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漫考研路     
转瞬,2006年在不经意间又流走了。与众多在读的研一新生一样,2006年是我收获的季节。然而,手捧那期盼已久的录取通知书,是喜是悲,我自己都无法明了。因为与他们完全不同,我是走过了一段曲折而又漫长的考研路。还记得读大一的时候,眼看着初中的班主任、高中的老师一个个都考上了研究生,我或多或少知道了考研这个名词。但考研到底有多难,考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位在上海读研究生的朋友给我发来短信说: 2005年考研报名180万人,“中国考研网”被点击十几亿次, 学生都疯狂了!我回答说:不是疯狂,是选择的一个方向而 已。 我想大部分学生都和我一样,标本式的中国学生:小学6 年,初中3年,高中3年,然后考上大学,然后……毕业采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难得清闲,坐在图书馆里忽然想写点东西。我是比较懒散的人,但一直喜欢读《中国研究生》上的关于考研感悟的文章,并以此来激励自己。老早就发誓等考上后一定要写点有关考研的东东,现在读研已经一年了,还是迟迟没有动笔。每天都在经历着平凡的生活,考研的事情似乎也已离我远去。今天终于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空闲下来可以动笔了。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势所需,许多本科生毕业后并没有出去找工作,而是选择继续考研,这无疑给那些走上工作岗位几年,重新拿起课本选择考研的青年带来不小的冲击。考上研究生实属一件庆幸的事情,当然所需要的钱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考研来优化自己的大脑无可厚非,但对于上班族来说,考研自然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也需要一个清醒的认识,若不然就会弄得很被动,到头来可能落下西瓜丢了,芝麻也没捡到的结局。因此,笔者提醒在职考研者,抉择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下面是笔者接触过的3个人,他们都先后考上研究生并且有的已走上了工作岗位,那他们在考研前与考取后…  相似文献   

5.
在考研圈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他,让他考研吧;如果你恨他,让他考研吧。考研,是天堂也是地狱。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但是,难,到底难在哪?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王宵 《求学》2023,(5):28-29
<正>从高考到考研,我慢慢领悟到,若想做成人生的大事,大体离不开标题里的这几样,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了。希望我的经验能给正在路上的你一些借鉴。动力:关于为什么考研在考研报名前,我认为应该要先想好自己为什么考研,禁跟风随大流,禁“爸妈让我考”、禁“不想工作,考个研究生再在学校里赖几年”这些想法,如果因为这些想法去考研,那考上的概率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7.
对不起,我不想勇敢了我当初考研考了两次才考上,第一次考的时候,差了十几分。所以,坦诚一点讲,我的第二次考研是因为执念。"可你知道二战考研压力有多大吗?成本有多大吗?你能再撑一年吗?""我能。"我设有任何思索、任何顾虑地说了一句"我能",然后第二年,我以总分前三名的成绩考上了。但这个故事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生的梦想,无数学子正在付诸努力。然而动机各不相同,有人觉得考过研的大学生活更加完整;有人觉得考上研找工作就能“缓期执行”……真心祝愿今年考研的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9.
读研究生已经一年多了,看着新生报到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考研的荆棘之路。我想把那段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那些正挣扎和奋斗在考研路上的兄弟姐妹们多一份鼓励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无非就三条出路:就业、考研、待业。当然,任何人都不希望遭遇待业的惨痛。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自己身边的人都在辛苦拼搏,我当然不能置身事外。这几年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其实我们都很焦灼,因为有时辛苦的努力未必就能有所收获。但由于惯性的力量,我们中的许多人仍固守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梦。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我,没有“好风凭借力”的家世背景。由于家里情况不怎么好,与同学相比,我多了几分实在。父母初中文化程度,他们的工资全部花在小孩读书上了,两个姐姐大专文化程度。刚进大学,我就想着大学该怎样度过,…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2012,(21):42
"我们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钱,但是学校能为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提供高额的考研奖学金,激发了同学们考研的兴趣!"6月19日,在商丘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取考研奖学金的梅欢同学动情地说。6月19日,梅欢收到了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和同校的另外128名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一样,获得了学校一次性奖励的5000元。他所获得的5000元正是"商丘学院优  相似文献   

12.
亲历考研     
故敏 《大学时代》2006,(3):60-61
从1985年考取上海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21年,期间我读完了研究生谭程,教授过研究生课程,还担任过英语专业硕士生导师,应该说考研、读研、教研的种种过程都已经亲历了。但是对我来说,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考研的那段经历,它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令我无法忘怀。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北京广播学院,报考研究生的人在我们研究生公寓楼下排出50多米,望着一张张充满焦急渴望的年轻面孔,我不由回想起两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考研经历…… 那时我从西北一所重点高校毕业已经7年。学的是中文,考的却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这个炙手可热的专业。跨专业、跨学校报考的难度有多大,可能有过考研经历的同学都深有感触。 我的英语是1992年也就是10年前过的四级,61分。之后一直没学。到2001年开始复习时,是个连“日记”怎么拼  相似文献   

14.
大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不同,就意味着其走过的路也不同。”今年32岁的大东是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从1998年大学毕业到2003年,四年多的时间里大东历经了四次考研与工作的轮回——11月份辞职准备考研,次年1月份考完研找工作。2003年,他终于达成了自己的读研心愿。轮回,始于理想大东的本科是杭州丝稠工学院的服装材料与营销专业,但是他的理想是做一名高校教师。“我想考取研究生以后去大学当一名教师,我很喜欢教师的职业,或许只有考研成功才有机会。”这成了大东后来考研一个…  相似文献   

15.
考研变奏曲     
喻禹 《大学时代》2005,(11):38-39
考研,对于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来说,似乎显得有些庸俗化了,记得当时室友问我“,你为什么考研”的时候,我居然不加思索,一脸严肃地说“考研是为了考博啊”,室友大笑,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回答”。再记起这一幕,两年时光已经飞逝。我不算个聪明的人,也不是个懂得笨鸟先飞的人,因此每每落后之时,才发觉悔之晚矣。第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度过了,还记得刚刚从网上看到自己成绩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又拿起考研的书本,心里在想“难道我还要再看一年这本书,受不了了”。室友过来了,安慰说:“别在意,放松放松去,大四了,考不上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这样一篇报道,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各大名校的研究生大多来源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特别是以前从师专改制的基层师范学院。为什么这些学校的学生考研的特别多,考上的几率相对大?原来,不少地方性大学像高中一样,将考研录取率作为衡量办学好坏的中心指标,所有的课程都按照应试的路子设计,学生考上了研究生,按照考取的学校的档次,可以得到学校1000-500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7.
我2007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的最深刻的一次考试,虽然中考和高考也至关重要,但内心体验却没这么强烈。现在回想起来知识的考查并不是很难,其实考的是一种心态。一批批的考研人在准备过程中相继退出了这场战役:有人准备了一段时间后放弃了;有人网上报名时放弃了;  相似文献   

18.
悟空:听说你要考研了,你总是一会儿一个想法。上次,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我碰到你的时候,你不是说你不考研吗?还说考研这种恶俗的事情你不会做,弄得在场的几个刚刚考上研的仙童很没面子。看你又变卦了不是?不过,师父听说你要考,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又上了一个档次,对你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也看到了,现在西天这边大家都在考研,你能认清形势,师父替你高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网络上对地方性院校学生考研热情高涨的现象完全否定的观点,笔者采用SAS软件对相关学生大学四年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因子分析取得数据,说明地方性院校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素质并不一定都差。指出地方性院校学生考研热情高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性院校调剂生过多,学生回避就业中的不公平待遇,当前我国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要求现状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20.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英语实行全国统考。根据教育部文件的精神,从2005年起,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科中不再进行听力考查,听力考查调整到各招生单位的复试中进行。这一变化让考生和各考研辅导学校都出乎意料,因为考研英语中增加听力测试,只不过才3年时间。2002年考研英语中第一次增加听力测试,但当年的听力分数并没有计入考生英语总成绩。从2003年起,听力分数第一次正式计入英语考试成绩,当年考研英语增加听力测试被评价为考试指挥棒指向了英语听说能力,可为什么才实行两年又取消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