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视的苦恼     
我只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是,我的眼睛却偏偏过早地近视了。医生说是假性近视,可以治好。妈妈整天让我做眼力保健操,我却三下五除二地做完了。因此,我的视力慢慢地越变越坏。那次,我正在大街上走。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没有呀,后边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我又往前走。突然,一个人在我的背上拍了一下。“唉,原来是你呀。”我说,“吓了我一跳。”“我叫你好几声,你向后看时看到了我,为什么你不理睬呢?”她问我。“我、我……”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谁让我这双不争气的眼近视了呢。还有一次,我…  相似文献   

2.
如果一本书卖得好,编辑就会说:“我的老板本来不敢出这本书,这个作者本来被所有的人退稿,谁说曲高一定会和寡呢?”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位在新华社工作的师弟问我:"干了这么多年,你觉得你的认同感在哪里呢?" 是呀,认同感在哪里呢?以我十多年的记者工作经验,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是孤独的.特别是每当我一个人出差,在火车上凝望夜色中的万家灯火,心中还在琢磨怎样接近采访对象、怎样获取证据时,这种孤独感会更加强烈."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这固然有江湖豪气,但记者毕竟不是独行侠,面对充满未知的采访,支撑你坚持的力量在哪里呢?同时,作为一名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你的报道可能很难获奖,也许还会面临诉讼的麻烦和风险,推动你前行的动力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他一决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自己的很  相似文献   

5.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6.
档案新解     
记得从懂事的那时起,我对档案就有一种凝重的感觉,总以为档案是历史的沉积,是遥远的过去,是库房里那层层叠叠排列着的一本本厚厚的纸张发黄的案卷。直到前不久经历的那件事,使我对档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事情是这样的。 网上追逃行动的第一天晚上,我与分管局长到派出所去检查追逃工作。走了一个派出所又驱车到另一个派出所。所长们的汇报和实地检查的情况不怎么令人满意。是什么原困呢?我仔细地琢磨着,又到机房里向民警请教。问题的症结在交谈中找到了,原来是我们没有很好地运用已经掌握的高科技手段和存有数以万条计信息的数据库。一  相似文献   

7.
编辑老师:我搞报道已经3年了.3年来,我委身斗室,日夜奋战,而今呢,一连串的失败把我推到一个进退两难、欲哭无泪的地步.生性倔强的我第一次感到如此的迷们、困惑和可怜无助。一直关心我的领导和战友.对我的信心动摇了,连对我最抱希望的。被大家誉为“全团一支笔”的指导员也对我失去了耐心,不得不摇起头来;资助我学习新闻函授的女友也绝望地离开了我。哪个姑娘会天天陪伴着一张紧缩眉头的睑呢?我怪不得别人、只怨自己没用,我觉得周围所有的人都在嘲笑我,耳畔传来的战友们的歌声笑声,以及乒乒乓兵的打球声、棋桌上的叫喊声,似…  相似文献   

8.
疯子     
你们是否听说有个疯子,他在大白天手提灯笼,跑到市场上,一个劲儿地呼喊:“我找上帝!我找上帝!”那里恰巧聚集着一群不信上帝的人,于是招来一阵哄笑。其中一个问,上帝失踪了吗?另一个问,上帝像小孩迷路了吗?或者他躲起来了?他害怕我们?乘船走了?流亡了?那拨人就如此这般又嚷又笑,乱作一团。  相似文献   

9.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孟子传》,是一部以小说形式艺术地展现“亚圣”孟子一生事迹及其思想发展轨迹的文学作品。 读罢小说,使人感受最深的,是它极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儒家思想传承的过程。千百年来人们都视孟子为“亚圣”、为继承孔子学说的正宗,孟子在世时,也以孔子的直接继承人自居,但孟子师承孔子的具体情形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在孔子死后,其创立的儒家学派纷呈的情况下,孟子一派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呢?小说通过对一个个饶有兴味的情节的描述,形象地向我  相似文献   

10.
一、“文革”中的一段经历“文革”一开始,我并不怀疑其正确性。这是因为多年养成的听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照指示办事。直到自己被揪被斗,还觉得“矫枉必须过正”是运动的规律,想着等到运动后期,自己的问题也一定会得到纠正,因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躺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式的人物”。我怎么会是“当权派”和“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呢?这显然是“过正”了,我口  相似文献   

11.
侯波同志拍摄的“毛泽东主席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外宾们在一起”,是一张好照片。人们看了这张照片,好像身历其境,亲眼看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庄重而又慈祥的仪容,亲耳听到了三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的共同语言:紧密团结,反对侵略,保卫和平。为什么这幅照片能这样强烈地感动人呢? 我想,主要是作者成功地通过一个有限的画面,表达了  相似文献   

12.
这事发生在河北省武安市。“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那我从哪儿走?”“后门。”“后门要是也堵了呢?”工作人员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见彭市长直接走到上访群众中间,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先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门顷刻间畅通了……相信这个群众上访的场面会有很多人曾经目睹或者有所耳闻。但是,只有一个人,用“心”把它记了下来。另一件事发生在河北省易县…  相似文献   

13.
善于思考     
对一个习惯负面思考的人来说,我会很羡慕那些正面思考的人,因为正面思考确实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另一面,我很快心生疑惑,总觉得这些家伙们太狂妄了!这些人真的认为正面思考很好吗?也可以这样说,假如我正面思考了,我认为自己随后一定会失去一些东西,并且因此产生局促不安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06,(3):42-42
勇敢的士兵在一次战争后,军官问一个士兵“:在这次战争中,你是否勇敢?”士兵回答到“:您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在战争开始后我勇敢的冲上去砍掉了一个敌人的双脚。”军官听了后奇怪的问道“:为什么不是头呢?”士兵回答到“:因为他的头已经被吹掉了。”同行屎壳郎与蚊子谈恋爱,郎:你啥职业?蚊:护士,打针儿的,你呢?屎克郎笑道:缘分呐,同行,俺是中药店里捏药丸的。摘自(中文幽默王)小幽默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信念叫坚持,坚持不一定能成功,但放弃却一定会失败. 你知道蜘蛛如何结网吗?蜘蛛结网时需要走很多的路,它从一个檐头打结起,顺墙而下,然后一步一步爬到对面的另一个檐头,直到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再把丝慢慢收紧,蜘蛛网的第一根线就是这样拉起的.  相似文献   

16.
把握镜头     
当我获得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消息传开后,许多朋友向我表示祝贺。还未来得及沉浸在兴奋之中的我,此时感想良多: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与我相识并且有过一段接触的人,大多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徐京星这人算不上有灵气,只是做起事来比较认真罢了。那么,为什么会获得这个新闻奖呢?我想,祖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为我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空间;如果没有同行们的鼎力相助和自己的努力,就不会有自己在新闻摄影业务上的  相似文献   

17.
从阿富汗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是喀布尔的每一天,每一个人依然还在我的脑海当中.和还留在那里的同行通电子邮件,他们告诉我,喀布尔终于下雪了,很大的雪.于是我在想,那里的穷人们,他们如何来度过这个寒冬呢?电视里面在播放卡尔扎依呼吁国际社会帮助阿富汗的重建,多国部队正在陆续地到达……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底,报纸上“送温暖”报道渐渐多了起来。但我发现,多年来,“送温暖”照片似乎都是一个样子:“送温暖”的领导一手端着慰问物品,面向镜头,一脸笑意,作深情慰问状。而被慰问者双手捧着慰问物品,感激地看着领导。照片中,领导大都是“正面形象”,而被慰问者多是“侧面形象”。我就禁不住想,“送温暖”的照片为啥年年一样?记者们为什么就不能换个角度呢?记者可能会抱怨:拍摄“送温暖”照片,多是奉命行事,而且往往要“突出领导”,也只能那样拍。但是为什么每张照片都拍成那个样子呢?这一是记者有了固定思维模式,虽然镜头里的人不一样,但也不…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我看到一位传媒人写的一首诗,"十年青春空飞扬,人未老,报先亡,新识旧友,何处诉离肠。千简万牍著文章,朝随露,夜伴霜。一夜北风旗幡乱,刀笔断,鸟弓藏,青丝白发,谁人不彷徨。往昔峥嵘随流水,落花黄,晚报殇。"这首诗道出了传统媒体人的彷徨与困惑,让我受到很大震动。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传媒大发展、大变局的时代,时势造英雄。这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挑战在哪里呢?就在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媒体格局,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编辑絮语     
我已经努力了。每当自己遭遇公务中的失败,常常这样自我抚慰。虽说自慰中有些无奈,但从无奈中想理直气壮地逃掉一份责任。记得曾不止一个高人有可以只在意过程而无须在乎结果的见解,自己还忧虑什么呢。仅有努力就够了吗?每当面对败局,自己又忍不住自我质问,如果人连志在必得的勇气和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