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程征 《收藏》2007,(6):40-43
画家赵望云和夫人杨素芳生养了一女六子,姐弟七人从小就有三位“大哥”:黄胄哥、济众哥、庶之哥。如今,他们之中出了五位画家,三位音乐家,业各有成,皆非凡响,人称叱咤艺坛的赵门虎子。他们是:黄胄;方济众(1923~1987年)陕西勉县人,著名山水画家,生前任陕西美协副主席,陕西国画院院长。  相似文献   

2.
刘寰 《收藏》2007,(7):79-79
1972年5月21日,我乘车北上探亲,车过西安,猛然感到应该去看看这座古城,便下了车。在一家电影院,我与一名美工谈起了石鲁和赵望云先生,并顺便问他美协在哪里,他说就在钟楼旁边,赵望云、石鲁都在那儿住。  相似文献   

3.
邱玉春 《收藏》2008,(12):80-81
数年前的一个星期天,我去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寻觅旧书刊。在一摊位前摆放着的一堆散乱的古籍中,我发现数本无封面的旧刊物,其中一本使我眼前一亮。这是一本民国山水人物国画册,每页右侧都注有文字说明,画的下面还有配有白话诗,落款皆为冯玉祥。我心中一惊,莫非是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仔细看首页的序言,果真是冯将军的配诗,而国画的作者则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  相似文献   

4.
张剑 《收藏》2010,(6):24-27
范扬绘画题材很全面,人物,山水,花鸟皆其所长。收藏市场上其红衣罗汉和青绿山水长期为画廊和藏家追捧,尤其是红衣罗汉,几乎成为范扬绘画的专属称号。其实罗汉只是范扬人物画的亮点之一,范扬画其他人物形象同样下笔不凡,同样有着很强的个人风格,在2010年欧洲写生系列中,这种风格的发挥愈加强烈与精湛。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7,(6):32-33
去年是赵望云先生百年纪念,今年是其逝世30周年纪念,本刊策划推出“百年望云”专号,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邀请赵望云先生的亲属及本刊三位专家咨询组成员撰稿,并选编部分文化界、美术界名家之评论,从学术地位、精神风貌、收藏价值等各个方面对这位艺术大师进行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西沐 《收藏》2007,(6):58-61
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像里程碑一样立在那里,如坐标一样让我们时刻明白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向哪里去。在当代中国绘画史上,赵望云就是这样一个人。但在今天,我们可能愿意拿出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喋喋不休地研讨、座谈那些有点名气的所谓名家,连篇累犊地去刊发他们并不丰满、厚实的艺术与经历,而一味地去遗忘像赵望云这样开宗立派的大师巨匠。  相似文献   

7.
赵季平 《收藏》2007,(6):46-47
亲爱的爹爹,我想你了。  相似文献   

8.
赵振川 《收藏》2007,(6):44-45
今年是父亲诞辰一百周年。我怀着复杂的情感提笔来写这篇沉重的文章。父亲离开我们已30年了。这些年来,父亲的一切总是伴随在我身边,父亲的喜怒哀乐,成功失败,为人处事都对我潜移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当我处于人生的困惑之时,总能感到父亲在精神上的强大支撑力,让我在艺术苦旅的磨砺中没有停止努力。在岁月的长河里,父亲的影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愈让我觉得他人品艺品的高尚与珍贵。  相似文献   

9.
黄苗子 《收藏》2007,(6):36-38
我到西安头一次是1957年。正好30年以后,1987年,我又来了。这两次都和赵望云先生有关。我头一次来是应赵望云先生的邀请,他当时是西安美协主席,我同叶浅予先生一起来的。第二次,我却是来参加赵望云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我和西安的因缘,是和赵望云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黄胄 《收藏》2007,(6):39-39
今天开这个隆重的纪念会我很感动。这个纪念会与师生画展不仅是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是对老师的安慰,对我们学生也是很大的鼓舞和关怀。  相似文献   

11.
尚武崇德是从事武术运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青少年从事武术运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武德品质,并对其思想行为产生良好的效应,对青少年思想品质的塑造产生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炳炎 《收藏》2008,(7):66-69
潮州城西(古称西厢)有一溪因岸旁种植红枫树而得名“枫溪”,这一带历来为陶瓷产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西厢陶工碑》载:西厢下社民以造陶营生,凡土司、府、县各衙家火并春秋二祭、军务、考校等项瓷器一概答应……”反映当时西厢枫溪窑要供应上司、潮州府、海阳县各个衙门所需的办公用文具瓷和生活用瓷,还需供应春秋官祭摆香案用的瓷器,足见枫溪在明代陶瓷生产中的地位。遗憾的是,迄今关于枫溪明清窑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尚未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