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梨花白 《求学》2023,(2):20-23
<正>2022年5月19日,南京工业大学率先迎来办学120周年;5月20日、6月6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分别迎来120周年华诞;接下来,陆续迎来120岁生日的还有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江苏的高校,一所接一所,相继校庆。梳理相关高校的校史可以发现,江苏高教版图内有个知名的“9校圈”,它们分别代指以南京大学为首的9所著名大学,其历史也常被称为“9校同源”。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上,荷兰高等教育声誉颇高,其高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科学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育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行业的工作作准备:另一类是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和科学研究能力。荷兰应用科学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相互合作,也希望与中国高校在学术研究、人员流动、联合培养、企业实习及校友会等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2012年6月25日,首届中荷高等教育论坛在荷兰鹿特丹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来自中荷高等教育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就“校企合作模式”和“中荷高等院校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文章系荷兰前副总理、荷兰应用科学大学协会主席汤,德,格拉夫(Thom de Graaf)在中荷论坛上的主旨发言,由本刊特约译者、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欧洲事务部周立东翻译,本刊主编熊建辉和中国教育交流协会欧洲事务部金雷审校,标题系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探讨惠州大学发展方向的基点出发,提出了瞄准示范目标,增创办学特色的办学思路,并就这一思路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论证了国家教委实施建设示范性区域高校的可能性。二、浅述了示范性区域高校的内涵。三、阐明了瞄准这一目标的作用。四、分析了惠州大学创建示范性区域高校的良好条件。五、提出了迈向示范性区域高校的相关对策。论文从一个侧面对惠州大学开展“九五”规划研讨,提出了笔者的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4.
湖南商学院从2004年开始与荷兰萨克逊大学、爱尔兰格里菲斯大学分别合作培养市场营销、会计学本科生.在四年的办学过程中,该校成功地引进了国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被荷兰和爱尔兰的官方及高校誉为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的典范.同时,也对促进该校自身的发展起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湖南商学院从2004年开始与荷兰萨克逊大学、爱尔兰格里菲斯大学分别合作培养市场营销、会计学本科生。在四年的办学过程中,该校成功地引进了国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被荷兰和爱尔兰的官方及高校誉为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的典范。同时,也对促进该校自身的发展起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7月11日,来自荷兰莱顿大学、鹿特丹应用科技大学、特文特大学、汉恩应用科技大学等四所应用性大学的高校培训团一行七人抵达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为相关专业教师举办新一轮的荷兰能力本位教育(CBE)课程研讨培训,七位专家分别从“绿领工作”新概念、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命题进行了精彩阐释。这是自2006年与莱顿大学开启合作以来,...  相似文献   

7.
高校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进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文化心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团队精神等。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商业化外在化倾向明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根据高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高校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必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要传承学校特色和文化优势;要立足学科优势;要依靠全员的努力和创造;更要发扬民主,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8.
肖飞 《留学生》2011,(11):12-13
《留学生》:作为一名海归人士和教育工作者,您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王鹤霖:目前来看,中外合作办学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跟中国学生、家长的需要距离远,费用偏高,认可度受影响;2.学历的“认可度”偏低;3学生录取的标准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标准有差距;4.外教师资配备上还存在不足;5二流与三流大学充斥,让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成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高校领导驾驭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办学方向的能力,积极探索高校的办学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学院,扩大高校党的执政资源的影响。按照“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理顺高校领导体制,不断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团结与活力;改善高校党的执政方式,不断提高领导高校发展的能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和政工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师德教育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巩固高校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的制度创新势在必行。1985年以来迭经改革,但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而又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与机制,因而影响高等教育“生产力”的发展,有碍大学办学活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如同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我国大学制度创新面临两个难得的契机。其一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契机。人们有理由期待北大、清华、南大、淅大等高校借助欧美发达国家研究性大学的成功经验和机制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整体设计,多校联动,以提供改革思路,产生示范效应,引领全国高等院校的制度创新。其二是众多民办高校崛起的契机。从理论上讲,民营高校没有负担,可以实施新的办学机制,形成新的办学体制,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开创新的格局。能否抓住契机?关键在于能否排除难点。重点大学的兴奋点在于“硬实力”的较量,在制度设计、机制更新方面的沟通与呼应初具共识但是尚未付诸实施,相关的“联盟”一直停留在情议阶段。而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多校联动”,才可能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另一方面。中国的民营高校在获得某些办学灵活性的同时,却陷入另外的认识误区和体制困局,其趋势是成为“家族式管理”而非“现代大学制度”。其焦点在于民营高校是“办学校”还是“办产业”?校长是“办学者”还是“打工仔”?最要害的问题在于我国的民营高校大多是“投资办学”而非“损资办学”,是“商业行为”而非“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1.
《神州学人》2009,(12):19-19
金秋时节,欧洲华人微电子论坛在荷兰埃茵霍温大学举办了以“欧洲学人,心系祖国”为主题的5周年特别研讨会。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的大力支持,欧美同学会和中国科协海智办等国内单位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发来了贺信。130余名来自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和中国的论坛成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地方“211工程”大学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211工程”大学在全国“211工程”大学中约占1/3,是地方院校办学水平的示范和窗口。经过“九五”和“十五”两期“211工程”建设,地方“211工程”大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学管理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了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或学科群,学科、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办学实力大大提升,为地方服务的潜力已初步显现。但是在  相似文献   

13.
一、“八五”回顾“八五”期间,粤北有韶关大学一所普通高校和韶关教育学院、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韶关分校、韶关市职工大学三所成人高校,这些高校在省、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时机,大胆探索,挖掘潜力,努力进取,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发展了办学规模。“八五”期间,粤北高校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发展,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995年达到5O99人,比199O年的2525人增加了IOI.9%;成人高校在校学生1995年达到6596人,比199O年的5629人增加17.2%;全日制学科专业增加了10个,增加33.3%;成人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是教育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大学自治”、“放权”及“高校办学自主权”三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高校办学自主权”是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又提出了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问题,即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高校办学定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把发展看作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过程,保证高校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内在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宣称是“衡量高校社会影响力和媒体关注程度的重要尺度”,是“高校社会声誉的重要体现”,能“反映高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状况”。意思很明显:关注度越高,社会影响力越大,社会声誉越高。这一排行的依据显然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17.
“改进校长工作,提高学生学业成就”(LeadershipImprovementforStudentAchievement,LISA)是欧洲七国(荷兰、德国、英国、挪威、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开展的一项学校领导力研究,由欧盟委员会教育、视听教学及文化执行署(Education,AudiovisualandCultureExecutiveAgency)资助。  相似文献   

18.
上海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五”期间上海的高等教育有了快速发展。据2000年的统计,上海高校在校学生37.23万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2.68万人(增长57.4%),研究生3.06万人(增长110%),成人高教本专科生11.48万人。上海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改革,形成了4个层次类型的普通高校,第一类是争创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学;第二类是在某些领域和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是进入“211工程”的高校;第三类是教学型本科院校;第四类是高职、高专院校。上海市现与教育部所属8所高校实施了“共建”;原中央部委(单位)的高校除海关高专仍属海关总署管理,其余均调整为以上海为主管理;合作办学的成绩明显;合并高校工作进展顺利,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作为基本判断,上海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进展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19.
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挪威是欧洲纬度最北的国家,挪威的人口有四百多万,而高等教育相当发达,普及率很高。挪威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是公立的:四所大学、六所大学水平的专业学院(6 specialised institutions at university level)、两所纯艺术性的学院(2 academies of fine art)和26所地方性大学  相似文献   

20.
叶康荣 《师道》2004,(9):18-19
当前,在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人认为大学语是高中三年语教学的简单重复,戏称其为“高四语”;在人课陆续登陆大学课堂之后,不时有媒体发出以“大学人”取代“大学语”的呼吁;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而仅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