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界》2013,(9):9
谈曙君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紫砂艺术大师1962年出生于古阳羡紫砂世家,自幼酷爱书画及陶瓷,从小兄妹随母亲制陶、制壶。谈曙君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遽华,年进入紫砂二厂,从事技术评定工作,1985年自创宜兴君陶居工艺品制作中心(原紫砂工艺厂内),  相似文献   

2.
展讯     
《收藏》2012,(22):20-21
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京举办2012年11月3日"君子不器,壶以载道"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开幕。此次紫砂展览是对葛韬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有造型简约、风格独特的传统壶式,也有形态繁复、引人入胜的现代壶型,反映了葛韬的创作历程。通过西安法门寺顿生灵感的"壶中塔情"、对爱情歌颂赞美的"倾心佳侣"、取材于上海世博盛会的"相拥世博"、被胡锦涛总书记用来招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六国元首的"元首壶"、荣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的《孔明扇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奖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精  相似文献   

3.
季英伦 《收藏》2010,(9):166-167
吕尧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紫砂陶艺家、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专家评审组成员。1941年出生于宜兴高塍。1958年进入丁蜀镇紫砂工艺厂,师从壶艺大师吴云根,后又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大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顾绍培     
《收藏界》2014,(11):144-145
顾绍培,男,1945年出生于宜兴陶业世家。1958年进宜兴紫砂中学读书学艺,启蒙老师潘春芳教授.转入紫砂工艺厂后,师承著名老艺人陈福渊,后得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长期悉心指导提携。从业紫砂已50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创作新品100余个.曾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金奖:二十多次获省、国家级工艺美术评比大奖。  相似文献   

5.
徐汉棠出生于1932年5月11日。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1997年被评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代表作品《牛盖洋桶壶》《灵芝供春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2,(8):5
紫砂壶之美可归纳为造型美、材质美、实用美、工艺美、品位美五类。为历代文人雅士宝爱。今之紫砂壶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细货"既可用于饮茶,又可把玩,工艺美术大师所制之壶,更是收藏佳品,升值潜力甚大。当代紫砂大师所制之壶,拍场成交价几破千万元大关。本专题从对历代紫砂大师、历代紫砂名壶的介绍及对当代紫砂市场是的分析等多方面入手,为您多角度地诠释紫砂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收藏界》2012,(9):14-15
吴亚平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生于一九四零年,一九五六年从师顾景舟大师,耳提面命深得真谛。从艺五十多年中执着追求,不断探索,多件作品在省厅和国内外展评中获得大奖,《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澳门日报》《华侨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先后作过报导,事迹和作品曾被十多部大型辞书收藏入册。2001年,荣获世界艺术家联合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收藏界》2012,(10):8-9
吴亚平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生于一九四零年,一九五六年从师顾景舟大师,耳提面命深得真谛。从艺五十多年中执着追求,不断探索,多件作品在省厅和国内外展评中获得大奖,《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澳门日报》《华侨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先后作过报导,事迹和作品曾被十多部大型辞书收藏入册。2001年,荣获世界艺术家联合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14,(1):6-6
谈曙君 1962年出生于古阳羡陶瓷世家,自幼酷爱书画及陶艺,从小兄妹随母亲制陶、制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遽华,l983年进入紫砂二厂做技术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9,(5)
本刊讯:《收藏界》杂志刊中刊《工艺美术大师》创刊首发式暨中国陶艺大师书画笔会,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江苏省宜兴市鲍志强紫砂艺术馆隆重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画理事长朱玉成,《收藏界》杂志社社长、文化部中外首工美  相似文献   

11.
宜兴紫砂承载了八百年的岁月和艰辛,积淀了八百年的智慧和荣光。在宜兴陶都丁蜀镇,集结了一万多名做紫砂壶的艺人,其中不仅有世代传承的制壶人,还有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而慕名而来的全国乃至世界的紫砂爱好者更是络绎不绝。王亚平,这位江苏省工艺美术界名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近年以其方正系列陶艺作品,在陶都、在中国陶艺界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因为伯乐不仅要有相马的睿智与眼力,还要有举荐后辈的气度和胸怀。以发现中青年工艺美术人才,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中国文联民协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举办"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为工艺美术界的名师巨擘和他们所举荐的后辈英才构筑了创造神话的高雅圣殿和广阔空间,伯乐与千里马将交相辉映在这史无前例的演绎中。中国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紫砂陶器造型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在陶瓷领域别具一格。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中国紫砂陶器业的繁荣需要众多的陶瓷人才。目前我们的陶艺人才可谓星光灿烂、人才济济,但是从业人员中确实存在浮躁之风、急功近利的风气。长此以往紫砂陶器业何以长久不衰?人才何以颖脱?作为"土"与"火"的艺术,陶瓷从原料配方、成型工艺、釉色釉料以及装窑烧成都大有学问,需要有人攻关研究、不断创新,而这方面的人才似乎更是我们的缺项。各种人才培养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对已有人才的发现我们更要擦亮眼睛!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曼生壶"达到紫砂工艺成就的艺术高峰。"曼生壶"的成功之处在于"名工名士,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09,(2)
紫砂壶艺的希望是传承与创新,五千余年陶文化绵延至今,传统文化艺术宜兴紫砂陶艺不断在单一的传统壶艺方向发生着质的变化,一些学院派的中青年陶艺家向往着一种尝试和跳跃,他们尊重传承又不拘泥于传统,注重设计求创新是这些年轻壶艺工作者内心的向往与追求。2008年11月10日来自江苏宜兴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陶都风紫砂会所"的蒋春音走进《现代快报》江苏都市网直播室与喜爱紫砂艺术的朋友零距离对话"当代壶艺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2012,(8):14-15
吴亚平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生于一九四零年,一九五六年从师顾景舟大师,耳提面命深得真谛。从艺五十多年中执着追求,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5.
壶痴沙志明     
安然 《收藏》2012,(9):126-131
沙志明绝对是中国民间收藏紫砂的一个符号,要作紫砂专题,沙老怎能越过?本刊在1995年就曾刊发《从迷到痴藏方多—访南京紫砂收藏家沙志明先生》一文,介绍过他和他的藏品。此番由安然女士撰文,本刊再次详细介绍沙老非同寻常的收藏之路,以期使读者从中有所思、有所悟。沙志明解说吴经墓出土提梁壶壶高17.7厘米,是目前可考纪年最早的紫砂壶,有力地证明了紫砂壶诞生于明中晚期。南京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3,(11):192-192
据《宜兴市丁蜀镇志》记载:紫砂清代大家邵大亨,系道光至成丰年间宜兴制壶高手,蜀山上袁村人(现为紫砂村,顾景舟故里)。年少成名,当时杨彭年以精巧取胜,邵大亨则以浑朴见长。高熙《茗壶说》:“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  相似文献   

17.
季江生 《收藏界》2010,(7):66-68
收藏紫砂壶,首先要了解壶的制作工艺和紫砂发展史。一般应从年代、泥料和艺术三方面考虑,方能收藏到上品的紫砂壶。年代是指老壶与新壶的区别,一般讲老壶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使用传承,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也是研究紫砂发展史的实物佐证。同时存世日久、表面形成的自然包浆更便于赏玩,因而同样条件下老壶价值高于新壶。泥料是指做壶的材料,宜兴紫砂分紫泥、朱泥和绿泥,烧成后三种原色分别为紫色、红色和米黄色。由于泥料配比、窑烧温度上的差异,出窑后器物颜色相差很大,紫有深浅、红有浓淡、黄有强弱,这就使紫砂壶颜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艺术是指制壶人的水平高低,是衡量紫砂优劣的主要标准,依上面三点,下面将笔者家藏的几把紫砂壶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08,(1):213-213
张丽雅 中国紫砂陶艺家、高级工艺美术师。1967年生于陶都宜兴。结业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造型设计班。上世纪80年代末涉足陶艺界。成为国际艺术大师吴顺华的得意门生。通过多年学习和经验积累,制壶和陶刻装饰技艺出色,尤其对人物表情的刻划达到了炉水纯青的境界。有多件作品系与林散之纪念馆首任馆长、  相似文献   

19.
谈曙君 《收藏界》2014,(9):150-150
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紫砂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2,(17):189
顾惠君简历:中国著名紫砂艺术家,一代紫砂宗师顾景舟的嫡系传人,从事紫砂艺术40余年,集紫砂壶艺、陶艺、微雕、书画于一身。曾长期与顾景舟等紫砂大师共事于宜兴紫砂一厂紫砂研究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02年作品"神韵福寿壶"、紫砂微塑"蟋蟀盆"、紫砂陶艺树皮"生命之源"3件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收藏。2004年"金玉满堂壶"被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收藏。2005年作品"包拯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1996年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顾惠君陶艺精品展",作品"金石齐寿壶"被该馆收藏。其紫砂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2008年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监制了建校90周年纪念壶90把。2009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紫砂作品展,是目前唯一在联合国举办过作品展的紫砂艺术家。公元2012年6月16日到6月29日,中国航天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总目标,对于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阶段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