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伟刚 《收藏》2010,(6):65-75
1974年,源自当地农民打井的举动,使兵马俑破土而出。继之考古学家们辛勤耕耘,先后发掘了一号、二号、三号俑坑,造就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恢弘。 伴随着3座兵马俑坑的发现,这一秦始皇帝陵军事性质的陪葬坑惊现于世,尔后,环绕秦始皇帝陵封土四周的多座陪葬坑和形态多姿的秦俑被陆续发现,截至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在该陵园勘探发现了形制各异的陪葬坑180多座,发掘了铜车马坑、马厩坑、跽坐俑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等10余座陪葬坑,圉(yu)官俑、跽坐俑、百戏俑、文官俑及跽姿、箕踞  相似文献   

2.
王冬华 《收藏》2012,(4):126-129
在西安博物院和咸阳博物馆分别藏有汉代铜羽人与玉奔马羽人。铜羽人通高1 5.3厘米,1964年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城遗址城南出土。羽人跽坐,身向前倾,双臂前曲伸,两手高低不一,似抱物状;面相消瘦,长发后披,宽弯眉,高尖鼻,嘴角上翘,略带微笑,有胡须,双大耳;身着窄袖交领长衣,衣摆刻羽毛纹,束腰;背生双翅。两腿间有一半圆形洞,...  相似文献   

3.
侯亚会 《收藏界》2016,(4):108-118
俑,也叫偶人,是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使用极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其最早来源于我国奴隶制时期的人殉制度,而到了封建社会,用人物俑随葬逐渐代替了残酷野蛮的殉人仪式,体现了社会正逐步进入文明时代,使用人偶陪葬也由贵族阶层扩展到一般财力殷实的地主阶层中。从现有资料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过关于俑的随葬。俑按照制作材料可分为陶俑、木俑、石俑、铜俑等,其中以陶俑居多;按照用途可分为仪仗俑、兵马俑、镇墓俑、生肖俑、伎乐俑等。我国目  相似文献   

4.
王冬华 《收藏》2012,(7):126-129
在西安博物院和咸阳博物馆分别藏有汉代铜羽人与玉奔马羽人。铜羽人通高1 5.3厘米,1964年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城遗址城南出土。羽人跽坐,身向前倾,双臂前曲伸,两手高低不一,似抱物状;面相消瘦,长发后披,宽弯眉,高尖鼻,嘴角上翘,略带微笑,有胡须,双大耳;身着窄袖交领长衣,衣摆刻羽毛纹,束腰;背生双翅。两腿间有一半圆形洞,可能是置物之处。通体阴刻细线,自然流畅,造像生动,极为精妙(图1)。玉奔马羽人高7厘米,1966年咸阳市周陵乡新  相似文献   

5.
西周玉人     
戴应新 《收藏》2006,(2):138-139
天水市某属县藏友麻君的这对男女玉人为青玉圆雕像。男玉人跽坐,头大,前视,宽额团脸,长眉大眼,高鼻梁,小嘴巴,嘴角微微上翘,面含笑意。头束高呈横梁状,正中穿孔,可穿系佩带;身着圆口交领外衣,领有宽边,袖长及腕,袖管较窄且卷边;腰束带,前有蔽膝,上饰大块网格纹。  相似文献   

6.
李曼丽 《收藏》2007,(9):62-63
十二生肖俑是古代人们用来“压胜”“辟邪”的镇墓明器,在唐宋墓葬中多有随葬。隋唐时期的生肖俑多为陶质,也有个别铁质、石质(图1)、瓷质(图2)的。宋代瓷质的生肖俑(图3)增多。但总体来看,还是以陶质生肖俑为大宗。西安市郊区唐墓出土的一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图4),组合完整,造型生动,堪称生肖俑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7.
李朝春 《收藏界》2015,(1):113-120
锡都博物馆位于世界锡都——云南省个旧市,它是滇东南锡文化、青铜文化的收藏与展示中心,其收藏和展示的青铜器精美绝仑,别具一格。锡都博物馆原名为个旧市博物馆,成立于1987年11月4日,2008年11月14日更名为锡都博物馆。该馆现收藏有两千余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16件、三级132件,汉代提梁壶、铜俑灯(又称“三枝铜俑  相似文献   

8.
姜涛 《收藏》2008,(8):28-29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有一方1956年陕西绥德县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如图),长186厘米,宽49厘米。画面表现一位贵族在仆人的陪同下观看游戏杂耍表演的情景。画面边缘刻饰蔓草纹,两端各刻一象征太阳与月亮的圆轮。下面刻有9个不同姿态的人物:右边第2人为贵族,跽坐,前置几案,正边宴饮边观看表演;贵族身前身后各有一仆人跪地侍候。  相似文献   

9.
古代家具     
家具是家用器具的简称,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生活用品之一。中国古代家具兼有实用和审美价值,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 席是用芦苇、竹篾、蒲草等编织成各种坐、卧铺垫用具的总称。先秦时期的席为长方形,一席限容4人,即4个座位,称席次。“杏坛讲学”(J162-1、图1)中,4名手捧竹简的弟子坐在席子上(应为横排,画成纵列不妥)聆听孔子讲学。他们坐的姿势为两膝向前,上身挺直,屈足向后,臀部坐在小腿和脚跟上的“跽坐”。孙武(1995-26-1)的坐式为两腿朝前,向里盘曲,不拘礼节,比较自由的“箕踞”。汉代的席子已可大可小,《东汉画像砖》上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20,(5):70-81
随葬俑是唐宋时期常见的一种明器,也是古代丧葬制度的重要体现。三明市博物馆收藏有一组南宋黄氏夫人墓出土的墨书人俑群(图1),多数人俑背后写有墨书,以表明此俑的身份。有些年代久远,字迹已难看清,人俑数量或有缺失。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目前暂没有同一个墓葬出土的墨书人俑群的发表材料,本文希望通过整理能从中解读其组合情况及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