着运动员试跳的成绩,影响起跳的因素很多,其中踏跳的准确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据有关青少年比赛资料统计,在比赛中试跳犯规或不上板的情况占试跳次数的60%左右,还有运动员前三轮试跳失败而被淘汰,这说明在青少年的训练中,对助跑速度与踏板衔接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技术重视不够;为了提高青少年跳远训练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我省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准确性的研究,来探研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爱德华兹三级跳远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一组技术图片,是爱德华兹 在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进行第六次试跳时所拍摄的。他获得了银牌,成绩是17.69米。虽然爱德华兹的这次试跳并不是他的最佳成绩,但在这组图片中却显现出了爱德华兹典型的技术特征,正是这一技术特征,使他与其他三级跳远运动员与众不同。 三级跳远技术的关键,就是如何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以及尽量保持水平速度并达到最大的远度。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是通过助跑来实现的,而保持水平速度取决于三级跳远各跳的着地技术。爱德华兹典型的技术特征,就是获得了最大的水平速度以及在后来的三跳中尽量保持了水平速度。  相似文献   

14.
田径高度项目比赛试跳次数多,时间长,运动员体力消耗大,影响成绩的发挥;起跳高度过高提升幅度大,不能真实反映每个运动员的水平,兼项请假不易掌握,轮次概念认识不一致。高度项目比赛有必要减少试跳次数,提出了减少试跳次数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多年的跳跃比赛裁判工作中发现不少问题,现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关于远度项目比赛裁判中的问题 (一)关于组织丈量步点的问题在正式试跳之前,每个运动员都急于把自己的助跑步点丈量准确。特别是在基层的青少年比赛中,由于人数较多,丈量步点往往比较混乱,造成运动员的心理紧张。有些人,由于在正式试跳之前没能量好步点,严重地影响了比赛成绩。为此,在远度项目比赛中,应该把丈量步点的时间安排出来,由裁判员组织运动员丈量,使每个运动员的机会均等。在运动员丈  相似文献   

16.
自1967年倪志钦以2.29米的成绩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以来,我国男子跳高多年停滞不前,前几年最好成绩一直在2.16至2.20米之间徘徊(注一)。从现有资料来看,起跳距的不合理变化是成绩徘徊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几年我国男子跳高成绩最好的崔红军与詹永安,起跳距的变化幅度较大,与跳高成绩的关系见表1。在调查的三次全国性运动会中,崔从2.18至2.07米,成绩变化为-0.11米,而起跳距的变化从0.70至1.00米,变化幅度为 30公分。詹从2.17至2.10米,成绩变化为-0.07米,而起跳距从0.55至0.90米,变化幅度为 35公分。崔1979年在杭州赛区比赛时,7次试跳平均起跳距为94.1公分,比1977年时的平均起跳距增大24.1公分。詹在1979年京津沪对抗赛中五次试跳的平均起跳距为83公分,比1978年增大26.7公分。在同样的三次运动会上,女子跳高运动员叶佩素成绩从1.72升至1.83米,而起跳距从0.62至0.55米。其他成绩提高的女子运动员,起跳距都基本稳定或只稍有改变。从男女对照可说明,以原最好成绩的起跳距为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3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2~33岁是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展示最佳竞技能力的成熟期,及格赛成绩平均比值约为97.03%。决赛成绩均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平均比值约99.8%。第2、3跳是决赛阶段出现最佳成绩的关键跳次,第2跳成功率最高,达100%;其次是第1跳的成功率也达到75%;第3、4跳次的成功率相等。前3名运动员中有两人的助跑速度达到8.16m/s以上,后3跳的成功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幽默漫画     
第3届奥运会,撑杆跳高的过杆动作五花八门,最不成体统的是轮到日本选手富达依试跳时的动作。只见他从容不迫地走到横杆前,将撑杆一端深深插入沙堆,然后爬上顶端一越而过,弄得裁判不知所措,观众目瞪口呆、虽然他的成绩最好,但是还是被取消了成绩,以至于后来做出规定“撑杆不是爬杆”。  相似文献   

19.
一、要有坚实的短跑能力和良好的助跑节奏跳远项目的难点是在高速状态下积极而准确地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助跑的速度与跳远成绩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速度训练是跳远训练中的重点。短跑能力强的运动员其每次试跳的速度较为稳定,每次试跳中相应每步的步长也较为稳定,从而能...  相似文献   

20.
耐久跑考核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所以一般教师均喜欢采用报时的方法,将成绩先告诉本人或旁边的同学帮助记忆,最后教师听取汇报,记录学生考核成绩。这样的报时法很容易出现人为的(虚报)和无意的(忘记或记错)差错。我在多年来的考核中采用名次记录法,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