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志强 《收藏》2009,(6):114-114
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古人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压书,久而久之,这些器物就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相似文献   

2.
赵丽红 《收藏》2013,(6):108-119
清代宫廷文房用具品类丰富,笔、墨、纸、砚以及文房陈设器具形式多样。考其来源,一部分出自内务府造办处,或按内廷样式交由地方杭州织造、苏州织主月造、江宁织造等承办制作,如御用笔、御用纸等,另一部分来自于地方进贡。清代内廷设有"墨作""砚作",专门负责御用墨和砚的制作。一般是由内廷画师按皇帝谕旨画样呈览准做,即形成“内廷恭造之式”。  相似文献   

3.
杨俊艳 《收藏》2018,(6):118-119
中国陶瓷文房历经长期的发展与演进,在辽代成为了一个重要门类。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材料,辽代陶瓷文房多出土于贵族墓葬与窑址。其中以内蒙古、辽宁两地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有砚台、笔洗和水滴三大类,为研究辽代文人生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袁水清  华慈祥 《收藏》2013,(6):98-107
文玩,即文房用具,具体指"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雅器。其中作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文房用具,其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之后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宋代以降,"文房四宝"则特指具有代表性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和歙砚。明清以来,文房用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季江生 《收藏界》2011,(7):54-56
我国古代将书房称为文房,而文房用品则是古代文人雅士们案头必备之物,其中除笔墨纸砚外,还包括笔筒、水洗、水盂、印盒、墨盒、镇尺、臂搁、印章、调色盘等等,这些文房用品集欣赏、把玩和实用于一身,所以又被人称为文房雅玩或文房清供。  相似文献   

6.
吴保华 《收藏界》2011,(1):100-101
中国古代的文房用具,可谓包罗万象,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奇巧别致,取材新颖各异。文房用具在工艺品中虽然多是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考工考史,源远流长。它们从古至今,互相影响,互为促进;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由实用品变为精美的艺术品;它们在各个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并且出现诸多精美绝伦的旷世佳作,光耀古今。下面掇取几件取材新颖的书案文具用品,以飨读者及同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体育文物和文献资料等的研读,看到古代体育的起源和演变,了解到中国体育及体育文化的源远流长,感知体育文化发展规律;从中华体育文化灿烂多姿的历史,感受先人的艺术创造力,并从中领悟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立军 《收藏》2014,(7):2-2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祖先留给我们的思想和物质财富的结晶是古代艺术品。"盛世收藏",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民间收藏市场波澜壮阔,收藏爱好者达到数千万之众。但令人遗憾的是,赝品泛滥已成为影响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成千上万的收藏爱好者用自己辛勤汗水换来的却是一件件假货,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让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9.
韩涧明 《收藏》2009,(7):171-171
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文房名曰“老学庵”,蒲松龄文房称为“聊斋”,而“三顾茅庐”中的“茅庐”正是诸葛亮的文房之名。文房自古就表达着中国文化的儒雅,因此而传承于吐,延绵不衰。  相似文献   

10.
周文昭 《收藏》2012,(14):72-77
展览名称:凿枘工巧——中国古代卧具艺术展展览时间:2012年4月19日~5月20日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主办单位: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观复博物馆古典家具收藏,名家林立,爱好者不乏其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凿枘工巧——中国古代卧具艺术展",将古典家具的功能类型范围聚焦到"卧",以中国古代卧具为展示主题,汇集了数十件中国古典床榻代表性作品,系统地展现出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非凡成就,从而洞彻古人的生活态度、生活哲学与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1.
12.
周文昭 《收藏》2012,(16):102-104
《红楼梦》中的袭人,因着探春起诗社,忘请史湘云,于是想着拿碟子盛东西与史湘云送去,以便通知。这碟子乃是缠丝白玛瑙碟子,送的东西是大观园里新结的果子:红菱、鸡头和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细品之,袭人虽不识字,却是懂得器物之美与四季养生的学问。玛瑙为白,菱角和鸡头为黑,有黑白反衬之美;玛瑙为山中石,红菱与鸡头为水中果,两者搭配,有木石呼应之说。而史湘云虽贵为侯门之女,但自幼无父母,在家做不得主,且又常常熬夜做针线,一定元气亏损。菱角、鸡头、板栗皆有补益中气,增强体力,抵抗疲劳的功效,在仲秋时节进补,最宜。可见,袭人的审美和养生都做得很到位。美食须得美器,且遵从四时之序,尽可能保存食物的全部营养,这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浙江菜在这些方面做得堪称完美。  相似文献   

13.
曹隽平 《收藏》2007,(8):68-71
馆阁体是指清代专门用于抄书或参加殿试书写的小楷,这种楷书的特点是工整精细、圆润匀称,唐代即有“干禄书”之名,宋代叫做“院体”,明代称之为“台阁体”。馆阁体发展到清代后期成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手段,它是天下士子朝夕临习、实现梦想的敲门砖。但也正是在清后期,随着碑学的兴起,馆阁体开始遭到书界的批评。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西方武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古代中西方武文化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析两者差异性的根源,为中国特色武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先秦时期的尚武精神为中西方武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中西方武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开始显现;秦汉以后,两种不同特征的武文化体系逐渐成熟,并沿着各自方向发展.西方武文化依然沿袭体育与军事结合的发展道路,而中国的武文化则走上了多层次的民族化发展道路.西方的武文化呈现出单一性发展特征,中国的武文化则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至汉代的六博,其普及程度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上至贵族官僚,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乐于此道,成为宫廷、官家和民间喜闻乐见的博戏之一。史载汉代的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喜好博戏。《汉书·游侠传》记载说:陈遂“宣帝微时与有故,相随博奕,数负进。及宣帝即位,用遂,稍左至太原  相似文献   

16.
那么,汉代的六博有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的博法又是如何进行的呢?从文献资料和前面所引考古资料的分析,汉代的六博,大致可有两大类型,即投箸的博和投箸的博。另外,还出现了一类博的变种——塞。关于投箸的博,主要有三种,即投二箸的博、投六箸的博和投八箸的博。但汉代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斗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古代游艺竞技民俗中的斗戏活动进行归纳和总结。重点论述斗凿、斗巧、斗鸡、斗草、斗牛、斗蟋蟀等斗戏的源流,厘清各类斗戏的异名,纠正其中关于起源问题的一些错误说法。这有利于我们对斗戏进行重新认识。希望民间丰富多彩的斗戏游戏在现代生活中不被人们淡忘。  相似文献   

18.
李森虎 《收藏》2012,(19):104-105
禁书之事,早在战国时就已发生。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官方禁书,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史称"焚书坑儒"。此举造成秦统一以前的各国史记和儒家经典空前禁毁,给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以后历朝,禁书不断。汉唐之际屡有"禁佛"之事发生,每次"禁佛",均有大量佛经被毁。隋朝历时只  相似文献   

19.
在两千年前曾风靡于战国和秦汉两代的六博,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鲜为人知了。但由于它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致今天的许多风俗史、棋类史、游戏史、体育史,包括赌博史等仍将它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六博是一种掷骰行棋的博戏,出现的历史要比象棋古老得多,大约在商周时期就已存在了。到了战国时期已相当流行。及至秦汉,它已经成为宫廷和民间喜闻乐见的盘上游戏之一。汉代以后,六博仍然流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随着其在不同时期的流行“演出”了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成为中国古代以“伏机运”为特点的重要博戏之一。近年来,不少涉及六博的文章和著作或详或略,但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也出现了许多错误分析。本文在参阅了大量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安静代谢率的男子在力竭运动中能量代谢和底物代谢的特征及差异.方法:以聚类法将16名受试者分成安静代谢率高、低两组,利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力竭运动,采用气体收集法测定能量代谢结果.结果:1)高、低两组受试者随着负荷的递增,糖消耗量、供能及供能百分比逐渐增大,脂肪消耗量及供能逐渐减少;脂肪消耗量在100W(33%~50%力竭负荷)时最大,分别为7.6 mg/min/kg、6.4 mg/min/kg(P<0.05).2)在中小负荷强度时,高组受试者糖消耗量及供能低于低组,而脂肪消耗量及供能则相反,糖、脂肪消耗量及供能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3)同级负荷时高组总能量输出低于低组,随着运动负荷递增,脂肪供能下降水平及下降时机有明显差异.结论: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高、低两组受试者能量代谢特征及变化与运动负荷的递增、身体对能量输出需求一致;高组受试者有氧运动能力相对较强;而低组受试者对糖供能的依赖性较大;高组受试者氧化脂肪的能力更强,能量利用更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