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视听界》2004,(1):61-61
习惯观察,习惯思考。多观察,多思考,多联系,多沟通。这些对于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形成新闻策划非常有益处。  相似文献   

3.
王琦 《新闻窗》2011,(6):70-71
现场出镜——指电视记者收集素材,播报评述新闻事实为目的,在采访现场的镜头中出现自我形象的工作方式。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成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产物,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4.
李征  李勇 《新闻前哨》2011,(2):77-78
1.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新闻与舆论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名词,新闻报道在传达消息,满足受众对于新近发生事件的求知欲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着一种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报道新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公正、公平与客观。尽量让新闻报道符合事件本身的事实,尽量不要在  相似文献   

5.
宋朝诗人苏东坡诗曰:“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朝诗人卢纶说:“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些诗句说明,不同的动植物对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特殊敏感。生物学的某些规律,与人类活动中的某些现象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人的任何创造性劳动,都离不开人的职业敏感。从事新闻工作也是如此,更离不开新闻敏感。正确把握新闻敏感的内涵新闻敏感就是指发现、鉴别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也就是说,采写者善于在一大堆事实中,特别是在不被人注意或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出有重要价值的新…  相似文献   

6.
姜燕 《视听界》2002,(6):18-18
研究型记者是以思想深邃见长,致力于探索事件之间的内部联系,挖掘事实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具有较系统的哲理思考。因此,研究型记者应具备思辨能力、哲理能力、前瞻能力和创新能力。思辨能力这是指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由浅入深的比较,从而对事物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式反映。思辨能力反映在作品上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即根据主题需要,抓住事物特点,通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叙述,体现对事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这场突然袭来的天灾,对新闻媒体来说,是一场考验综合素质的业务大考和媒体精神的道德大考。新闻工作者第一次以如此快的速度进入灾区,第一次如此及时地把灾区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国人、告诉了世界,众多的报道第一次产生了如此震撼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电视新闻飞速发展,在各类的新闻报道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在此之中,电视民生新闻也随之发展起来.电视民生新闻作为反映民生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的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记者也因此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好坏,所以,想要电视民生新闻能够更好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要提高电视民生记者的素质.本文将电视民生记者分为三类,分别叙述电视民生新闻摄像记者,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和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宋永鸿 《新闻前哨》2007,(11):19-21
进入21世纪,记者在具备传统的新闻采写能力、敬业精神、专业素养、职业操守等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具备更能适应竞争与发展需要、更具时代特色的新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发现"的眼光,"追问"的意识,"反常"的敏感,"逆向"的思维;"串联"的能力,"辩证"的观点和"拓展"的视野。一、"发现"的眼光现代新闻采访工作,要求记者有敏锐的新闻"嗅觉",能透过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报纸刊载的文化新闻中,有两种倾向特别值得办报人关注:一种是以娱乐新闻代替文化报道的倾向。持这种态度的报人对明星绯闻、名人官司、影视剧等作品的炒作格外热心。而另一种文化新闻更注重报道的典型性和深度,希望把更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呈现给读者。我认为,报纸的文化新闻应该以后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来源和渠道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介入和普及,网络媒体以其全面性、全动态、经济性、互动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互联网广阔的空间,用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背景、解释新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对化消费需求的日益提高,体育新闻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各大媒体都加速网罗专业人才,充实扩大体育记的队伍。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亚运会和全运会,每一次都为体育记“大扩容”火上浇油,据统计,报道雅典奥运会的世界各国记总数超过两万人,其中中国记就超过千人,是派出记最多的一届世界大赛。  相似文献   

14.
1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面对摄像机(从完成的画面形式上看是面对观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的目击式的口头报道。这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佳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王珏  王莹 《视听纵横》2010,(1):88-89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或报道者身份出现在屏幕上。出镜记者可以缩短观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主持人兼出镜记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地方报纸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指派记者进行跨区域新闻采访,可作为地方报纸新闻的重要补充。当前,地方报纸越来越重视开展跨区域新闻采访活动,如《羊城晚报》"跨越千年环球采访"可谓一次大规模的跨区域新闻采访。记者从广州始发,历时一个月,先后到达世界上多个国家,采访了大量华人,华裔,发回了大量  相似文献   

18.
19.
说到国内著名的体育记者,既有汪大昭、毕熙东、杨明等前辈,也有董路、李承鹏等新锐。笔者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新华社体育记者杨明。他是第一个在现场发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现场报道的中国记者,他的成稿、发稿速度甚至超过了美联社记者;杨明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还写出了《约翰逊“欺骗”了世界》、《约翰逊真的欺骗了世界》两篇获得奥林匹克新闻奖的体育佳作,这里的第一个欺骗是加“”的,因为他从多年的体育报道经验观察出约翰逊的种种反常举动:如约翰逊的肌肉类型、爆发力及赛后尿检的表现,大胆地写出了《约翰逊“欺骗”了世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独具慧眼,于是也就有了第二篇的《约翰逊真的欺骗了世界》。让同行无不为之叫好和佩服。  相似文献   

20.
朱利伟 《视听纵横》2009,(2):111-112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新闻采编岗位的专业分工逐渐细化,近年来,在电视领域出现了的电视编导(文字记者)、出镜记者、电视摄像、后期制作等专职岗位。分工的细化不仅符合传媒业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起到促进专业领域从业人员职业化程度提高的作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理解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也出现了专业人员的视野局限化,院校培养和个人后续学习功利化的倾向,笔者今天所述的新闻摄像领域,就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