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也代表了中国比较教育的最高水平和前沿。30年来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并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中国对美国教育的关注有中国知识分子对美国的偏爱,更有中国教育问题和改革的驱动。而随着中国博士教育的扩展和纯粹学术兴趣的增长,中国对美国教育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多而复杂,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滞后发展又严重影响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却存在脱离社会现实和教育实践而抽象谈论"应然"和照搬照套外国理论和经验的弊端,致使起不到引导教育实践的作用。通过分析教育理论的产生、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曲折历程及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实,指出要把中国社会现实和教育实践作为出发点,要置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合理吸收国外经验与理论,"建立本土教育理论",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提升教育品质,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导航。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研究成果国际化是中国教育研究走向世界和提高自身研究水平的必经之路。教育课题设置的数量、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社会广泛支持是中国教育科研成果走向世界的良好基础。而提高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扩大用英文表达教育研究成果的学术通道,遵守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规范和提高教育研究论文的翻译质量不失为中国教育科研成果走向世界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教育研究中的“中国研究”,即强调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自主性的教育研究,“中国人及其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存在的根基所在。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文本性存在、生命性存在和过程性存在。提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命题,其宗旨和意义,一是追寻以“中国人”为基点的教育研究;二是为人类教育学界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当代中国教育知识界对人类教育学界的贡献,体现在基础理论、基本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双向构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初创和成型三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的存在根据、定义、作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索。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建设,可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亟待解决五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与哲学的关系,教育哲学在中国的生存基础,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国教育哲学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是展现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是近代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外国教育思想的引进和近代中国教育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文章通过考察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的历史,总结出教育期刊传播的主要教育理论内容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的留日教育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然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留日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特别是近十五年来中国的留日教育更加趋向于理性化和成熟化,留日教育在价值取向上更显实用性。作为中国留日教育的个案和样本———福建省,其留日教育的变化也体现了中国留日教育发展的趋势。要科学剖析中国留日教育的发展趋势,应以福建省留日教育作为个案进行微观分析,结合中国整个国家的宏观研究,才能更为准确地抓住中国留日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以降,现代教育目益成为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主体形态。中国现代教育是指自鸦片战争之后逐步拓展的,经过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新政”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教育等若干时段并变革至今的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教育形态。中国现代教育是一个描述现代中国社会的教育总体特征的范畴,它是在并只能在中国古典教育与现代教育抑或中国传统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相互对待和互为比较中才能确立起来。中国现代教育萌生于二十世纪初年,以1901年改书院为学堂的诏令和1902年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癸卯学制以及1905年停废科举为制度标志。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不是某个单一制度因素所能决定的,它乃是由多个制度因素合力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立足点上回答了"怎么办教育"的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扎根中国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扎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扎根中国悠久历史和光辉革命传统,扎根基本国情和人民生活实际,扎根本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扎根中国大地,未来教育事业发展要坚定"四个自信"。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教育政策制定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教育改革创新要正视不足、融通中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核心价值落地,教育理论研究要立足我国教育现实问题,从而扭转教育发展的"去本土化"倾向,创新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发展中国特色教育事业,以"中国化"回应"国际化",为21世纪人类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0.
30多年来,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经历教育视导恢复,教育督导重建,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的初步形成和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起步建设四个阶段。对这一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对推进教育督导现代化,对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对教育督导体系的健全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现代化"既是当下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这种"热度"体现在政策文件、文献数量、教育实践改革等多个方面。中国教育现代化有着百余年发展的时代背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传统教育的危机、西方现代教育的嫁接、民国时期的短暂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成就,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同样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新现代化理论和后现代主义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构建我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教育发展战略,它既是思想观念,又是动态的实践发展过程.构建我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是动态地掌握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态势、衡量教育现代化的方向、速率、程度的迫切要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寻求可操作的定量化的方法和能力,用以评价和分析教育现代化的运行现状、变化趋势,并兼有对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预警和决策功能.建立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应遵循四个原则,即: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原则和导向性原则、同时还应注意教育现代化目标函数的类型和边界尺度.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空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育现代化概念的界定、教育现代化内容和特征的探讨、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构、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以及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处理的几对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空间网络结构通达性整体较好,且具有一定的等级性与稳定性,各省域间存在普遍的教育要素溢出效应,但不同省域在教育现代化空间网络中存在空间异质性。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属于双向溢出板块;广东、福建和重庆属于净溢出板块;少数东部和中部省(市、自治区)属于“经纪人”板块;西部多省(市、自治区)属于净受益板块。从教育现代化空间网络结构影响因素来看,就业人口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与人均GDP两大因素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较大。面向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应通过优化教育战略布局、加强教育要素流动、促进人力资本开发、创新协同发展机制等路径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而为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从本质上讲,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传统教育治理观向现代教育治理观的转变过程。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是引入社会参与治理机制以突破行政中心主义桎梏;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激发社会参与治理热情,提升治理的有效性。未来,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矩阵式治理结构,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要构建一种良性的治理文化,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教师真正成为创造性主体,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教育发展的福祉。  相似文献   

17.
人的现代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道路。在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中,人的现代化就是社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促进人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素质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应以人的现代化为现实目标,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现代化素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及办教育的指导思想 ,它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前沿和关键所在。而中国文化传统所特有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思维形式 ,对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着深刻的影响。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相关与整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近代化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初步成型于清末新政时期,至20世纪20年代初基本完成。与此同时,近代国人出国教育考察也大致经历了如上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考察活动都是因教育改革而发起,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评估中长期存在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的现象,当前国家决意要采取措施实现管办评分离,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但是管评不分仍然是教育评估制度中争议的焦点。文章通过分析教育元评估制度建构的两种方案,即国家法团主义模式影响下的教育评估制度和多元主义模式影响下的教育评估制度,认为应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团主义语境下构建我国的教育元评估制度。通过对教育评估机构进行再评估,保障教育评估质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管评分离,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