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少华 《收藏》2007,(7):28-28
中国古玩市场“长三角”地区论坛会暨海派收藏文化研讨会于2007年4月19日在上海举办。出席会议的代表就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海派收藏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古玩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收藏文化和古玩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许多论文内蕴丰富,鉴往悉来,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和新思路,现选发其中5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高墩 《收藏》2006,(11):55-55
笔者曾在《收藏》杂志上两次发表过沪语古玩行话,现又整理出一批。这些海派古玩行话,必须用“上海闲话”来念。它们不仅流行于上海,也流传于江苏、浙江、安徽地区。这些行话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海派收藏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孙雪兴 《收藏》2007,(7):29-29
与时兴衰:中国文物和收藏品与古玩市场共命运 在历史上,中国文物和收藏品是古玩市场的主角和台柱,占玩市场是文物和收藏活动的平台和窗口。  相似文献   

4.
王信堂 《收藏》2007,(12):110-111
自2006年9月份起,笔者撰写的《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连载于《收藏》杂志之后,受到了一些藏友的好评,我很欣慰。不料,在2007年第9期《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十)》发表后,却引起了个别人的谩骂。其导火索,是因为我在题为“文化创新”的章节中,将他们经营的品种、造型不伦不类的所谓“苍山文化”玉器称为赝品,并配发了一幅图片。  相似文献   

5.
张永正 《收藏》2007,(7):30-3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诞生,各类古玩艺术品的鉴赏、拍卖、讲座、培训活动方兴未艾,展览会、交流会、研讨会相继举办。加之《艺术品投资》《天下收藏》《艺术玩家》等媒体栏目的推波助澜,使古玩收藏深入千家万户。上海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古玩艺术品交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王红旗 《收藏》2008,(11):138-139
《收藏》2007年第9期上刊出了山东潍坊王信堂先生的连载文章《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该期介绍第四十一招“文化创新”,揭露所谓“臆造文化发现,兜售高仿品”的现象;2007年第12期又刊出王先生《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一文。细读两文后,作为一名普通收藏者,我有以下几点疑问:  相似文献   

7.
王信堂 《收藏》2007,(4):163-164
二十七、放线钓鱼 骗术特征:着眼长远利益,循序渐进宰人。  相似文献   

8.
朱保荣 《收藏》2007,(1):159-159
一位藏友拿着在古玩市场花620元钱买的左宗棠书法四条屏找我探讨。打开观看,觉得非常眼熟,稍回回忆,便想起在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上遇到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王信堂 《收藏》2011,(7):118-122
五、自封专家 行为综述: 古玩骗子善乔装,弄来头衔一大筐, 自封著名鉴定家,远离老虎鼠称王。  相似文献   

10.
王信堂 《收藏》2011,(5):128-132
《收藏》自2006年第9期开始,连载了笔者的《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几年过去了,展望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及其流通平台,可以清楚地发现,古玩骗子们并没有因为受到道德的谴责而收敛自己的行为,相反,他们正在市场中演绎着鬼魅魍魉的现实版,其戏文之诡谲,主题之露骨,动作之张扬,情节之跌宕,均前所未有。这些险恶的骗术伎俩,让众多善良的人防不胜防,屡屡中招。  相似文献   

11.
王晶 《收藏》2012,(20):102-107
在西安2012西洋古董博览会上,各式各样的西洋钟十分吸引国内藏家眼球。这些造型奇特的古董钟表,近几年来也正在悄悄培养着内地发烧友。从"龙颜大悦"到市场新贵随着新一轮西洋古董钟收藏热在国内蔓延,将其间精品收入囊中成为新的市场风向,国内艺术品经营机构也自然闻风而动。在2010年秋季拍卖中,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首次推出古董西洋钟专题。两年过后,2012年春拍,中国嘉德的钟表珠宝部分也出现了古董西洋  相似文献   

12.
戴叶君 《收藏》2008,(7):100-102
民国时期上海古玩店有的以经营一项为主,较为专业;有的经营几项甚至许多项,较为庞杂。所有品类中,以金石(青铜器、石刻)、书画、陶瓷为主要大类。南于上海本身具有的中西交融、开放的特点,古玩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北京等其他古玩市场所鲜见的品类,如火花、邮票、紫砂、竹木牙雕等,甚至还有西洋艺术品。但是不管就潮流还是价值上论,这些都是古玩市场上有益的补充,因其门类较小,所以本文论述时仍以传统品类为主。  相似文献   

13.
蓝晨 《收藏》2012,(11):148-151
今年初以来,有关普通私家车与豪车在行驶中"亲密接触",从而引发豪车高额索赔的交通事故频频曝光,引发人们对豪车的关注。其实,当这些豪车遇上收藏级的古董车,前者仍旧只是用来驾乘的工具,其身价相形见拙……  相似文献   

14.
朱有仪  徐政夫  李维群 《收藏》2012,(13):158-163
如果说2011年中国古董艺术品秋拍一片秋风瑟瑟还只是初露端倪的话,20门2年春拍所反映出的现象,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古董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了高位盘整期。泡沫、扭曲、炒作,曾经疯狂的中国古董艺术品市场,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好好降降温、消化消化了。于是不少目光敏锐的人士和机构开始关注相对中国藏家来说还算是处女地的西洋古董世界。趁徐政夫先生从国外归来短  相似文献   

15.
王信堂 《收藏》2011,(6):128-131
三、伪装研讨 行为综述:古玩骗子手腕高,猴模人样搞研讨,石破天惊大主题,"嘉宾"高歌咏叹调。更有专家被"绑架",语焉不详竟折腰,闹剧闭幕出正果,赝品件件是"国宝"。骗术行径:一提到学术研讨,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学者们正襟危坐的场面。  相似文献   

16.
庾莉萍 《收藏》2007,(8):25-25
文物市场假货泛滥 上海收藏界一位资深人士透露,目前上海市场上50%的瓷器是赝品,另外20%是补货(即用特殊技术将瓷器碎片修补而成),只有30%才是真正的好货,而好货中的传世精品可谓凤毛嶙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