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进教室,小伟又摆出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小新则丝毫不在意大家的目光,将那硕大无比的眼镜朝桌子上一丢,伏到了桌子上,那模样似乎三天没有睡过觉了。不过,其他同学情景也差不多,大都是死不拉叽地瘫在那里。现在虽然是早晨,可教室里已是一遍衰败悲凉之景。  相似文献   

2.
宁都起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余人,在该军中的中共特别支部组织下,由参谋长、共产党员赵博生和旅长李振同、董振堂及团长黄中岳率领,于江西宁都起义,加入中国人民反对内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行列。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一项重要的、成功的起义。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为什么会在“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中出现这样大规模的起义并获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发动、组织和领导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小小起义     
<正>村子里的小学是分校,只有一到三年级各一个班,四年级之后就得走一小时的路,到山下的本部上课。也许太偏远了,所以除了专带一年级的老师因为一家人就住在村子里而始终没走之外,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老师好像一直来来去去。最久的一年,短的一学期,甚至还有一个女老师报到那天哭着爬上山,第二天就离开了。唯一待过一年的那个老  相似文献   

4.
商南起义     
商南起义,亦称商南立夏节起义。它是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即这年立夏节)在河南商城南部(现属安徽省金寨县)爆发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开始创建的豫东南革命根据地,成为后来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林爽文起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民为反对清朝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在林爽文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尽管这次起义仅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便被镇压,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却是深远的。本文根据中央档案馆所藏的档案文献,并参考有关的历史资料,对这次起义做一简要的介绍。清康熙年间统一台湾之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随着台湾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也日趋尖锐化了。清康熙年间准许土地归私人所有,允许  相似文献   

6.
陶三春起义     
文章记述了清末19世纪中期发生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区以苗族为主体的苗、彝、汉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7.
黄肖养起义     
明朝中叶,广东爆发了黄肖养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开始,到景泰元年(1450年)失败,时间虽短,但起义军转战于南海、顺德、新会、中山、东莞、广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广阔地区,有十多万农民参加,沉重地打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中国农民战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研究黄肖养起义,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对于我们认识当前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巢大起义     
本文拟就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六章第八节,唐末农民大起义一节加以补充,并提出几个重点和看法,希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这场旨在反对封建压迫、农奴制剥削,乃至整个封建农奴制度的起义,历时二载、声势浩大、威震全国。它有力地打击了封建贵族的统治,震撼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这次起义虽然失  相似文献   

10.
广东天地会起义与太平天国起义作为同时代发生的反清起义,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地点、规模等表层因素上,而且还反映在启动源、发动媒介与政权形态、变革社会的程度等深层次因素上,太平天国起义的启动源为对西方文明的认知与追求,而天地会起义的启动源为“反清复明”;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对西方文明的认知与追求既具有救亡意义,又具有发展意义,而“反清复明”只具有救亡意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发动媒介为拜上帝教,而广东天地会起义的发动媒介为天地会,这一巨大差异使两次起义所建立的政权形态也呈现出重大区别,即太平天国为“政教合一”的统一政权形态,而广东天地会则建立了众多世俗的政权,在变革社会时太平天国试图用西方文明从各方面改造中国,体现出了中国社会进步方向;而广东天地会仍跳不出小农与封建思想的藩篱,起义只停留于推翻旧政权这一肤浅层面上,正是这些差异,使得这两次起义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1.
试论辛亥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武昌起义,是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四川的铁路风潮则是促成这次起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武昌起义又是湖北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工作的结果,而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有效活动更是这次起义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那么,辛亥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是否是两件无甚关联的事件呢?黄兴早在1912年黄花岗周年纪念会的讲词中曾这样说过:“鄂省8月之起义,由广东之原动力。”他是把这两次起义联系在一起,且是把辛亥广州起义当作武昌起义之“原动力”的。黄兴的这种论断,固然不很准确,但这两次起义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事实。这应是研究辛亥革命的同志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满清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民族牢狱”。在这个黑暗的“民族牢狱”中,国内各被统治的民族无不备受极度的压迫和厉害的摧残,而回回民族所受压迫、摧残的程度尤为严重。因为满清入关後所建立的统治制度是“阶级的种族的双重压迫的制度”(范文澜先生主编“中国通史简编”),故其统治的基木方针,一方面是利用汉族的地主阶级,在一定的限度内容许他们参加政权,以便帮同防止和压服汉族人民的反抗,并制造和扩大汉族内部的矛盾;另一方而,则挑拨国内各民族相互间的感情,制造各民族的纠纷,扩大各民族间的矛盾,破坏各民族的团结,以便居中操纵,藉免各族联合,共同抗清,因而确保其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3.
金丹道教起义,是1891年(光绪十七年)发生在热河朝阳、平泉、建昌、赤峰等地区的一场汉族人民的武装斗争。起义者捣毁县衙、教堂,火烧蒙古王府,给了清朝统治者、外国侵略势力、蒙古王公以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4.
德里的起义     
研究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具体事件和具体进程,对于了解这次起义的性质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在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这方面的材料还不多,对于起义的完整的叙述还很缺乏,因而对于起义性质一些结论也是缺乏说服力的.这次起义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时期以米勒特起义为始,以起义者在德里建立政权为止.这是起义的开始时期.在米勒特起义前还有一个酝酿过程.第二时期从德里起义政权建立到德里不幸陷落,它包括了许多重大事件.这是起义最重要和到达高潮时期.第三时期是起义者由  相似文献   

15.
捻党(1808—1851年) 清代中叶农民反地主反清廷的结社组织。其产生,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即十七世纪中叶,但到1808年(嘉庆十三年)官书上才有正式的记载。其活动地点是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和湖北边区。而最初的发源地,是淮北的淝水和涡河流域。捻党来源于清代早期农民的反清结社组织,曾经有许多名称,如八卦教、义和拳、白莲教、捻党、盐枭、虎尾鞭、掖刀会、红胡子、白撞手等。后来逐渐形成为三支力量:八卦教与白莲教等结合,成为北方的反清组织;捻党与盐枭等结合,成为中部的反清组织;义和拳与虎尾鞭等结合,到二十世纪之初,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参加捻党的成员,以贫苦农民为主体,还有渔民、饥民、私盐贩、白莲教徒、船夫、手工业者、衙役,并有镇压白莲教起义中裁撤的乡勇。在捻党活动初期农民并不占多数,游民群众为数较多并成为其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16.
很多节日都有自己的节令美食,中秋节的节令美食自然非月饼莫属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和朱元璋有关系。相传,元朝末年,中原的百姓实在无法忍受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纷纷举起抗元大旗。当时,起义领袖朱元璋准备联合各路起义队伍,一齐发动起义。但是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根本没法传递消息。这时,足智多谋的军师刘伯温想出一个妙计,  相似文献   

17.
清末广西的反清斗争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引人瞩目,而同时期广西反清队伍中力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吴凌云起义,在广西当局亦引起巨大的震动。吴凌云是壮族杰出领袖,从其首举义旗肇始,便得到反清力量的八方呼应,行军势如破竹,席卷广西十多个府县,多次攻占省治,建立延陵国政权,将广西左右江地区尽收麾下,达到了起义的全盛时期。在太平天国运动被国内外势力联合打压下兵败如山之时,吴凌云战死,延陵国亦由盛转衰,走向末路。其子吴亚忠继续领导起义。经过七年惨淡经营,吴亚忠领导的起义也宣告失败,其部队归由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统辖,成为援越抗法劲旅。  相似文献   

18.
北宋对外的种族战争从开国以来一直进行不息。拋开契丹(后称辽)不谈,宋廷和西夏的军事和外交关系,历真宗、仁宗、神宗三朝,一直都很紧张。西夏国主李元吴经常强兵压境,宋廷虽先后起用夏竦、范雍、范仲淹、韩琦等著名将帅,但也不曾收复广大失陷的土地。到了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宋廷终于采取屈辱求和的政策,与西夏达成协议;由宋册封元昊为西夏国主,岁赠大量银绮绢茶等物,军事上才算告一段落。然而宋夏之间断续的战争足足经过十年之久。宋廷在作战期间,军需浩大,向人民征(?)频繁,而公役的苛重尤使当时人民备尝说不尽的苦累。一方面国內贫富悬  相似文献   

19.
钟相是南宋鼎州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县)人。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他领导洞庭湖区农民起义,建立大楚政权,自立为楚王。他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政治纲领,是我国封建社会衣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一《(同治)武陵县志》载:“鼎州民钟相作乱。”钟相的父亲“以懋迁致小康”,  相似文献   

20.
捻军起义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851年(咸丰元年)到1863年(同治二年),其领袖是张乐行.后期从1863年到1868年(同治七年),到1866年(同治五年)以后又分为东西两路,赖文光是东捻军领袖,张宗禹是西捻军领袖.张乐行、赖文光和张宗禹,是捻军起义在两个时期和三个方面的代表人物,结合他们的历史事迹,这里将捻军起义的产生、发展和败灭的全程,作一全面的概括的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