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实验室制乙烯、乙酸乙酯都需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是将乙醇加入浓硫酸中?还是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这涉及到实验安全问题.通常的经验以用水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来配制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即将浓硫酸沿着器壁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注人乙醇中,现行中学高二化学课本149页(实验5-7)叙述也是如此·但有些教师认为上述方法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由于反应放热较多,乙醇沸点较低,易使混合液沸腾,容易发生危险.应将乙醇加人浓硫酸中,由于乙醇密度(0.7899/mL)比浓硫酸的密度(1.859/mL)小,两液体间…  相似文献   

2.
乙烯制取实验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制取乙烯,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炭化现象,产生的气体通入滇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这些溶液的颜色就褪去.如何减轻炭化现象,如何认识这些溶液褪色的真相,笔者以中学化学教材上介绍的方法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制取乙烯时不宜用碎瓷片实验室制取乙烯,要在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放入碎瓷片.这虽可避免溶液的剧烈跳动,却由于瓷片上仍是过热的,使乙醇炭化.炭化不但消耗了乙醇、硫酸,还生成水,导致反应物浓度变小,反应温度提高,炭化更加严重,使主反应受到抑制;为了减弱炭化,抑制副反应,笔者认为可用颗粒状活性…  相似文献   

3.
1.趣味化学实验.兴趣型的化学实验操作比较简单,现象明显且饶有趣味比较适合在师范低年级的课外活动小组内进行.每次活动直接接排同一系列的几个趣味实验:例如低温燃烧系列一乙醇的低温燃烧、萘蒸气的低温燃烧、二硫化碳的低温燃烧等;变色系列一氯化钻的变色反应、三氯化铁的变色反应等;喷泉系列一氨气溶于水的反应、氯化氢溶于水的反应、一氧化氮溶于水的连续喷泉等;此外还有物质升华系列、自燃系列、氧化剂的氧化性系列等等.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要求学生趣味实验配上形象生动的解说词讲演结合.2.简易检测实验.这是指简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电石和饱和食盐水的反应和电石与95%乙醇和水混合液的反应时产生气体的压力与反应时间的曲线来定量地研究其反应速度。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速度较大,反应不易控制;水与95%乙醇混合液和电石反应比较平稳,气体均匀产生。反应速度可以通过控制混合液中水的浓度来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三个试管里,分别盛有乙醇、乙醇和乙酸,鉴别试管里是哪种物质,这是现行高二课本实验六《实验习题》中的第6题.这三种物质本身在气味上有明显差别,可通过闻气味来鉴别出它们,而老师们通常要求学生用化学方法来鉴别,在实验室里,几乎所有学生都是最先用石蕊试液域试纸)想鉴别出乙酸来,然后,再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去鉴别乙醛和乙醇.教学参考书也是这样讲的.而在第一步用石蓝试液去鉴别时,学生们都提出了相同问题:有两种待测液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不是实验老师把药品装错了?实验老师说不可能错.我做了一次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6.
双镜反应     
双镜反应山东费县二中(373400)侯荣田高中化学课本中乙醛的银镜反应,我改为双镜反应,其实验装置图及步骤如下:1.乙醇棉球,2.氧化铜涂层;3.棉花,4.银氨溶液。实验方法步骤:1.用干净的毛笔蘸取透明胶水,在距试管底2—3厘米处绕试管壁涂一层宽3...  相似文献   

7.
1 ,还具有加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物制乙烯时。混合液为什么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是因为浓硫酸不仅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加热时,部分乙醇跟硫酸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8.
一、教给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1.全面观察法。根据实验目的,从实验事实出发,在全面观察过程中,要求学生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速度、反应装置与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的关系,注意全面捕捉反应现象和仪器仪表的变化以及实验环境的变化。如在讲过C、H2、CO分别还原CuO的实验后,引导学生对这三种物质的还原性实验装置、实验操作顺序及实验过程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再做记录,以形成正确的判断和结论。2.重点观察法。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对某一实验条件或实验现象的典型性、代表性进行重点观察,力求排除一些表面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
乙醇、乙醛氧化的串联实验山东费县第二中学(273400)侯荣田为了加强学生对醇氧化生成醛,醛能起银镜反应的感性认识,笔者将乙醇、乙醇的氧化反应改为如下的串联实验,具体做法是:一,实验装置图A.吸足无水乙醇的脱脂棉B.表面生成黑色氧化钢的细铜丝C.内壁...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1997年第5期刊载了谭和生老师的文章,阐述了实验室用一体积酒精与三体积硫酸混合加热制取乙烯的现象及解释,得出了“碳是制取乙烯的催化剂”的结论.笔者经反复实验及研究,认为碳在制取乙烯反应中的作用机理不应以“催化剂”一词来描述.众所周知,由乙醇制备乙烯,实质上是乙醇的脱水过程.接反应条件不同,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乙烯,也可发生分子间脱水而生成乙醚.乙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是消除反应.浓硫酸在此反应中起着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乙醇在硫酸存在下,发生醇的碳氧键断裂,并在o碳原子上消除一个氢原子生…  相似文献   

11.
张娟 《四川教育》2004,(11):44-44
教师应大胆创新,改变演示实验程序,使演示实验学生化;提供探索性问题,注意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比如在“钠与乙醇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钠在烧杯底部,缓慢放出气泡并移动,说明钠能与乙醇反应并生成氢气。再改用白酒与钠反应,让  相似文献   

12.
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改进武汉市警予中学(430012)王环菊高中课本上的销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在试管中进行这个实验如果教师掌握不好(钠过大、煤油未抹干、手指没捂紧试管口等)就会出现试管中冒火球、生成的氢气跑掉、实验效果不好的问题.诸如上述...  相似文献   

13.
红磷与氯气演示实验探讨昌潍师专冯一民,刘同运一、现象观察与干扰分析按照高中化学课本描述的方法对红磷与氯气进行实验,氯气与红磷的反应是迅速的,但仔细观察现象却存在干扰.观察到的反应现象不是纯净的白色烟雾,而是略带黄色或棕黄色的烟雾.其原因是:燃烧匙为铜...  相似文献   

14.
对化学实验中产生的环己烷、乙醇混合液进行分离回收试验,并找出最佳分离回收条件,所得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由于反应所需时间较长,往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验中不予进行,尤其是以往的教材中都只有文字说明,没有实验演示.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一书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这节内容增加了这一实验,可惜的是,要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耗时较多.  相似文献   

16.
新型试管架     
试管架是放置试管和观察试管实验现象的常用实验仪器,用目前普遍使用的试管架观察实验现象,由于是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进行的,只有当实验反应剧烈或是现象很明显时,才能使全体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当自然光线较弱时,绝大多数学生根本观察不到那些较不明显的实验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对原来的试管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试管架通过课堂实验证明效果奇佳,那些很不明显的试管实验现象,当放在新型试管架上观察时;现象极清楚可见.新型试管架构造如图1所示:制作方法:1.反光部分根据试管架的大小选取废玻璃镜片,割制出与试管架背面、…  相似文献   

17.
制乙烯气体时加生石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乙烯气体实验室制法,通常都是采用95%的乙醇与浓硫酸(体积比为1∶3)混合加热到170℃的方法而制得.此法由于浓硫酸的量大,比热又高,加热到170℃所需时间长.从加热混合液到做完性质演示实验,一般需要十三分钟左右的时间.且点火燃烧时,由于所得乙烯气体中混有较多的乙醇、乙醚、SO2、CO2、H2O等气体,开始火焰呈淡蓝色,后火焰明亮,但火苗很小,看不到明显的黑烟,还常熄灭.故许多化学刊物、甚至教学参考书中都提出了改进意见.但改进后使演示过程复杂化,且效果仍不十分理想.我经多次研究、试验后,将该实验…  相似文献   

18.
对化学实验中产生的环己烷、乙醇混合液进行分离回收试验,并找出最佳分离回收条件,所得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乙烯跟溴反应实验的改进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236017)万子忠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这个演示实验很容易做,现象也很明显.由于反应是在水里进行的,课后学生往往问及水对反应有无影响,反应产物是什么样的?为了使乙烯和溴能直接反应,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教材中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存在的不足,对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进行了探究,设计了一种简易、方便的实验方法,不仅减少了药品的用量,而且通过检测到反应生成的水,说明乙醇在加热与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