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四川成都和重庆的古玩市场,有时会见到一些壶、瓶、盏、炉等造型的绿釉和黄釉瓷器。因为绿釉的表面常泛出银白色,所以有的古陶瓷爱好者认为它们是汉代绿釉陶器,有的虽然能从造型上看出它们属于宋代器物,但是对于它们的窑口却一无所知。其实这类绿釉和黄釉瓷器是宋代四川广元窑产品。根据窑址发掘与调查材料,以及我个人所见的实物标本,本文拟对宋代四川广元窑的绿釉和黄釉瓷器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有关古陶瓷研究者能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谭慧 《收藏》2012,(10):156-157
“秦砖汉瓦”是后人对秦汉时期先进的制陶技术下所有秦汉砖瓦的统称。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以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也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  相似文献   

3.
王勇刚 《收藏》2008,(7):50-5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延安南部地区的甘泉、富县、志丹、宜川等县发现了许多汉代墓葬,出土了大量低温铅釉陶器,其中有一些复色釉陶器较有地域特色,为国内其他地区所罕见。笔者有幸在上述各县的博物馆及收藏爱好者处见到了部分此类陶器,现将这些资料公布,并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4.
位于广东佛山的石湾镇,素有南国陶都之誉,制陶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考古材料证明,唐、宋已有艺术陶器的生产,真正的艺术陶器则盛于明、清,陶塑艺术享誉遐迩,习惯称为“石湾公仔”。其制陶悠久,基础深厚,善创善仿,独具风格,反映出各阶层人  相似文献   

5.
黑王辉 《收藏界》2012,(6):58-58
带釉的瓷器大家见得很多,像珐琅器、七宝烧,还有青瓷、白瓷、青花瓷等,数不胜数,但带釉的陶器你见过多少?尤其是汉代以后,随着精细度更高、图案更精美的瓷器取代粗糙的陶器以后,就更加少见了。但少见并不是没有,像法花,就是其中很美丽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三、绿釉陶瓷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以铅化合物为基本助溶剂的陶瓷传统釉色之一。汉代烧制的釉陶中即已出现铅绿釉。据目前所发表的资料统计,唐宋时期有以下一些窑口曾烧造过绿釉器。唐代时,湖南长沙窑烧造有少量的绿釉器。宋代时制瓷业空前发展,很多新兴的窑场在宋金元时期都烧  相似文献   

7.
陈孔坛 《收藏界》2010,(2):65-67
德化县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脉,拥有丰富的森林、水力资源和优质的高岭上,为瓷器生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印纹陶的制作,至唐末五代中原先民大批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制陶技术。  相似文献   

8.
周灵芝 《收藏》2006,(7):57-57
近年来,陕西岐山县博物馆征集了几件宋代瓷器,现介绍如下。 绿釉瓶 1991年出土于岐山县孝子陵乡孝子陵村北宋墓。通高29厘米。通体施绿釉,腹部下有三道细弦纹,釉色翠绿,有流釉现象,泛有白斑,底部有釉痕。  相似文献   

9.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发明了陶器。陶器的诞生促进了原始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也扩大了对陶器的需求,加速了制陶业的发展。新石器时代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可以验证不同文化时期的先民生产、生活中使用过不同形制的陶制器皿(图1)。大汶口、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器以黑陶为主,二者在制作成型工艺和烧造技术方面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形成了独特的黑陶文化(图2)。  相似文献   

10.
檀瑞林 《收藏界》2013,(8):54-59
四川陶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古代的四川由于其所处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等独特情况,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生活需求,从商代开始就已制陶,这从最著名的三星堆、金沙等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就已得到证实。到了汉代、两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造型包罗万象,常见的有壶、罐、碗、枕、杯等数十种;釉彩多种多样,光单色釉就有青釉、绿釉、红釉、黑釉、白釉、褐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装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主要有釉下彩绘、模印贴花和雕塑等。以上这些工艺的出现以及长沙窑的兴起,都是其继承和发展岳州窑与中原地区瓷窑等窑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李铁锤 《收藏》2015,(1):57-61
说到四川釉陶,汉代四川就有低温绿釉或黄釉的陶马、摇钱树座、匜、炉、壶等,尤其东汉时出现了带有低温绿釉彩绘的黄釉陶壶。,四川邛窑烧造出许多精美的较高温度釉彩及唐三彩,多为实用器。到了宋代,四川各地窑口(包括砖瓦窑)纷纷烧制宋三彩釉陶,多为冥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代。本文要讨论的正是四川宋代三彩釉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考古发现,认为徐州地区早在10000年前已有居民生产和生活着;距今10000年至6500年间,已开始磨制石器、烧制陶器、从事农业、纺织业;距今6500年至5500年间,开始应用对钻穿孔和慢轮制陶技术,扩大了种植和饲养业规模;距今5500年至4600年间,开始运用切割法和管钻法加工石器,运用快轮制陶,在地面建房,使用铜器;距今4600年至4000年间,生产和生活已达到文明时代的门槛。  相似文献   

14.
王兴  王时磊 《收藏》2015,(5):84-90
绿釉是宋金时期比较流行的瓷器装饰工艺,含有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便呈现绿色。釉色可分为深绿、浅绿和翠绿。深绿色釉器是瓷胎不施化妆土,直接在瓷胎上施绿釉烧制而成;浅绿色釉器是在瓷胎上施白化妆土,罩绿釉后,入窑低温烧成;翠绿色釉瓷器是将高温烧成的白瓷器加施一层绿釉。再入窑二次烧造。  相似文献   

15.
谭慧 《收藏》2012,(19):156-157
"秦砖汉瓦"是后人对秦汉时期先进的制陶技术下所有秦汉砖瓦的统称。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以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也迅  相似文献   

16.
本依据考古发现,认为徐州地区早在10000年前已有居民生产和生活着;距今10000年至6500年间,已开始磨制石器、烧制陶器、从事农业、纺织业;距今6500年至5500年间,开始应用对钻穿孔和慢轮制陶技术,扩大了种植和饲养业规模;距今5500年至4600年间,开始运用切割法和管钻法加工石器,运用快轮制陶,在地面建房,使用铜器;距今4600年至4000年间,生产和生活已达到明时代的门槛。  相似文献   

17.
马广彦 《收藏》2007,(8):63-64
扁壶,又称扁瓶,主体呈扁圆或扁方形壶腹,两侧有桥形或半圆形系,底部方形或椭圆形,圈足侧而各有一孔,因其可穿绳背挂,故又叫做穿带壶(或穿带瓶)。该器型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为陶器,西晋时始有瓷制器。辽、宋、金、西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流行,适于游牧、行旅中作酒壶或水壶用,多为黑釉、黄釉、褐釉及白釉印花器(图1)。  相似文献   

18.
汤雨萍 《收藏界》2010,(7):113-115
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以其造型生动、色泽艳丽、生活气息浓厚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9.
黄卫红 《收藏》2007,(5):76-78
广东石湾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以兼收外蔷、善仿善刨著称,是我国制陶史上的一朵奇葩,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它除了烧制日用陶器外,还大量烧制艺术陶。石湾制陶工匠善于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吸取各大名窑的艺术精华,形成了石湾窑丰富多彩,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陶塑艺术。那栩栩如生的人物花脊、形神毕肖的案头“公仔”、浑厚朴拙的陶塑器皿、千姿百态的建筑装饰构件、如诗如画的蕊景山石、精雕细刻的山公微塑,无不深受大众喜爱,为当今众多博物馆和收藏家悉心搜求。  相似文献   

20.
正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由于多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但唐三彩并非只有三种色彩,还有单彩、二彩和多彩等颜色。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多种釉色首创于唐代,而且烧制好的唐三彩釉色浓淡变幻、色彩自然谐调、斑驳绚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唐代陶瓷生产中的突出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