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桦 《家长》2007,(Z2)
女儿7岁,上小学一年级。由于女儿班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较多,我常害怕她受欺负,总惦记着给她转学。一天晚上,女儿洗脸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2.
女儿出生后,一直是我边工作边照看。女儿很安静,我备课的时候给她一本色彩鲜艳的漫画书,她能从头到尾看得津津有味。女儿牙牙学语那会儿,我就给她看带一行字的漫画书。只要我有空,就领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女儿就跟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女儿已经能看带拼音的童话书了。  相似文献   

3.
和朋友聊天,聊起她女儿学舞蹈的事情。她说女儿6周岁时开始学舞蹈,对舞蹈充满热情。看到女儿对舞蹈的热爱,她就萌生了要将女儿往艺术道路上引导的想法。于是,为了激励女儿练习舞蹈基本功,她就提出让女儿每天练30分钟的基本功,给十元零花钱的奖励。一开始,她发现女儿练功动力十足,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她却发现女儿失去了兴趣。即使她提出将零花钱涨到二十元,女儿也无动于衷。这让她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4.
Jokes and Humour     
幸运的母亲 一位年轻的母亲认为,世界上还有许多受饥饿的人,浪费食物真不应该。有天晚上,在安排幼小的女儿睡觉之前,她给女儿喂夜宵。她先给她一片新鲜的黑面包和黄油。但孩子说她不喜欢这样吃。她还要一些果酱涂在面包上。  相似文献   

5.
思想教育课     
妈妈想给女儿上一堂思想教育课,在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她给女儿一枚25美分的硬币和一张1美元的钞票。  相似文献   

6.
祺卓 《家长》2010,(10):12-14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之前,我和丈夫很少给她零花钱,因为她的吃穿用我们都精心安排好了。可自从女儿升入三年级,总嚷嚷着找我们要零花钱,还说别的同学都有,就她没有。我们开始没答应,但女儿说她们班的姗姗请她吃了两次汉堡包了,她却因为没钱而不能回请。我和丈夫一合计,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女儿在同学面前失礼。可我们也不知道该给她多少零花钱合适,就给了她60元,嘱咐她先回请姗姗,剩下的钱用来接个短儿。女儿欢天喜地地拿着钱走了。第二个月女儿又找我们要钱,我们想,既然已经开了头儿,那就每月给她60元吧。  相似文献   

7.
教女拍球     
女儿欢欢上幼儿园中班了。老师要求每位家长给孩子买一个皮球。我给女儿买了一个,而后每天晚上督促女儿拍球。刚开始时,女儿不会拍球,我教她练,但她总是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8.
几周前,我在健身俱乐部附近碰见一位母亲,当时她正和妥儿走在一起。整个暑假我经常看见她和11岁的女儿在一起。当女儿上游泳课时,她就在一旁仔细盯着,确保她女儿是否在集中精力上课。有时候我也会看见她们两个一起吃午餐或是买小吃。即使我看见这位母亲独自一人时,她也是在给女儿买裙子。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11,(1):58-58
女儿今年上五年级了。从小到大,只要她表现良好,我们都会给她一些物质奖励,无论物品是大是小,总之不会让她的需求落空。但是现在女儿表现出的“物欲”非常强烈,看上的东西不给买就非常不高兴,并且还跟我们“核账”,比如哪次她考好了,我们说给她莱件奖品,结栗却买了另外一件等等。  相似文献   

10.
郝奇志 《家长》2009,(4):9-10
记得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我跟她谈起我小的时候爬墙的事儿,女儿听得十分着迷。看着她那好奇的表情,我问她:“你爬过墙吗?”女儿摇摇头。爬墙头,用自己的智慧跨越别人设置的障碍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啊,不成,得给她补上这课。转天晚上我便亲自出马带着女儿去爬墙。其实我家那个院墙很好爬,都是铸铁的花篱笆,手上的抠手儿和脚下的蹬头儿很好找。当我把她领到围墙边时,想当然地认为女儿很快就会爬这个东西了,只是过去没有胆量,或是没有想到罢了。谁知她面对这样一个很容易爬的围墙竟然束手无策。我怎么给她讲,  相似文献   

11.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寡妇形象。王葡萄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见证了一段段不安的历史。但在风雨飘摇的历史动荡中,她本着快乐的初心以生命的原始姿态活着;在分不清谁对谁错的年代,她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令人感动;在母性情怀驱动下她对男人们的救赎,使她成为一个传奇。一个王葡萄使得《第九个寡妇》具有了普世情怀,充满了人性、人道主义的深度与广度,并成就了其在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2.
赛珍珠拥有多重身份:她是父母不幸婚姻的见证者,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是智障儿童的母亲,是通晓中西文化却不被任何一方所接受的文化边缘人。这种多重身份无不例外的将赛珍珠置于一个令人尴尬的边缘人状态。作为一个边缘人,她关心同样处在社会边缘地位的人们———女人、儿童和包括中国、日本等在内的处于弱势地位的亚洲国家的人们。女性文学作品的创作,寄予了她对女性的同情与期望;儿童文学的创作,表明她对儿童的关心与厚爱;东西文化交流题材的写作,折射出她对中西文化平等对话的渴望。一切为了边缘人,为了边缘人的一切,是赛珍珠文学创作动因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卡尔  佚名译 《高中生》2012,(11):63-63
琳达是一个好女孩,但她上学经常迟到。 一天.琳达又迟到了。她的老师克拉克先生生气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通知你爸爸。”琳达不想他那么做,因为她爸爸对她要求很严格。  相似文献   

14.
杨荫榆年少时遭遇了一场不幸的婚姻。她的大胆抗婚将这个可能是一生的悲剧化为了短暂的闹剧。挣脱了婚枷姻锁之后,杨荫榆从此不再婚嫁,而是一反妇道走上了读书、留学、从事教育的道路。她在留学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教育事业上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38年1月1日,她为保护同胞,孤怀斥敌,最终惨遭日军杀害。  相似文献   

15.
Nelly and her children live in Queensland, Australia. When it came time for her second youngest son to start school, Nelly was not prepared for the difficulty that she had enrolling him at the school of her choice. In spite of her son's disability, Nelly thought that it was natural that he would go to his local school with his sister.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she expected this, given the legal and policy endorse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hat exists in the Queensland education system. What unfolded in Nelly's life as she pursued this enrolment is the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This is the story of a mother who believed in and hoped for inclusive schooling for her son but who found herself caught in a series of events and experiences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the decision to transfer him into a special school. This is also the story of how, disillusioned and regretful, she went on to undo that decision. Told primarily in Nelly's own words, this narrative provides a deep insight into one mother's efforts to exercise her parental authority, the difficulties she encountered in trying to do so,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her son.  相似文献   

16.
也论尤三姐     
尤三姐是一个反封建的叛逆者的典型.她出自小巷寒门,虽寄人篱下,而绝不屈从于纨绔子弟的淫威,并主动出击,以其特殊方式进行反抗.她公然背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理直气壮地提出自主择夫的主张,明确把爱情置于权势、金钱和门第之上.当她的爱情理想遭到封建势力的扼杀时,她以死进行抗争,表明了她的纯洁高尚,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炽烈和执著.她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相似文献   

17.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格莱克丝看到火车站里有一男一女在用手语比划着什么。 她注意到女的在向男的问路,男的回答说他不知道。格莱克丝在读大学时做过三l’年的义工,还在聋哑学校工作过,在那里学会了手语,并且能熟练运用。于是她为女的指了路。上火车前,格莱克丝给二人留下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  相似文献   

18.
不收费     
小月 《英语沙龙》2009,(11):58-59
一天晚上,妈妈正在厨房里做晚饭,小男孩来到她跟前,递给她一张他写的字条。他妈妈在围裙上擦干了手,看起字条来,字条上写着:  相似文献   

19.
I don't think that the late Dr Ruth Wong has really left us. Physically, yes. But, in spirit, she is very much with us, in the sense that many of us are still guided by some of her seminal ideas. Unfortunately, many of her ideas could not be implemented during her lifetime, for she was too far ahead of her time, but, with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it might yet be possible to advance some of her valuable id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