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逆向创新研究的日益深入,要求对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类型进行理论提炼。基于后发企业在创新活动的"概念化"与"研究开发"环节的主导深度,通过多案例研究归纳了四种逆向创新类型并总结了相对应的创新策略组合。研究发现有以下几点:其一,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机会是多元的,存在于创新链多个环节,后发企业应善于挖掘创新链上潜在的多种创新机会;其二,研发并非后发企业逆向创新活动的主要和唯一方式,后发企业应重视非研发创新和弱研发创新;其三,后发企业逆向创新过程中应该树立策略组合的观念,尤其应关注"竞速"策略和"利基"策略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逆向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在后发企业的创新追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海尔和迈瑞的纵向案例研究,探究了基于利基市场机会的后发企业逆向创新路径。结果发现:基于市场轨道的市场创新可以为后发企业创造逆向创新的机会,且利基市场导向的逆向创新路径呈现多元性;基于本土的创新能力是后发企业利基市场导向逆向创新的重要支撑;利基市场拓展与基于本土的创新能力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促进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本文聚焦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问题,通过将企业内部创新能力与外部创新网络相结合,基于本土企业逆向创新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总结后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逆向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 本土市场创新为后发企业创造多元化的逆向创新机会;作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子系统,创新网络嵌入与基于本土的产品开发能力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促成逆向创新的发生与实现;基于全球创新网络嵌入,促进后发企业实现逆向创新的演化升级.本研究丰富了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加深了对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认识,为本土企业逆向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归纳理论为基础,基于领先跨国企业和国内后发企业多案例比较研究,提出基于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逆向创新理论模型,展现这两类企业如何基于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实现逆向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在逆向创新产品化阶段,两类企业采取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组合模式不尽相同,领先跨国企业更需要增强利用式创新,构建当地外部网络并提升开放深度,而国内后发企业更需要增强探索式创新,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并提升开放广度;此外,双元性创新与全球创新网络构成一个互动协同发展系统,对逆向创新产生叠加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不同企业实现逆向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品创新的网络化使企业的创新路径不必再覆盖所有的创新环节,后发企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创新路径与市场中的领先企业进行竞争。但模仿领先企业取得成功的创新路径并随之而演化却不是后发企业的必然选择。基于PC产业中外成功厂商的对比可以发现,合适的企业创新路径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初始创新路径与产业创新网络共同演化的结果。条件不同,其结果可以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6.
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后发企业追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途径。通过对后发企业追赶和破坏性创新理论相关文献的梳理,基于后发企业视角重新阐释破坏性创新内涵,从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技术及政策的多维角度整合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继而从破坏性创新的时机选择和路径两个方面总结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实现方式,探索性地构建基于后发企业视角的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最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出高端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定量研究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聚焦于后发企业追赶领先企业的行为,从创新方式和策略选择两个方面,选取颠覆性创新和柔性策略相关指标,采用定性比较分析(fsQCA)分析得出后发企业追赶领先企业的成功路径,并找到追赶路径中的核心条件和边缘条件。分析结果表明颠覆性创新对后发企业追赶领先企业有积极影响;采用柔性策略可以避免追赶过程中不必要的竞争,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优势;多元化创新方式和柔性策略交互作用下可以提高后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优势。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建议,寄希望为后发企业追赶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后发企业追赶领先企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臧树伟  李平 《科学学研究》2016,34(1):122-131
后发企业选择以何种方式、何种时机进入市场将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其市场进入的成败以及能否更好地实施后续追赶计划,作为当前创新领域和战略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破坏性创新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战略选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本文以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基础,借助小米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案例对"后发企业市场进入时机选择"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在市场时机选择方面,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层级分明的市场竞争是后发企业能够成功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在技术时机选择方面,成熟的技术、较低的技术获取成本和技术获取难度对于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起着重要作用;在产业时机选择方面,新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以及成熟的产业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发企业市场进入的成败;在政策时机选择方面,产业政策扶持和融资政策扶持则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后发企业追赶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追赶、商业模式。不同于以往研究,从企业创新和战略层面探讨其对后发企业追赶行为的影响,并引入消费者接受程度和领先企业对后发企业追赶行为的态度来衡量后发企业是否采用柔性战略,同时衡量后发企业新产品是否具有市场优势以及追赶超越的难度;基于20个典型案例,通过模糊集定性分析法和二分法进行编码、赋值和校准处理,最终得到后发企业实现追赶甚至超越领先企业的6条路径。结果表明:颠覆性创新在后发企业追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后发企业往往通过边缘市场培植新技术发展直至符合主流市场需求,但后发企业要善于采取颠覆性创新方式;柔性战略可以避免追赶过程中不必要的竞争,弥补后发企业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不足,发挥企业创新优势;多元化创新方式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综合性、立体性和多维度的创新能力,且与柔性策略交互作用可以提高后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后发企业的追赶。据此提出在多元化创新能力和柔性战略的交互作用下,后发企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多元创新能力,并充分结合自身创新能力和柔性战略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徐雨森  徐娜娜 《科研管理》2016,37(10):35-42
摘要:近年来,在新兴市场国家,回溯创新的案例不断被发现和总结,日益要求对回溯创新的类型进行理论提炼。首先,基于企业在“创意/概念”环节与“研究开发”环节的主导深度,归纳了“弱创意、弱研发”、“强创意、弱研发”、“弱创意、强研发”、“强创意、强研发”四种典型类型。接下来,总结了同以上类型相对应的创新策略(分别谓之为“市场竞速”策略、“利基市场”策略、“开发领先”策略和“全面领先”策略),并且指出采用这些策略企业所需要具有的能力支撑。最后,通过对相关企业不同阶段回溯创新的分析,归纳出本研究中回溯创新可以遵循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彭新敏  吴晓波  吴东 《科研管理》2022,43(7):135-143
核心技术与互补资产是后发追赶过程中两种不同的主导策略,后发企业往往面临两种策略如何选择与平衡的难题。本文通过海天塑机集团2001~2017年在全电动注塑机技术领域追赶的案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由后二次创新向一次创新的超越追赶动态过程中,主导追赶策略经历了从核心技术到互补资产再到二者并重的演化;从组织双元视角看,在该过程中,企业经历了从探索与利用序列交替的间断型平衡模式向探索与利用共时进行的双元型平衡模式的转变。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揭示了后发企业从后二次创新向一次创新的超越追赶机制,同时深化了我们对后发追赶动态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并成功追赶和超越其他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领导者。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本研究探索中国光伏产业追赶与超越的机制。通过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在进入阶段,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国际市场需求机会窗口,通过嵌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技术引进、建立合法性、获取国际资本来提高企业绩效。在追赶和超越阶段,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创新生态系统互补性技术机会窗口,通过选择性地知识共享、上下游合作创新、形成全产业链及集聚效应、互补性技术创新来建立本地创新生态系统,以提高绩效并实现追赶和超越。此外,在超越阶段,中国政府帮助光伏企业培育本地下游市场需求,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制度政策机会窗口稳固了本地创新生态系统,有效协调生态上下游企业共同创新,保持了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C919干线客机一飞冲天标志中国在复杂产品创新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旨在复盘C919研制及技术追赶过程。研究发现:(1)中国从航空产业链最顶端——总体设计开始技术追赶。(2)后发国家实现复杂产品技术追赶的独特模式——主制造商与组件供应商构成的“主供模式”内涵与成长型主供关系特征。(3)国家意志与企业抱负的有机统一是后发国家技术追赶模式成功的重要条件,且以技术追赶与共同成长为导向的成长型“主供模式”不同于以全球价值链低成本采购为导向的成本型“主供模式”,前者强调突破关键技术和推动产业升级。本文既填补了后发国家如何实现复杂产品——干线客机技术追赶的空白,也为后发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提供重要管理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已有研究,构建了“投入-过程-产出”的风险研究框架,总结出6类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即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益分配风险。引入协同效应为中介变量、动态能力为调节变量,运用SEM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研究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①6类风险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不同风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②协同效应在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利益分配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在市场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③动态能力显著调节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市场风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对利益分配风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于以往首先在发达国家创新后再向发展中国家传递的传统模式,反向创新特指专门为新兴市场开发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引入发达市场后也能获得采纳的创新形式与扩散路径,反映出新兴市场地位变迁、全球研发资源分布与创新成果跨国界流动的新趋势。本文在梳理创新全球化进程基础上,对反向创新与其他新兴市场创新的专有概念进行了辨析,描述了反向创新的主要实现路径,初步构建出该领域的研究框架,最后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杨烨  谢建国 《科研管理》2022,43(2):36-45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通过支持偏离自身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使本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得到了快速提升,但这种发展同时伴随着政府的市场干预和较低的资源利用效率。我们以政府干预为切入点,利用STIRPAT模型并结合GMM-System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在排除市场扭曲干扰时,出口技术“适应性”偏离比较优势的赶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考虑市场扭曲时,出口技术赶超的减排效应发生重要改变,具体地,市场扭曲使得出口技术较低程度的赶超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资源要素富集地区的减排,只有当这种赶超在较大距离上偏离比较优势时则会扭转消极影响,但目前并未实现;市场扭曲抑制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资源匮乏地区的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赶超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7.
刘海兵  杨磊 《科研管理》2022,43(11):111-123
本文基于华为公司的创新实践,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和提升机制。研究发现:(1)从资源管理的视角,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在初级生产阶段、国际化开拓阶段、全球化扩张阶段、创新引领阶段发展历程中创新能力沿着资源建构能力——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治理能力的轨迹演化;(2)战略对机会窗口的匹配性决策是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能够实现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导机制,战略决策对机会窗口的识别、拦截、预测、创造决定着整个组织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创新能力发展;(3)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机制是,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及学习模式形成一个螺旋递进的上升机制。初级生产阶段实现了积累性学习模式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积累,国际化开拓阶段达到忘却性学习主导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的质变,全球化扩张阶段实现积累性学习模式主导下的显隐性知识并重的知识体系,创新引领阶段在积累性学习与忘却性学习的平衡中实现知识的开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创新系统理论是西方学者针对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否同样存在创新系统呢?在深入理解创新系统理论内核的基础上,本文对1949年以来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体制下创新系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并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GDP总量持续攀升、全球竞争力指数持续攀升、全球创新指数持续攀升和世界500强企业总数持续攀升等方面阐明了不同时期我国创新系统的存在以及在相应创新系统作用下中国创新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主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且不以创新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主导一个国家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关键原因,不是创新系统由哪类创新主体主导的问题,而是不论何种经济体制下,国家都需要努力建立与本国发展阶段、创新要素和制度环境相匹配、相适应、相协调的创新系统。不论创新系统如何演进,国家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Matsuyama与 G-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错配等变量,系统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予以模型刻画,进而提出核心命题。利用200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在测算金融错配指数的基础上,从政策扭曲与金融摩擦双重视角对上述核心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尤其是对企业“创新质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揭示,金融错配会通过政策扭曲和金融摩擦这两条路径影响企业创新。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从微观层面揭示金融错配抑制创新的内在逻辑,同时从双视角进一步剖析金融错配的影响渠道,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