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感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它具有两极性,表现为能够对人的认知加工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适度的情感唤醒有利于认知加工。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任务;相反。过高或过低的情感唤醒以及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正常的认知加工,甚至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幼儿在课堂上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出现注意分散、坐立不安等情况,自制力差的幼儿还可能发出怪声、扮鬼脸或做其他调皮动作。教师如果不从幼儿的情感需要上去考虑,就会责怪孩子不听话,认为他们是不守纪律的孩子。如果是孩子喜爱的游戏,他们乐此不疲,能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提高,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开发和培养智力和能力。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是有感知、质疑、自尊、成功的需要以及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们对自己与对象世界所结成的价值关系的感受和评价,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或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或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当情感体验的思与“诗”相互沟通则形成独特的、具有人类共同感的情感体验。情感表现在于以诗性自由,按照生命形式虚构情感幻象,赋予其心灯朗照的精神内涵。情境是感性现象和超感性现象的合一,“情感的深沉象征”。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情感领域包括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涉及人的性格、感情、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情感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外界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就会使人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会使人感觉有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情感领域包括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涉及人的性格、感情、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情感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外界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就会使人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会使人感觉有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7.
正正确运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在政治课的学习中的兴趣浓厚。情感的产生是人对自己有欲望的事物和知识进行的情绪反应。对政治课感兴趣或不感兴趣,在进行政治课的学习时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深入研究,消极的情感体验会阻碍学生在学习政治的精力投入。初中生刚开始接触政治,认为政治学科的知识很枯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需要为反映形式。从需要对象的性质看,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学生,教师是满足其精神需要的主要对象。教师的关怀、爱护、鼓励,会引起学生热爱、尊敬、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憎恶、反感、消极落后的情感,甚者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研究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愿望和需要,是自身思想观念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反映的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是人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实际生活中如果人们情感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便会产生一种十分愉悦和轻松的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满足学生的愿望和需要,给他们更多的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就会喜爱上这个学科,把自己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  相似文献   

10.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15):48-49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快、振奋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失望等,如果人的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忧郁感和压抑感,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的心理需要,并要努力满足他们合理的心理需要。一、热爱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一项相…  相似文献   

11.
积极情绪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产生的一种基本情感体验。凡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人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凡不能满足或不符合人的需要,人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就学生而言,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学习效率就高;消极的情绪可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冷、学习效率就低。……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的情感是一种动机,一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原动力.Skinner & Belmont认为,学生的情感参与包括四方面的体验:兴趣、快乐、忧虑和愤怒.也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情感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包含六个基本要素:孤僻、遵守规范、反叛、顺从、革新和参与.这些要素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基本方面:积极情感、遵守规范和消极情感.其中,积极情感包括兴趣、快乐、好奇、信心、参与和革新等.数学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品质的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参与许多数学活动,并形成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良好的数学学习过程,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将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更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它是人与人互相沟通的媒介,是社会达成理性共识的基础。但目前社会中,有部分孩子容易产生消极情感,这就向目前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课文和优秀文学作品所饱含的情感和人文性的优势,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促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开朗、勇敢、热情地面对学习、生活,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形成健康的情感世界和积极的人生观。因此,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或者同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会引起消极的或不平衡的情绪体验。学生的情绪体验在他的行动和行为的调节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积极性质的情绪能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消极性质的情绪对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既然情绪体验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着这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十分自觉地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的感情和行为,在学生身上发挥最大的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 ,即 ,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当人们对外界事物持肯定态度时 ,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心理体验。反之 ,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 ,甚至痛苦、愤怒的心理体验。这些情感因素会对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知识的教育依赖于心理教育” ,〔1〕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 ,要善于激发、诱导、控制学生的情绪 ,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情感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情感是影响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情感既…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能激发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如果把情感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那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促使其情趣的产生,进而对其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倾向性主观心理体验与相应的行为反应。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如果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产生肯定性质的情绪体验,如喜爱、愉快、满意、振奋等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产生否定性质的体验,如忧虑、悲伤、惊恐、愤怒、痛苦等消极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学习情感的评价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情感的色彩,没有情感的知识是枯燥的,随时都会被遗忘,只有通过情感而融化在生命之中的知识,并由情感生发开来的对人生、对人类、对宇宙的感悟才是习得的真谛。学习情感是人对学习是否符合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学习情感按需要的体验分为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消极的学习情感。通常情况下,人们把积极的学习情感称为学习情感,而把消极的学习情感叫做没有学习情感。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天资非常聪明的学生和天资极差的学生仅各占不到5%,而90%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学…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例如,一个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感到羞愧,这种羞愧的情感就反映了考分与他自尊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对行为的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同时情感又是双向影响的,即学生和老师都能激发起对方的情感。这样老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在通常情况下,爱与关心能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得到最大的自我肯定,进而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因此,平常与学生说话尽量别用“废话”、“胡说”、“这还不懂吗”一类的词句,这只能使学生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应能看到学生错误行为的积极面。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感会激励人们去努力地学习、工作、创造;而消极的情感会阻碍、压抑工作、学习的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