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奥尔罕·帕慕克的《雪》是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曾引起本土民族主义者的集体焚烧。这其中是否掺杂着一些误读的部分?实际上,《雪》的内容可以分成前景、背景两部分,前景是一元论叙事,背景是互文性叙事,两者构成一种文本反讽效果。这种反讽在土耳其本土、东西方文化冲突、形而上哲学三个层面展开。最终,通过反思人与雪花的生命构成,帕慕克表征了一种德里达式的延异诗学——"每个人都有一片代表自己生命的雪花"。  相似文献   

2.
反讽作为一种文学技巧,主要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结构反讽和模式反讽四种类型。在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不同类型的反讽灵活地运用于四桩婚姻大事之中,以评判当时以追求金钱为目的的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反讽的三个层面——修辞反讽、戏剧性反讽、哲学反讽——探讨《爱玛》的反讽艺术,表明《爱玛》是一部具有深刻的反讽张力的好小说。  相似文献   

4.
反讽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具有多义性和难解性,从反讽的角度解读鲁迅的小说,在鲁迅研究界只初见端倪。作为鲁迅讽刺艺术经典之作的《肥皂》,可以依据反讽所具有的双重意义结构,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总体反讽三个层面上进行观照。  相似文献   

5.
在巴赫金眼中最基本的反讽形式就是笑谑式的反讽,而狂欢化则是产生这种笑谑式反讽的沃土。笑谑式的反讽可以说是巴赫金“对话性”理论的一个具体表现,既然讽剌的基础是对话,那么反讽作为讽刺的一种重要手段自然也是以对话为基础的,戴维·洛奇的小说《小世界》具有鲜明的狂欢化反讽特征。本文旨在以《小世界》为例,具体发掘狂欢化反讽是如何通过对话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台湾著名现代派诗人痖弦的名诗《船中之鼠》,以多彩的情境反讽为特色。本文析其为虚拟性反讽、命运反讽和心态反讽三个情境反讽类别,并对其相应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白话》是徐坤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似乎总是与反讽联系紧密,两者的结合也使文章尖刻而发人深省,并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意味。《白话》中作者通过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总体反讽等反讽类型举重若轻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挣扎和生存困境,这三种反讽类型在徐坤小说《白话》中运用自如,一方面增加了文章可读性,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精英文化的消解。也因此,《白话》奠定了徐坤小说反讽的修辞策略,在其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夏天敏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具有特有的艺术魅力,这是与其对反讽艺术的成功运用分不开的。《好大一对羊》的反讽艺术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言语反讽、情景反讽、视角反讽和结构反讽。小说正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反讽叙述来进一步凸现了主题。  相似文献   

9.
《觉醒》通常被认为是一部表现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是对《一小时的故事》所表达的女性自由解放思想的深化,但申丹却从《一小时的故事》读出了反讽,故有必要对《觉醒》中的反讽加以分析。从情节反讽和结构反讽两方面对《觉醒》进行解读,发现作品对埃德娜在追求自由独立中所表现的盲目和冲动持保留和批评态度,并通过对埃德娜的反讽强调女性主义运动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理性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多级形式的“反讽式观照”─—再论《了不起的盖茨比》杨爱唐菲兹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中的知名度很高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部杰作。它在艺术上匠心独运,多处运用“反讽式观照”,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反讽(...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牧区雪灾具有灾情重、救济难度大的特点,致灾直接原因是“冻”与“饿”。根据内蒙古雪灾的特点和致灾的原因。内蒙古抗御牧区雪灾的思路应该是以防灾为主,以救灾为辅,建立雪灾抗御系统。沿着这个思路。内蒙古抗御牧区雪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牧业人口、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加大传媒的宣传力度、转变牧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2.
《雪国》围绕岛村和驹子、叶子在雪国这个冰雪纷飞环境里的生活和情感变化,“雪”的意象不断闪现。雪对雪国的自然环境。对小说人物的情感演绎以及对川端康成思想情感的寄托。都有巨大的生成意义,从而使“雪”的意象至少具有了雪境自然、雪境情感、雪境禅韵三个层面的联结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梅与霜雪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中国咏梅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描写视角和表现方式。在与雪的类比中,展示梅花不畏严寒,独标一格的精神风貌。而在日本古典和歌当中,"梅"是作为春天的季语而为广泛使用的。梅花代表的就是迎春。且"比德"与"审美"的双重标准,奠定了中日咏梅诗歌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Snow     
雪花,雪花,白又凉。雪花,雪花,来了又走。啊,雪花!你去哪儿?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飘到哪儿。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关系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对该区域雪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Landsat/ETM+数据,利用雪盖制图算法(SNOMAP algorithm)提取研究区4期影像的雪盖信息,结合DEM数据,分析了天山典型高山地区积雪覆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一月份积雪覆盖范围最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和南部,这主要是由西风环流路线和区域地形特征共同作用造成的;4个月份的积雪覆盖率均随海拔上升而增加,但速度有所不同;在不同月份和高程带上,不同坡向上的雪盖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冰川的主体由降雪积累而成。只有在大量的云被顺畅地输送到高纬度和高山地区,降雪量才能大于融雪量,继而形成冰川。对比研究7亿年至今的生物群落,发现历次冰川形成时期,有两个重要条件:首先,在足够宽阔的低纬度海域,那些能使云凝结核大量释放的生物群落大发生,其次,在中高纬度有利于水汽畅通输送的生物群落分布极广。当前者锐减时则冰川消失,而后者的变迁则对冰川进退的影响甚巨。因此得出结论:生物对冰川的形成、消失和进退的影响是起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计算和分析宽度不变和侧面切削两种不同形状的滑雪板的受力以及相对重心的力矩,得出了侧边切削的滑雪板更容易转动的结论;通过解滑雪板运动的微分方程,发现滑雪板的削边对其曲线运动轨迹的半径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北方地区的地域特色开展社区冰雪体育,使冰雪运动在北方社区得到进一步加强。以促进冰雪体育消费市场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乔伊斯的名著《死者》中有多处关于雪景的描述,“雪”不仅给人展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情境,同时也净化了人们的灵魂.本文将用亚里士多德“净化说”来分析“雪”及所谓“死者”的象征意义,并解析作者对于生命意识的虚无和现实性的对立与统一的观照  相似文献   

20.
咏雪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领域之一。欧阳修创"禁体",苏轼作"尖叉韵"雪诗,后人争相效仿,甚至有人将"禁体"扩大到词、赋、曲等文体创作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文化现象。将吴应箕的禁体与尖叉韵雪诗置于禁体与尖叉韵雪诗发展史中来考察其继承与发展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从学界不太关注的视角与不太注意的材料来研究禁体雪诗,有利于拓深禁体诗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