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都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使用这一课前提示?下面就以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隋的统一和大运河为例,作一说明。一、可作为导语。导语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剧中的序幕。而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在比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真正的做到了图文并茂。每课正文前都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它的叙述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用极其精炼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全课的内容:课文内的插图是课文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前提示和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好教材的关键.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呢?笔者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陈军 《新课程研究》2009,(12):28-29
课前提示是学生最先看到的新课内容,怎样才能发挥课前提示的最大作用呢?教师怎样利用这个提示进行授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七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打开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变化是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使用这一课前提示?下面就以新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十三课<秦未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为例,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5.
北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打开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个变化是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下面本人就如何使用课前提示略谈几点: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打开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变化是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使用这一课前提示?下面就以新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十三课&lt;秦未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gt;为例,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7.
陈林 《考试周刊》2012,(35):18-19
常州地区初中历史新教材(北师大版本)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与以往人教版有了很大的变化:体例上,将时间体系转化为单元知识体系;结构上,强调主题版块;在形式上,课前增加提示(即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课后增加"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学习栏。  相似文献   

8.
高效的历史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其不仅需要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新路子、寻找新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前几分钟。这不但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而且还浪费了课前几分钟的宝贵时间。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训练是一种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笔者在实践中将学生课前三分钟的训练内容归纳为下列"六个一"。一、诵读一首历史小诗教师在备课时,可精选一首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小诗,上课前则让历史课代表抄在黑板的右侧或把提前印好的材料分发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历史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前提示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数时候教师们普遍认为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从学生做题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矫正教学的一种课型。因而在讲评课中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重知识轻能力的讲授,把讲评课上成了特殊的复习课。另一种是知识与能力并重却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把讲评课上成了毫无生气的习题课。笔者认为好的讲评课不单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能力的分析探讨培养,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形成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估,能够在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中收获一种良性的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1.
导入环节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导入新课包括课前导入和课中导入,方法灵活多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导课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寻求阅读教学的最好视角。在人教版教材中大多设有课前提示,它们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力这些课前提示资源,引  相似文献   

13.
说课是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某一具体课题的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  相似文献   

14.
王馨 《成才之路》2012,(7):71-71
有效的历史教学要注重有效的课前导入,课前导入影响一节课的成败。结合历史课特点、学生心理特点,现代历史教学的课前导入方法可分为悬念导入、谜语导入、音乐导入、图片导入、生活导入和电视形式导入等等。  相似文献   

15.
川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在结构、体例和形式上都有诸多创新。其中在每一课的正文前设计一小段引言.可谓匠心独运.应是这诸多创新中的一个亮点。引言用语不多。大都三、五句话.但每段都是编者根据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巧妙设计,精心安排。或创设历史情境,或勾勒历史线索.或用设问点出全课的重点.或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相似文献   

16.
林颖 《学苑教育》2020,(7):80-80
本文针对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促进微课在高中历史发挥的效力为依据,从指导高中生在课前自学历史、提升高中历史微课理念的学习、采用微课传送学习历史的手法、使用微课开展特征化的学习等几方面入手,希望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7.
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讲评课是历史教学的有效延续与反馈,是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或能力缺陷进行矫正弥补教学的一种课型。有效的高中历史讲评课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有效教学的实施,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结合历史讲评课的教学实践,从"评前分析、讲评设计、讲评教学"三个环节具体阐述了历史讲评课的实施过程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引入微课教学,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微课资源充分利用到课前、课中、课后,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册,与以往课本比较,信息量增大,信息种类增多,内容生动活泼,编排体例新颖,特别是教材编写者在新课本中每一课前增加的“提示”对讲授该课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下面仅就课前提示的作用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一、体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表明人类社会演进的阶段性,又突出不同历史阶段各自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课前演讲--点评历史 所谓的课前演讲不是漫无目的地即兴演讲,也非脱离现实的东拼西凑.要求学生在每一新课开始前,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景及相关新闻报道等.在课上用3~4分钟演讲,既要有历史内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达到有讲有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