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共利益之善的价值承诺是教育政策伦理所遵循的基本伦理价值原则。然而,教育政策伦理“公共善”常常被“多数者善”伦理所替代,带来教育公平的丧失。为此,应深化正义优先的伦理观点。坚持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统一的伦理原则,坚持全纳教育的伦理价值原则,为教育政策活动提供更正当性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司法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发挥着"守门人"的重大作用。公正的司法判决不仅需要法官具备渊博的法律知识和娴熟的审判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审判过程中能够坚守法律人的伦理要求。针对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现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法官职业伦理素养提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行政伦理责任的研究基于一定的哲学理念。民主、主体性、主体间性、批判性思维是西方思想家所强调的理念;稳定与和谐是中国思想家所强调的理念;中西思想家对“正义”与“平等”理念有着相似的理解;从行政伦理责任的理念到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实施,不仅需要在法律体系中的渗透,而且需要来自于行政管理内部对于雇员实施的有关行政伦理责任的监督,以及对行政管理者和公民实施行政伦理责任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根植于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治国家里,司法是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因而司法裁断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正义能否实现,并进而影响着公众对法律制度的信心和信赖。司法公正根植于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从我国的司法现状及现实需要出发,法官应确立公正、独立、廉洁、行为正当、勤勉尽责、忠于职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则。我国在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和规范法官行为操守的工作中,必须改变以前单纯地以政治素质代表职业道德的作法,对法官思想素质方面的要求要体现出与其他职业、岗位的本质区别;改变以前由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灌输的教育方式,应使法官从根本上认识到司法活动的职业特点;改变以前那种认为职业道德属于可抓可不抓的观念,认识到法官职业道德是法官行为的基本准则,关系到司法能否公正和公众对法治的信仰等根本性问题;改变道德修养应靠自身修养的观念,认识到营造崇尚公平正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规则的环境是培养法官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不仅具有促进商品流通的经济功能,而且具有建设精神文明所需要的教育功能。广告应具备真、善、美三种基本的价值。广告的真实性及可信度是广告的生命。广告之“善”主要在各方(企业、媒体、广告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正之中。广告不仅要遵守“底线伦理”,而且要积极倡导符合当代市场经济的先进道德。广告的艺术性在于体现美,美是广告的灵魂,广告人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此外,广告还应有政府监控、业内自治和广告批评。  相似文献   

6.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09,(3):80-80
劳凯声:正义与关怀是教师伦理的价值追求;崔允漷:教师应学会评价,再学会上课;金生鈜:教育改革首先应考虑制度变革;吴康宁:德育应坚持“神圣”“日常”“有趣”三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某种意义上,司法过程是对民主和正义的一种考量,立法体现民主,而司法则更多地代表正义。司法活动本应严格依法进行,但法官毕竟不是机器,而且为了裁判的合法又合理,需要赋予法官考虑案件特殊性的权力,也就是自由裁量权。但是,自由裁量权如果规制不当,又会被滥用。正确的态度是一方面赋予和保障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对其加以适当的规制,以充分发挥其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8.
观点     
劳凯声:正义与关怀是教师伦理的价值追求;崔允漷:教师应学会评价,再学会上课;金生鈜:教育改革首先应考虑制度变革;吴康宁:德育应坚持“神圣”“日常”“有趣”三原则。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腐败活动的一个新动向就是一些贪官与“赌”挂上了钩,参赌聚赌、以赌敛财的现象日益猖獗。“官赌”加剧了权钱交易公开化,导致了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的高发。本文通过一些历代和国外禁止官赌的事例说明禁止和根治官赌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制,而且需要执政者始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对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下高校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师功能观,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必须是一个始终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而且应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使学生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意义上的“学”转变到“会学、会问、会做”的创新意识上来,才能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正与大学角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重要的道德法则,是全部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作为一个典型的公共领域,大学负载着实现公共利益的办学目的,在体现、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培养具有社会公正意识的人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使命;大学传播、倡导社会公正观念,有利于促进大众的社会公正意识的形成;实现社会公正,还要求大学自身在程序上努力体现和维护公正。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是政府行政职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行政管理中如何体现社会公平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政府一方面要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促进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行政管理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在社会公正的建设过程中,九亿农民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群体.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营造农村社会公正氛围,如协调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营造扬善抑恶的舆论环境、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塑造农民的公正意识等,为农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曾经作为“精英培养摇篮”的高等教育,在朝着“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失衡发展的根源及表现,都在于缺失了惠及全民的“公益性”。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均衡发展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哲学,在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上也找到了其现实理性。  相似文献   

15.
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利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保证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新形势下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思路逐步向前推进。现阶段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政府为主,坚持公平为先,坚持质量为重。  相似文献   

16.
社会正义: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人类的价值理性和公共权力的本质特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性质要求我国政治系统要把社会正义作为价值指向与价值诉求。长期以来,我国缺少对政治系统本身的价值追问和政治实践的价值评价,使得当代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面临社会正义的拷问。社会正义不仅应该成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成为社会制度的建构原则,还应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既体现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当前人民享受社会福利不足,加之权利意识增强,对社会公正的渴望高涨,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这对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提出了强烈的现实诉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诉求要从实现进程、需求层次和参与主体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公平的本意是“合情合理、不偏袒”,是公正与平等的有机结合,且重心在公正,是一种“应该如此”的价值判断,具有永恒与普世的价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仅仅将“一定程度的收入均等化”视同为公平,并由此出发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存在难以克服的硬伤:忽略了公平中的公正要求,与公众日常生活中“合情合理、不偏袒”的公平观不兼容,极易引发种种悖论,误导价值观的混乱。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取而代之以“维护与实现公平(正义)”,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行刑是刑事司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效果直接关乎刑罚目的的实现。我国当前行刑主体多元化的制度构造不仅背离了刑事司法机关诉讼分权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公安机关、看守所以及法院集中有限的资源专司其职,并容易造成部分刑罚的执行流于形式,行刑效果难以最大化和统一化。有必要对行刑主体进行一体化改革,促进行刑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