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旅游模式,而科普旅游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进入高层次的表现。文章提出开发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生态农业和科普旅游产业,拉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桂北地区主要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通过对中国旅游减贫经验的总结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指南和理论支撑。【方法】以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对2018—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中90个中国案例进行内容分析。【结果】(1)IRT框架可修订为由速度、质量、外源性和内源性重构的SQEI框架,并建立起4大类10子类旅游发展模式体系;(2)旅游减贫模式以“企业+就业”的外源质量型模式占比最多、分布最广;(3)东、中、西部减贫模式分别多采用“合作社+就业”的内源质量型、“村企+产业”的内源速度型、“企业+产业”的外源速度型模式;(4)旅游发展模式演化存在垂直和水平两种演化路径。【结论】(1)在IRT框架基础上重构的SQEI框架更加契合中国情境;(2)通过政府调动多方力量参与的中国旅游减贫呈现出政府主导、外源帮扶为主、减贫质量较高三大特征;(3)“企业+农户+合作社”的平衡发展模式是理想的旅游发展型态。推进乡村振兴,各地需要在旅游发展中发挥既有经验优势防止返贫,注重因地制宜振兴乡村,并构建多元主体利益关联的共创机制。  相似文献   

3.
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兴起的旅游项目,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云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及其开发的基础和优势,阐述了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重点地域和主要产品,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凤垭山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凤垭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凤垭山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做好旅游发展规划,深入开发旅游资源,多开展主题旅游,解决旅游淡季问题,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加大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宣传促销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类型,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秦皇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状况,并介绍秦皇岛市旅游生态农业的典型范例——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总结了秦皇岛市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取得的综合效益,为秦皇岛市发展生态农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清晰界定,阐述了汉中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合理的发展战略原则之下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恭城生态农业旅游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恭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并以此为指导,对其开发进行构想,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区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除去和当地总体经济水平、交通因素息息相关外,还需要基于以自然生态环境为重要依托,因此,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极度依赖。在此背景下,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概述了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概念与重要性,提出了强化循环型旅游经济有序发展的新思路,旨在为我国旅游经济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旅游英语讲解能力进行了概述,同时提出了“视+听+说”模式、“听+译”模式、“说+写”模式、“读+说”模式以及“实训+实习”模式等旅游专业学生英语讲解能力的训练模式,以期为旅游专业学生英语讲解能力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不断提升旅游专业学生英语讲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姜颖 《中国科技纵横》2014,(8):18-18,20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休息时间的增加,一种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为都市人提供清幽的绿色休憩环境的旅游新的休闲方式,这种成本低廉老少皆宜的休闲方式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并广泛为人们,尤其是都市人所倡导,但相继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合理开发利用好生态农业资源是关键。本文在分析辽阳市生态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辽阳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江苏省镇江市蒋乔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重点打好“生态”“循环”“绿色”“有机”和“乡土文化”牌,如今生态农业已成为蒋乔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不仅为蒋乔农民带来了银子,更为镇江市民带来了乐趣。  相似文献   

12.
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 《资源科学》2013,35(7):1526-1534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掌握其旅游资源利用特征是成功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技术型(浙江青田)、景观型(云南红河)和遗址型(江西万年)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对比研究.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资源特征、辅助旅游资源特征、外部因素特征以及客源与市场特征为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评价体系,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的“优势—劣势-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带动资源模式”,景观型采用“资源带动市场模式”,遗址型采用“节事活动带动模式”,可为案例区及其它相似区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了平等的发展平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旅游学界亟待研究的问题。该文探究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双一流”视角阐明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新要求,并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出从定制化培养、知名度提升、双师型师资打造三个方面优化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长期有效的进行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是旅游目的地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相关的分析,指出在旅游目的地对客源市场吸引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中应更多的侧重于政府宏观的保障机制,而在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营销模式构建中也应强调政府的主导、支持及先行作用。最后政府主导;政府、行业联动;政府启动、企业运作三大营销模式的提出则为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模式选择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5.
长期有效的进行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是旅游目的地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相关的分析,指出在旅游目的地对客源市场吸引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中应更多的侧重于政府宏观的保障机制,而在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营销模式构建中也应强调政府的主导、支持及先行作用.最后政府主导;政府、行业联动;政府启动、企业运作三大营销模式的提出则为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模式选择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依照依法治国,我国的乡村旅游应采取"(乡村)社区主导,政府参与"的发展模式。根据这一理念,在村民自治的前提下,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应采用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可采取与之相应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的乡村旅游能不断提高农民切身利益,更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由浙江省科委、省农业厅和浙江农业大学联合召开的省首次生态农业典型经验交流会最近在德清县举行。会议收到几十篇论文,有各地不同生态模式的典型总结,也有专题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会议认为,浙江省是国内最早实现粮食亩产八百斤、超千斤的省,既有生态农业的优良传统,又有建国三十多年来组织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杭嘉湖地区的“粮、桑、渔、畜”结构便是我国传统生态农业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农业现代化、商品化过程中如何改革本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创造出山清、水秀、土肥、人富、生产发展、环境不污染、高节奏、高效率并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进代农业模式,无疑将有导向性作用。农大、德清县代表在会上汇报了三年来“杭嘉湖平原生态农业研究”工作情况,对干山乡基点的生态实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人们修身养性的需求,还能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开封市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开封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典型的乡村旅游地,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具有局限性。文章基于“模式提炼—路径优化”的逻辑思路,对当前开封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推动开封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地区和不同环境,生态农业的模式也有所不同,但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生态性和循环性要求,只有这样,生态农业才能实现其最初目的,也才能真正成为农业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改河教授主持完成的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项目“西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日前通过了成果鉴定。该项目研究和总结出适合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的以动态高效沼气技术为核心的三位一体 (包括圈、厕、沼“三结合”的生态庭院模式和蓄牧小区生物净化与综合利用模式 )、四位一体 (圈、棚、沼、菜 (果 )“四位一体”生态温棚模式 )和五位一体 (圈、窖、灌、沼、果“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 )三种能源生态农业模式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改善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渠道 ,提高了土壤肥力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