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的板书是一篇微型教案,下面谈谈我对《狐狸和乌鸦》这课的板书设计。课文导入,板书课题时,我有意将狐狸写在左下方,乌鸦写在右上方,一改通常板书课题形式,为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疑惑,立即有人发问:“老师,为什么将狐狸写在左下方,而把乌鸦写在右上方呢?”我正要回答,有学生说:“我知道,因为狐狸在地面上,而乌鸦是停在树上的。”于是,我便在狐狸和乌鸦之间加上一个“和”字,说述:“狐狸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知道了。”这样的导入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2.
自从乌鸦的肉(ròu)被狐狸骗(piàn)走之后,它很生气。一天,乌鸦给狐狸打电话,电话回音说:“您拨(bō)的用户正在上网。”于是,乌鸦又给狐狸发电子邮(yóu)件(jiàn)可狐狸不看。乌鸦只得给狐狸打手机,狐狸接起电话说:“你想干什么?”乌鸦说:“你为什么不看我发给你的电子邮件?”狐狸二话没说就把手机给关了。乌鸦生气地飞到狐狸家,一边敲(qiāo)门一边说“狐狸,你给我滚(gǔn)出来!”狐狸说:“我才不给你开门呢!你给我走开。”乌鸦一生气就飞走了,它飞到朋友小狗(gǒu)开的建(jiàn)材(cái)商(shān…  相似文献   

3.
狐狸叼起肉,刚走了几步。心想:“我为什么不先坐下来享受这美味?”于是就坐了下来,准备吃肉。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哇哇的叫声,原来是乌鸦带着她的朋友来抢夺他的肉了。狐狸数了数,哇!一共有25只乌鸦。1∶25,天哪!怎么比得过?结果,在乌鸦们全都冲上去的时候,狐狸已经放下肉逃走了。自从狐狸骗走了乌鸦zuǐ里的一片肉以后,狐狸心里一直很得意。有一天,狐狸不小心shuāi伤了腿,一连好几天都没出来。乌鸦感到很奇怪,就从树上飞下来瞧瞧,当她看到狐狸腿伤了肚子又很饿时,就把cáng在wō里的一块肉省给了狐狸。狐狸吃着乌鸦给它…  相似文献   

4.
苏渊 《云南教育》2005,(19):17-18
《狐狸和乌鸦》一课中,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教师有这样两种教法。一是在学生读了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以后,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对狐狸的看法,给狐狸扣上“狡猾”的帽子,以下凡是讲到狐狸便称“狡猾的狐狸”。二是引导学生把狐狸三次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想。由于教师没有任何情感倾向,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狐狸“狡猾”——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使乌鸦“动心”,受骗上当。有的说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坚持性”,理由是它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由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到赞美乌鸦的羽毛和嗓子,直到乌鸦开口。教师认为这种见解很有创意,予以鼓励。  相似文献   

5.
沙蓓诗 《辅导员》2014,(23):12-12
自从被狐狸骗了之后,乌鸦很不甘心,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报复狐狸,而狐狸却想再找个机会骗骗乌鸦。这天,狐狸又去找肉吃了,正巧碰上了穿着黑色礼服、嘴里叼着一大块肉的乌鸦。狐狸老远就看得眼睛发亮、口水直流了,而在树上的乌鸦只是冷冷瞥了狐狸一眼。狐狸满面微笑,拿腔作调地说:"乌鸦欧巴,你的新衣服可真好看!你的眼光真好啊!"乌鸦白了狐狸一眼,在树上依旧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6.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瞅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肉,狐狸馋得口水直流,“得让它开口,这份美味才能归我享受。” 狐狸打定了主意,满脸堆笑地向乌鸦讨好道:“哎呀,您的羽毛可真亮啊!黑色,可是今年最流行的了!大腕明星们登台亮相穿的是黑色紧身衣,它让人感到神秘而高贵;最崇尚的黑色食品,它健康无污染……”乌鸦瞟了狐狸一眼,没作声。狐狸继续说道:“啊,尊敬的夫人,您美妙的歌声让人百听不厌,今日再次与您相见,…  相似文献   

7.
寓言二则     
狐狸骗去了乌鸦的肉,乌鸦正在沮丧哩,谁知狐狸却衔着肉回到了树下。狐狸把肉放在一块石头上。仰望着树上的乌鸦婆:“乌鸦太太,其实我是跟您闹着玩的,您千万别在意,  相似文献   

8.
被狐狸骗走那块肉的那天晚上,乌鸦一夜都没睡觉,他在想着对付狐狸的办法。想呀想呀,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早上,乌鸦悄悄地飞出去,叼了一块肉给他的孩子作早餐。然后,乌鸦又飞出去叼了两块像肉的木块回到家里。“嗯,一切都准备好了。”乌鸦心想。这天,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大地。乌鸦和家人用过早饭后,出来一看:“这么热的鬼天气,狐狸肯定要睡到中午才出来觅食。”于是,他叼着木块在洞口观察。果然不出乌鸦所料,中午,狐狸出洞去看看哪些东西能做他和家人的早饭———其实已经是午饭了。狐狸的鼻子刚一伸出洞,乌鸦便迅…  相似文献   

9.
较量     
漫画中,狐狸一手拿着音响,一手高举麦克风对着一只嘴里叼着食物的乌鸦:站在树上的乌鸦,面对狐狸的伎俩,并没有上当。乌鸦和狐狸展开了智慧的较量。  相似文献   

10.
我也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狐(hú)狸(li)和乌鸦(yā)的故事。一只乌鸦去寻(xún)找食(shí)物(wù),他叼(diāo)回一片肉(ròu),站在树枝上休(xiū)息(xī)。这时候,一只狐狸从树下经过。看见树上的乌鸦,他想了想,对乌鸦说:“乌鸦,请你把肉放回窝里,千万别让我的伙伴把肉骗(piàn)走。我们狐狸骗吃骗喝(hē)是从祖先那儿遗(yí)传下来的。我决心改变这个臭(chòu)名声,做一个善(shàn)良(liáng)的狐狸。”乌鸦没吱声,心想:狐狸当中也有善良的。新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韩勇强$讷河市二克浅镇富乡小学…  相似文献   

11.
狐狸和乌鸦是老邻居了,一个树上,一个树下,并且,他俩都喜欢追求时尚。一天,乌鸦弄到了一个金光闪闪、有钻石的MP5,狐狸见到了眼里闪闪发光,眼珠子一转,便计上心来。"乌鸦老兄,你哪儿弄到的宝贝?给我看看吧!"狐狸讨好地对乌鸦说。可是,乌鸦与狐狸也是多年的老邻居了,当然看出了狐狸的用意,便站着一动也不动。狐狸见这计不成,心里又生一计,对着乌鸦就破口大骂:"你以为你是谁呀?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狐狸和乌鸦》的课堂教学中,当我引导学生回答了乌鸦为什么会上当时,一个名叫齐明明的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以前我们学过的《乌鸦喝水》,说乌鸦爱动脑筋想办法,是聪明的乌鸦。可是今天咱们学的课文中,却说乌鸦爱听奉承话,乌鸦是不是变笨了?”学生们被齐明明这一问,都激起了好奇心,瞪大眼睛直盯着我。我当时也有点发愣,不过马上反应过来:“你提的问题很好。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乌鸦。第一只乌鸦爱动脑筋,所以喝到了水;第二只乌鸦呢?爱听奉承话,结果上了狐狸的当。同学们,大家要向哪一只乌鸦学习呢?”学生们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13.
《狐狸和乌鸦》学法指导设计李梅成(安福县平都一小)一、教材特点《狐狸和乌鸦》这篇讲读课文是童话故事。讲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的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全课共有8个自然段。第一段讲乌鸦和狐狸是近邻;第二段讲乌鸦给孩子找到...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有位年轻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当引导学生理解中狐狸第三次说的奉承话时,问学生:“乌鸦的羽毛和麻雀的比起来,谁的更漂亮?”好几位学生都说:“当然麻雀的羽毛更漂亮。”可这时却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乌鸦的更漂亮,因为我喜欢黑色。”老师先是一愣,随即迫不及待地挂出课前准备的乌鸦和麻雀图,引导对比:“你们看,麻雀羽毛呈淡褐色,  相似文献   

15.
孔令荣 《四川教育》2008,(12):46-46
【案例】《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在教师引入、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一个什么故事时,有个学生突然质疑:“老师,我们原来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很会动脑筋,填石子取水,多聪明啊!现在遇上狐狸,它怎么变笨了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孩子们面面相觑:是呀,乌鸦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呢?其实,《狐狸和乌鸦》与《乌鸦喝水》是两个不同的童话,此“乌鸦”非彼“乌鸦”呢。但就给孩子这样讲吗?显然不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对“乌鸦”的认识是统一的,在这儿却发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也许就是学习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一天,狐狸出去找食物,看见乌鸦站在高高的大树上,嘴里又衔着一块肉,狐狸很想吃肉,馋得流下了口水。这次,狐狸更狡猾了,他知道“骗乌鸦唱歌”已经不管用了,他又想出用给乌鸦讲笑话的办法骗肉吃。于是他对乌鸦说:“乌鸦小姐,乌鸦小姐,我给你讲个笑话吧,你一定会很开心哟!”乌鸦斜眼瞧瞧狐狸,没有睬他,狐狸讲起了笑话,刚讲完,乌鸦就笑了起来。肉掉下来,被狐狸叼走了。 乌鸦非常气愤,她紧紧跟着狐狸,一边飞,一边对狐狸说:“狐狸先  相似文献   

17.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童叟皆知:这是一只爱慕虚荣、易上当受骗的乌鸦,投其所好的狐狸几句虚伪的表态,哄得乌鸦自以为有可乐之润喉,于是惶惶然,嘴中的那一块肉也就悠悠地掉到了狐狸的嘴里,最终掉成了一个经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乌鸦受骗上当的经过,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狐狸图片,问学生听过狐狸的故事吗 ?觉得狐狸怎样 ?(生答后板书:狐狸 )出示乌鸦图片,问学生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乌鸦聪明吗 ?(生答后板书:乌鸦 )然后板书“和”字,把课题连起来。   2.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学习要求: 1.让学生看着拼音,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2.要求学生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被狐狸骗了之后,乌鸦很不甘心,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报复狐狸,而狐狸却想再找个机会骗骗乌鸦。这天,狐狸又去找肉吃了,正巧碰上了穿着黑色礼服、嘴里叼着一大块肉的乌鸦。狐狸老远就看得眼睛发亮、口水直流了,而在树上的乌鸦只是冷冷瞥了狐狸一眼。狐狸满面微笑,拿腔作调地说:"乌鸦欧巴,你的新衣服可真好看!你的眼光真好啊!"乌鸦白了狐狸一眼,在树上依旧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20.
《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借狐狸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教育儿童爱听奉承话就会受骗上当。‘叼——掉——叼’则构成了狐狸骗乌鸦、乌鸦被(狐狸)骗的思路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