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在整理古代文化时,分类为经、史、子、集。中国史学文化遗产的珍贵、丰富,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史学家,对“史学”的看法和要求是怎样的呢?以下试窥其一斑。一、史学批评中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也有政治标准、学术标准两个方面。刘知几的“才、学、识”,章学诚的“才、学、识、德”,就是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统一。识、德,指封建政治、道德的修养。才、学指学术修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  相似文献   

2.
意象批评就是文学批评家通过比较直观的形象来表现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意象批评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远古时代,《诗经》中就有“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的诗句,可以说,此时意象批评就开始孕育了,所以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社会历史背景是意象批评产生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电视文化批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2日19:30-22:30,在中央电视台《电视批判》开播两周年之际,王岳川教授等受cctv.com的特别邀请,与上万名在线网友共同探讨当代前沿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批评?”。这里仅发表王岳川教授与在线网友的部分问答,网友名不一一注出而统称为“问”.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是一种尝试。文化概念的极其宽泛和广度包容使我们在涉及民族文化时只能大略指出,其表层可以是风俗习惯、行为方式,里层可以是思想观念、科技文艺,深层则是心理定势、思维模式。在传统文化这一背景上考察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显然不大可能将传统文化分类后到古代小说批评中去寻找例证,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古代小说批评本身的探讨。最好是能将文化分类与批评体系结合起来,一一对应,然而这又为历史的具体性所不允许。我们所能做的是从古代小说批评基本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意象批评就是文学批评家通过比较直观的形象来表现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意象批评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远古时代,《诗经》中就有"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的诗句,可以说,此时意象批评就开始孕育了,所以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社会历史背景是意象批评产生的内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直觉领悟式的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共同创造的文化,这造就了文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突破传统文学批评的边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视觉。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的文化视觉是跨学科的开放性视觉,游弋于文本内外的内外兼修的视觉,具有实践性、政治性、批判性的参与性视觉。这一视觉的意义在于为文学批评开启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话语以其强烈的实践性品格介入当下文化活动,在克服了传统美学过分形而上的弊端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当代审美文化批评的话语特征分析透视是很有必要的.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多元化;同质化;情绪化;滑向文化,背离审美;热衷解构,忽略重建.  相似文献   

8.
碎片化与意识形态批评——詹姆逊后现代文化批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对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枇评理论,认为后现代文化的碎片化、不可分析性与詹姆逊对后现代文本的深度挖掘形成矛盾,后现代文化中距离的消失与詹姆逊的“认知测绘”理论形成矛盾;詹姆逊文化批评是后现代知识分子在当代语境中对意识形态的想象性把握,对社会矛盾的虚幻解决,这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形成矛盾。企图在文本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在后现代的碎片与总体性的意识形态之间进行调和,使詹姆逊的文化批评处于理论的建构与自我解构之中。  相似文献   

9.
石中英  梁卿 《教育学报》2005,1(1):51-57
从当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本分析了20世纪不同版本历史、语和物理教材中的科学化,认为其存在以下有待完善的地方:在科学观方面,应该进一步强调科学问题、科学假设作为科学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阐明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的思想;在科学价值观方面,应该充分阐明科学的负面价值与内在价值;在科学发展观方面,应当修正“科学成就史观”和“个人英雄史观”,确立“问题史观”,突出科学问题、科学论争与科学家共同体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科学家的形象表征方面,应该注意表现科学家从事科学工作更为重要的一些专业性品质。  相似文献   

10.
陈星星 《文教资料》2006,(8):116-117
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当代理论界面对西方文化批评的兴起引发的困境与反思,本文试从文化批评与中国传统批评话语的整合;批评主体的定位以及国内批评话语的具体操作实践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诞生伊始,女性批评就存在着些许不足。其引发问题的神来之笔也往往是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西方女性批评的引进触发了我国学界对女性批评的“问题”意识,然而若要深化研究,我国的女性批评研究须立足于现状和问题所在,了解这一批评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模糊性,然后才能探讨出其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现代性拥有多种颜面。就目前来讲,学术界大致清理出了以下几个最为基本的层面:对时间性存在的认同与推崇;平民化、大众化走向;个人自由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反思性、批判性文化类型的构筑与呵护;中西融汇式的文化资源模式等。我们在辨识中国文化现代性颜面的基础上展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将会有利于克服当前学术界在此等研究领域所存在的视界狭小、缺乏评判标准、研究标本化、表层化等弊病,有利于摆脱单纯作“材料整理”的无作为状况,有利于真正还原历史、激活历史,有利于发掘出历史生成的力量源头与发展走向,从而能够使历史的研究服务于当下,导向于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其批评范式转向表现为从文本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变。这使得文学意义的内部体系进一步向外部开放,文学固有的边界被消蚀。其中文本批评对文学边界的固守和文化批评对文学边界的逾越显现了文论范式的发展必然,反映了文学在政治、科技、文化的冲击下遭遇的难题。对此,我们应以审慎的态度理性对待批评范式的转换与文学边界的移动,既要保持文学的自主性,又要不失其开放性品格,使文学在动态的移动之中显示其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理论的倡导及其新诗批评,在确立现代新诗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方面,为世人所瞩目。究其本质,闻一多的新诗理论及其创作并非“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譬儿”,在他的诗歌观念中,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事实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基础内核。其诗歌“三美”的倡导,是传统诗歌理论基础在美学方向上的发展,是现代诗歌审美理念的建立;他对新诗的批评乃至对某些诗人、诗作的否定,以及诗歌创作以“时代”、“民族”为经纬的倡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观念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更新。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也存在此问题,即难以实现西方理论的中国语境化。文章试从文化批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历史借鉴和文化利用等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原型批评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后,以其方法论的性质和与中国传统学问路数的相似性、民族心态的适应性等,在文学研究乃至整个文化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取得了诸多批评实践业绩、进而形成思潮。但由于外来理论和研究者素质等因素,原型批评理论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很多不适和失误。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问题,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也存在此问题,即难以实现西方理论的中国语境化。本文试从文化批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历史借鉴和文化利用等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后殖民理论思想来源复杂,关注和反抗一切权力话语是其理论所指。后殖民理论登陆中国后,催生了中国式的后殖民批评。有必要探讨中国后殖民批评中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是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必须坚守自己的阐释权;他者是一个镜像,应把殖民话语与纯粹知识分开;全球化提供了本土文化创造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当代文化批评的操作背景及历史流向作了分析讨论,并结合文学批评的现状,指出文化批评不能替代文学批评,应该全力复兴新时期的文学批评事业。  相似文献   

20.
叶嘉莹女士在其著作中认为中国传统诗词批评的特性是由中国语文之特性造成的。本文认为这种看法不够正确。本文对叶女士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是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中国传统诗词批评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