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长启  唐龙 《收藏》2001,(7):51-53
1980年,在西安市北郊范南村西北医疗设备厂发掘了一批古墓葬,其中170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两件玉镂雕螭纹碟(She音射)形佩。两件略有差别,均为青玉,雕刻精巧,器形怪异。其一鸡心形片,上尖下圆,中有圆孔,一面下凹,另一面上凹,周围阴刻卷云纹,在周廓外上部与左右分别镂雕云纹。长7.1厘米,宽4。4厘米,厚0。4厘米(图1)。另一件也是鸡心形,周围刻云纹,长4.4厘米,宽3.8厘米,厚0.3厘米(图2)。同时还出土玉质与水晶印,共4方,其中两方刻“陈请士”篆书3字。据墓葬形制、棺椁、随葬品及周围墓葬分析,此墓属西汉早期中层官吏或富民墓葬。玉镂雕螭纹  相似文献   

2.
张世 《中国钓鱼》2001,(4):54-54
自古以来,鱼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这方面,我们的祖先在有文字之前,曾经绘制种种鱼画留下了记录。例如,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据考证,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它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是新石器时代遗物,  相似文献   

3.
王祖伟 《收藏》2009,(12):102-104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后汉许慎称:“砚,研也,和墨之具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的一座五千多年前的墓葬中出土一块带盖的石砚,掀开石盖,砚面凹处有一石质磨杵,砚旁有黑色颜料数块和灰色陶质水杯,这是一套较完整的绘陶工具。  相似文献   

4.
刘勇先 《收藏》2006,(3):85-86
战国末年至秦汉时期,青铜器渐趋衰落。器形一般较简单,大多是素面,或仅饰弦纹,铭文也极少。这时的青铜器在功用上摆脱礼器的束缚,更接近日常实用,有鍪、釜、蒜头壶、鼎、盆、铜镜、带钩、熏炉,以及车马器和兵器等。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13,(1):136-136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保加利亚考古学家近日宣称,他们在一处色雷斯人遗址中发掘出大量数千年前黄金饰物,这些饰物的精美程度令人咋舌,其中包括有:精美的黄金马头、黄金胸针、黄金头饰等。当中的一件金质的马头饰物是一个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马嚼子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邓禾颖 《收藏》2009,(12):32-37
南宋郊坛下窑址1930年在杭州乌龟山西麓首次被发现,1985、1986年,南宋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出练泥池、素烧炉、成型工房、釉缸等作坊遗迹和一座龙窑,出土了大量瓷片、窑具等实物标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陶瓷专题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所展出的窑址出土标本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宋康年 《收藏》2009,(6):102-102
1997年10月,望江县博物馆对新桥乡龙泉村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玉器多件。这些出土玉器为研究望江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朝春 《收藏界》2011,(4):56-58
青花瓷碗是建水窑青花中存世量最大的器型,几乎所有青花遗址都有出土,如蒙自瓦渣地出土有17件,泸西和尚塔出土18件,个旧王林寨出土34件,元阳六逢出土74件等。器型多为敞口,深腹,也有浅腹、弧腹。外壁装饰纹样有牡丹、松树、蕉叶、太阳、莲花、菊花、杂宝、佛杵、鲑鱼等。  相似文献   

9.
余家栋 《收藏》2007,(8):44-48
江西丰城市在唐时属洪州,1992年至今,文物考古部门在江西丰城洪州窑遗址发掘出土各类窑工具和青瓷器计11985件,并在丰城辖境内6个乡(镇)、19个自然村调查核实了20余处古瓷窑址。大致范围从南面的河州乡罗坊窑址到北面的同田乡麦园、龙雾洲窑址,东西由曲江镇的郭桥缺口城至西面尚庄镇黄金城窑址,相距20余公里。  相似文献   

10.
王辉 《收藏》2007,(11):97-99
2007年4月间,上海崇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澳门分部举办学术研讨会,向海内外展示了28件极为精美的楚青铜器。近日,陈全方先生著文,对这群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工艺作了详细的介绍,对其时代及相关史实作了有益的探索。读了陈先生的文章,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1.
杜文 《收藏》2013,(1):66-73
在唐宋时期鱼形壶造型比较流行,一般都认为是模仿鲤鱼造型,在唐三彩、白瓷、金银器中皆有表现。以往皆认为唐宋时期的这类产品皆取材于鲤鱼造型,而通过与唐宋文物上流行的摩羯图像比较可以看出。有些鱼形壶造型来自摩羯鱼的可能性较大。下面以潮州窑产品为主体展开探讨。唐代产品见于梅县水车窑烧制的双鱼形穿带壶(图1),壶高27厘米,口径...  相似文献   

12.
妙赏一衡壶     
李昌鸿 《收藏》2012,(4):106-109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不过,在北宋时期的紫砂,壶身较大,还是罐的形式,到了明代,喝茶盛行,煮茶变为泡茶,要求更小的壶身,因此,从供春开始,壶开始变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他们不仅要求好的材质,而且要求有好的造型,要用好的壶来泡茶。这样。紫砂壶在文人的塑造中成型了,也变雅  相似文献   

13.
说说藤编茶壶囤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宪孝 《收藏》2010,(10):112-113
我国劳动人民饮茶的习惯由来已久,因此创造发明了多种形式的饮茶方法和各式各样的茶具及与茶具相配套的辅助用具。茶壶囤子就是其中的一种辅助用具,其主要作用是冬天保温,同时保护茶壶。  相似文献   

14.
于荣丽 《收藏》2007,(5):61-61
“倒流壶”和“公道杯”是我国古代科技含量最高的陶瓷酒具,是古代陶瓷工艺与先进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藏有顺治五彩八仙人物纹桃形倒流壶(图1),高17厘米,腹径11厘米。壶体寿挑形,下承外卷的高足,曲柄,长弯流,流上有3片桃叶与壶体相连,壶底有一个小扎。壶身用五彩绘八仙人物中的四人,一面画曹国舅和蓝采和,二人上方有一只飞翔的仙鹤;另一面画韩湘子和铁拐李,两人之间有一只梅花电,左上角用红彩书唐代大诗人杜甫《秋兴八首》之五中的两句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画面寓意“八仙祝寿”和“鹤鹿同春”,都是清初景德镇瓷器上流行的贺寿类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15.
崔罾新 《收藏》2006,(8):61-63
“文革”瓷中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文革”瓷壶。“文革”瓷壶在制作过程中坚持“政治挂帅”,从设计、用料、绘画及工艺制作上精益求精,留下了鲜明的“红、光、亮”时代烙印。 “文革”瓷壶广义上是指“文革”时期国内各瓷厂生产的瓷器,但从表现内容上来看,“文革”瓷壶主要指有“文革”画面、语录或文字的,具有典型的“文革”题材特征的日用壶具。目前能搜集到的各类“文革”瓷壶中,以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山东淄博、陕西庄里、福建德化、内蒙古包头、山西太原、浙江萧山等瓷厂生产的居多,也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马广彦 《收藏》2007,(8):63-64
扁壶,又称扁瓶,主体呈扁圆或扁方形壶腹,两侧有桥形或半圆形系,底部方形或椭圆形,圈足侧而各有一孔,因其可穿绳背挂,故又叫做穿带壶(或穿带瓶)。该器型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为陶器,西晋时始有瓷制器。辽、宋、金、西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流行,适于游牧、行旅中作酒壶或水壶用,多为黑釉、黄釉、褐釉及白釉印花器(图1)。  相似文献   

17.
18.
李学峰 《收藏》2006,(3):54-56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紫砂壶从收藏到生产和销售都陷入了短暂的低谷之后,由于中国经济与金融运行的稳定,紫砂壶收藏的主流由东南亚转入了中国大陆。可见紫砂壶的市场状态与金融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程龙伟 《收藏》2012,(9):102-106
宜兴紫砂壶兴起于明代,明晚期至清代中前期走向兴盛,受到宫廷的重视。故宫旧藏的万历时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壶,就是以紫砂为内胎、外罩雕漆的宫廷用品,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此类传世珍品。旧藏中还有一部分明代宜钧制品,以紫砂为内胎,外罩仿钧窑窑变釉。因明代紫砂尚属初创阶段,器表粗糙,为显示宫廷华贵气象,明代进入宫廷的紫砂茗壶都是以紫砂为内胎的雕漆或挂釉制品,尚未见光素无饰的本色紫砂茗壶,故宫收藏的这件明万历时残缺的雕漆提梁壶(图1)已经算是非常素雅的了。还有一件宜钧"祥符铭"茶叶末釉葫芦瓶(图2),也只是用紫砂为内胎。  相似文献   

20.
马广彦 《收藏》2008,(10):35-37
大唐社会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罗马人、波斯人、黑人及中亚许多穆斯林民族(当时通称为“胡人”)纷纷落户长安。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也被带到中国,融入到汉文化之中。在唐代的许多历史遗存中都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大渗透。在陶瓷器制作领域,这种影响也十分明显,河南巩县窑与陕西耀州窑生产的瓷器、三彩陶器和瓷胎三彩器中,都有西亚风格的喙口壶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