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美育”一词进入中国语境中以来,美育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便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20世纪初美育的“无用之用”,到当今美育功利性的泛化,本文在避免美育“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孰是孰非的基础上,强调美育是“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美学史上中外几大主要流派对美的本质的界定,和对审美超功利性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的考察中,悟定禅宗同庄子一样,把审美超功利性与人的精神自由融通起来,把绝对的心灵自由作审美超功利性的内在本质来界定,与希洛和克罗齐把审美超功利性当作事物表象描述相比要准确、明白、深刻得多,从而认定在社会条件下,把主体审美态度和审美快感的超功利性当作审美的本质征来审视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艺术创作和审美进行了深入分析,就艺术审美的无功利性和功利性的存在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对美与功利的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广告以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普遍性和审美性,使其成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作品。文章从纯粹审美的无功利性、广告目标的功利性以及广告审美的无功利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广告审美无功利性的特点。虽然广告本身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但对广告的审美却也具有纯粹审美的无功利性特点,这可以为广告作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无利害“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它有别于对善的追求所引起的愉悦.报告文学无法摆脱社会道德观念、摆脱对善的追求却与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道德的、具备无功利性的审美之间并无悖论.报告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体现在创作的过程中,而审美的超功利性发生在审美主体的接受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试论职业教育的功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界定了国内外职业教育与功利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之后,对职业教育与功利性的关系作出了评鉴,并充分肯定了功利性教育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影响,同时对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它方面的影响作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对道德培养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功利性价值取向不仅是道德的一个必然维度,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贯立场.但是功利性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道德和人类的“应然”道德相比很显缺憾.为实现对个体功利性道德的超越,我们应该对“现实的人”进行“人的应当”的伦理价值引导,并且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入党的“功利性”动机,认为不应简单地将为找一个好工作等“功利性”动机视为完全错误的,应看到其中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工作中应在始终坚持“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这一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将择业理想等“功利性”动机与正确的政治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合乎现实的健康的入党动机。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功利性属性已经众所周知,面对生活的无奈,很多人求助于美学、哲学。叔本华把艺术当做是生命意志的暂时休歇,阿多诺把文学作为救赎之路,暂且不论文学能否助我们越过刀锋,文学功利性的关键不是本体论而是认识论,不在乎本身是什么,关键在于被人们当作什么。不在于能否带领人类走出终极困惑,而是如何调整心态,积极的存在于现实。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入党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入党的"功利性"动机,认为不应简单地将为找一个好工作等"功利性"动机视为完全错误的.应看到其中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工作中应在始终坚持"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这一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将择业理想等"功利性"动机与正确的政治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合乎现实的健康的入党动机.  相似文献   

11.
茅盾的一生是伟大的,主要表现在他作为革命家和文学家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上。而这样的贡献的取得与茅盾的功利性选择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将从功利性选择方面对茅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凤珍 《考试周刊》2012,(62):189-190
功利性动机以外界要求为行为动力,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构也在随之改变,到了高中阶段,功利性动机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功利性动机产生的原因一是来自于学生个体社会化成长的结果,二是学校教育的环境促使了学生功利性动机的出现。功利性动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但它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明确,有利于矫正学生的偏科现象。教师应该巧妙利用功利性学习动机的利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进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内外结合,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功利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着功利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和效果等带来不良的影响。高校应该通过在教师中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做好继续教育需求分析,改革现行教师绩效评价办法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等措施来避免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4.
美育具有功利性,语文美育也具有功利性,其功利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巨大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上。要根据语文美育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5.
曾晓利 《时代教育》2010,(9):184-184
在中学生中出现的功利性阅读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引导学生走出功利性阅读的误区,需要分析形成功利性阅读的原因,需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低家长对学生的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营造出适宜孩子阅读的氛围,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会主动探究,进入到科学阅读、享受阅读,品味生活的读书境界。  相似文献   

16.
顾准 《文教资料》2012,(22):87-89
审美是一种移情,它体现为人之为人的精神愉悦的或是灵魂净化的,可能达到思想的启悟,体现为灵魂的终极关怀。正由于无功利无厉害,没有实际目的,拒绝物欲,审美才是精神的高蹈,然而审美的"无功利",却是以"有功利"为历史与心理前导的。原古巫术的目的与功利意识,为原始审美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实际功用形式和原始文化态度,为原始审美意识发展提供土壤;审美和日常生活联系,呈现由功利向非功利的过度和转化。审美在功利性转化为非功利性的过程感受精神的愉悦。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大潮中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知识本身和人自身,而关注知识和人的功利性需要。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教育在功利化的进程中恰恰遗忘了作为鲜活的主体存在的个人。由此,教育就表现出功利性的显著特征,驱动了学校教育的实用性,教师的教学动机也呈现功利性,致使学生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凸显功利性.文章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寻找出高职教育存在功利性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回顾教育的本质,提出高职教育的双重性.高职教育功利性其目的虽无可厚非,但高职教育过程一定需要有克服功利性的技术批判意识,重点提出认识和改善高职教育中的功利与非功利问题对策,对办好我国的高职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人们在审美鉴赏时,过分强调审美的超功利特征而对其社会功利目的漠然视之现象,提出审美功利性与超功利性是相互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功利性学习是以功利原则为依据,为追求眼前的功效和现实利益而进行的学习,其判断标准是学习的有限的目的性。大量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学习存在普遍的功利性。它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危机:导致大学运行秩序混乱,学习资源极大浪费;导致学生个体单向度发展;造成大学精神弱化、社会与时代精神沦丧;造成专业生态恶化,影响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发展力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等。以此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消除危机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