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简说】《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中的重要一课。课文讲述了作者到加拉巴哥岛进行生物考察,因不知情帮助幼龟"侦察兵"下海,导致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的故事。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要知道违背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8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感悟等手段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  相似文献   

3.
本课教学,除了掌握生字新词、了解主要内容之外,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接受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高尚情感,建立生态平衡观念,同时训练学生从人物事件入手把握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四下第三单元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主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拓展学习空间,使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也主张把“说”和“写”请进阅读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今天,又听了三节《自然之道》(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越听越不是滋味。课文中越来越多的疑问,让我觉得无法再深入研读文本……  相似文献   

6.
上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一课的教师,都会感觉文中有一处硬伤。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个性化的,不同的读者总是用自己的经历去诠释文本。于是就有读书悟理的深浅问题,有人读得透彻,能与作者共鸣;有人只读在字面上,入不了作者的意境,无法获得文章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自然之道     
都说仙人掌浑身是宝,刚搬进新家时,那盆绿油油浑身带刺的仙人掌就来到了我家。那时,它是我家净化空气的的头号功臣。  相似文献   

9.
道,是中国先秦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思想,并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逻辑起点。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在老子、孔子的时代被引申、转型为“道理”之类的意义。但老子道家之“道”和孔子儒家之“道”有着明显的差别,相对而言,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之道;后者更侧重于“人伦”之道。两种不同内涵的“道”,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11.
犤教材分析犦《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犤学情分析犦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探…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自然之道》(小学语文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其中一些环节令人深思。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结果,成群的幼龟在错误信息的诱导下鱼贯而出最终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一幕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与愧疚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一、读题,复习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出示)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师指名朗读并相机正音生齐读)。师:读了这些词语,你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生:课文讲了徐悲鸿得到著名绘画大师达仰的赏识,却引起了一些外国学生的嫉妒一名外国学生嘲笑他学不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丰富见闻,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见解,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瓦尔登湖》展现了梭罗独特的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察视角,书中彰显了作者构建的"自然界各部分自然而然内在协调统一"的和谐之"道"这一思想。梭罗强调万物发展遵循"自然而然之道",无需人为的任何干涉,引导人们敬畏、尊重和欣赏自然常态,反观以人类为中心的错误观点,修正人们不顾后果的破坏自然行为,最后实现保护自然也就保护了人类的终极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理解“率先、颓丧、震惊、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伫立、悲叹”等词语。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41):65-66
小学作文教学之自然之道,指允许学生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写作。自然之道即自主自我之道,自主指从自学到写作,再到修改,皆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自我则强调引导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挑战自我,反省自我,超越自我。这两者必须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在读书、写作的过程中,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同步提高。笔者就小学作文教学的自然之道,结合平时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二)通读全文,学用生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三)解决课后第一道思考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9.
《全神贯注》一文的教学,以默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开始的默读资料袋、默读导读语,再到后面的默读课文、默读词语、默读补充材料,一以贯之。"默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条红线。这样的教给了默读"一席之地",让它和朗读享有"同等待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教材版本人教版四下第五单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把握课文主旨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杏林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生:杏林子的身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残废了。生:杏林子从12岁开始就坐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