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这是关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民族素质整体提高的当务之急。小学校长必须直面本校优秀教师团队形成之现状、新形势下学校优秀教师团队形成之必要性和紧迫性,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优秀教师团队形成路径。一、教师团队发展的焦虑现状近年来,我校教师团队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学校地处边远山区县城,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个别教师进取精神衰减,其释放的负能量影响了教师团队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澍 《文教资料》2006,(4):89-90
近几年,国内外有大量的关于教师性格对教学影响的具体研究。通过对一些中小学校的学生以个案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的教师性格才是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以及什么样的教师性格才会对教学产生好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性格不仅对教学产生影响,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校生活,甚至可以左右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周雅玲 《甘肃教育》2010,(11):23-23
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优秀教师缺乏,教育教学水平低。很多教师在工作以后,不重视自己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也对教师培训工作不太重视,使得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中小学,行政干部大多来自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教师和特级教师。这些教师从事行政工作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而且也导致广大教师把行政化道路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影响。为此,学校应建立行政干部与教师队伍相分离的制度、学术委员会以及教师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机制,以保障一线教师的优先发展和权益,回归教师学术管理权,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30位优秀教师为样本,对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性别、教龄、工作学校类型对优秀教师的成长有影响,入职学历对优秀教师的成长没有影响;自身的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对优秀教师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网络、教育杂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对于优秀教师的成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边疆中学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法对718名云南边疆中学的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研究发现: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差异;优秀教师的总体教学效能感以及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均高于一般教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教师、一般教师与内地的专家型教师、新手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存在着共同性与差异性;不同的民族、性别对优秀教师、一般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优秀教师的成长没有奥秘,只有永葆一颗教育的好奇之心,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修炼素养力、教学力和影响力,才能成为教育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悄然绽放美丽。其中,素养力是教师发展的立身之本,决定着教师教学的高度和厚度;教学力是教师发展的兴业之根,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力是教师发展的成长之梯,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效度和信度。普通教师只有不断丰富和充实素养力、不断锤炼和提升教学力、不断扩大和提高影响力,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学校应创造条件,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与教师进行适时对话;以教学反思为途径,培养反思性教师;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确保校本研训的实效性;关注学生层面,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培养的实践中,一些问题总是困惑着我们,多数教师知道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常难于有效、系统地实施;多数学校优秀教师的出现具有或然性,不能群体性成长,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个别学校能够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不断推出优秀教师。基于此,我们将教师群体性培养的视角着眼于宏观教学理念与微观教学能力之间的中观层面,就是一个学校某一学科教学中被教师共同认可并遵循,具有稳定性的教学规范。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可是在促进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面临花费大量教育资源培养优秀教师却留不住的问题,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困境。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学校、教师进行分析,成本—收益是其中决定性因素。为此,以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中的培训成本分担为指导,制定培训成本分担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适当的赔偿机制等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走出优秀教师培养与流失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1.
一些地方教师交流流动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如有的对优秀教师的流动管理借鉴了“俱乐部”的形式,优秀教师流动必须是“有偿”的,“门槛”提高了,城里学校也不再盯着农村的优秀教师,而是下大力气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即使有进城的,流入学校也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而流出学校可用这部分资金加强教师培训。对从初中选拔优秀教师到普通高中任教的做法,明令叫停,并且实行严格的高中任课教师数与招生数挂钩的办法,促使各高中学校引入足够的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如为了稳定住农村优秀教师,山东潍坊开展了特级教师评选,设立了优秀教学成果政府奖,今年他们将确定2000名农村优秀教师,实行政府特殊津贴,让农村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有作为、有地位。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密集成立,但其在机构性质、职能定位、活动主体、工作方式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同时具有行政管理和学术服务功能,不宜作为纯粹的行政机构,也不应是简单的学术服务机构,而是一个运用管理职能调动多方面资源为教师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的专业机构,需要从传统科层结构向矩阵结构过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定位应根据学校总体办学定位,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及教学工作现状科学确定,同时还需要兼顾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教学发展的职能划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当致力于面向全体教师,提升所有教师对教学发展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建设初期可以尝试把活动对象定位于优秀教师,以部分带动全体,逐步实现活动主体由部分教师向全体教师的转变。教师教学发展鼓励自愿,充分发挥教师主动参与的能动性,也需要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以保证中心的活动对教师有一定的覆盖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充分吸收最新理论成果,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关注学生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发展项目中来。  相似文献   

13.
备课组既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组织,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备课组去具体实施。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关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有效的集体备课。因此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文意在对传统备课模式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备课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有效集体备课的呼唤,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名师研究”就是向优秀教师学习,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技巧等,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吸取他人精华,不断地锤炼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在学习了优秀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后,对自己的教学技巧逐步加以完善,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再思考,以形成高于自己原有特色的教学风格。所谓“名师”即指国内学科教学领域功成名就的教师,如中学语文学科界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余映潮等,也可以指一定领域内(如所在学校)能起引领作用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缪小龙 《双语学习》2007,(10M):118-119
备课组既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组织,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备课组去具体实施。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关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有效的集体备课。因此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文意在对传统备课模式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备课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有效集体备课的呼唤,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未来。为有效地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山东省教科院以访问学者和基层人才挂职研修培养为依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课题引领、理论阅读、导师指导、学做结合"培养模式和路径,为全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优质教师队伍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为教育管理部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以成人教育学理论、教师发展阶段理论和场动力理论为基础的“自助营养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为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该模式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学校场域为基础,教师个体学习需要为根本,为教师提供专业化发展各阶段所需的信息和资源,发挥教师主体动力,通过自助学习、互助交流和专家指导,促进教师积累专业知识、获得教学经验、提升实践能力、形成独特风格、提高多元素质.  相似文献   

18.
以368名教师为对象(其中优秀教师143名、普通教师225名),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具体的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教师家庭的差异,探求教师家庭的基本现状以及家庭对教师工作的影响。结果显示,优秀教师家庭幸福感要高于普通教师;普通教师中,幼儿园教师要高于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家庭经济生活,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教师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参加艺术、体育类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教师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精神文化的创建和品牌建设。从高校教育者与学校互动的视角出发,创新管理、重建师魂、回归师途等路径将有利于优秀教师文化的创建。  相似文献   

20.
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促进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参照点。在校本研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实践路径。第一种是以访谈的方式对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进行挖掘整理,将整理的成果应用于校本实践;第二种是以"循环磨课"的方式研究课堂,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第三种是指导和规范教师经验总结的写作方式,有助于准确地共享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